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戏剧、舞蹈、音乐,我们还有美术、民间文学,艺术收藏……甚至紧随时代潮流而生的艺术产业也正风生水起,它们是我们情不自禁要投去眼光的地方,那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 标签: 舞蹈 《观》 剧场 速度 灵魂 艺术产业
  • 简介:新艺术运动旗帜鲜明地亮出"向自然学习"的口号,并自觉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在艺术设计各个领域都有成就,从而奠定了其在设计史中的地位。文章从师法自然的理念、设计实践和它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对新艺术运动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回顾。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设计大行其道的今天,新艺术运动师法自然的理念和设计实践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师法自然 设计理念 设计实践
  • 简介:盛唐绘画的炳焕多彩是中外审美文化交流的产物,强盛繁荣的唐代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色彩表现方法——"工笔重彩"。在盛唐后以丹青为主的色彩向以水墨为主的色彩的转变过程中,士大夫画家起着主导作用。书法的变革先于绘画,并影响着绘画的发展。"吴装"和禅宗的出现预示着绚丽的色彩转变为单一的笔墨,这实际上也是士大夫画家的心态由开放转为内省的表现。

  • 标签: 唐朝 绘画 色彩
  • 简介:建安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转关时期,然而其代表并非曹丕《典论·论文》,而是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的杨修。杨修基于才学观念的发展,一反曹丕延续汉代旧说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文学价值崭新而系统的见解,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之自觉,不仅发聩当时,同时又开启后世数百年文学精神,实乃“文学自觉”精神的首倡者和建安文学价值的真正代表。

  • 标签: 建安 文学 价值观
  • 简介:西南联大文艺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去归纳,但最有特色的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参与学科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团队精神,培养三校校风,提高时代觉悟,明确青年责任,参加抗战建国为目标;以注重自发,尊重自主,培养主动,提供服务,侧重引导为方法。这些观念对于今天的公共艺术教育仍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西南联大 文艺教育观 宗旨 目标 方法
  • 简介:一粟一世界,舞出稻与人的生命轮回《稻禾》开场,身穿宽松舞衣的舞者一个接一个跑出来,以最大程度张开双臂,伴随猛烈的吸纳向上拉扯来打开身体,继而又以站桩的方式将脚跟重重地顿在地上,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强壮的肺部,不断地开合吐纳,全力顿足低吼,用身体呼唤大地,偌大的剧场只剩舞者粗重的呼吸声和沉重的脚步声,宛如大地鸣动。舞者对身体的高度掌控,有如超人,这是云

  • 标签: 学生观 剧团 青年 生命轮回 身体 舞者
  • 简介:众所周知,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田汉,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剧本,诗歌,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此外,他也发表过不少探讨文艺问题与艺术美学的文章,如《俄罗斯文艺思潮一瞥》(1919年5月),《平民诗人惠特曼百年祭》(1919年7月),

  • 标签: 戏剧批评 田汉 戏剧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代话剧 艺术美学
  • 简介: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不仅有着材质的区别,更有着观念的差异,尚墨既是其为内核之一。中国画的尚墨源于中国的远古意识,与老庄,儒,佛等思想学说有着直接的关联,并与文人画家的现实处境与心理需求相结合。尚墨使笔与墨相交融,成为中国画的材质骨干和语体程式的表现核心。

  • 标签: 用笔 笔墨 中国画 尚墨观
  • 简介:优美的舞曲维吾尔族有许多有特色的传统舞蹈,如:“赛乃姆”、“多朗舞”、“萨玛”.以及。盘子舞”等等。

  • 标签: 维吾尔族 音乐 传统舞蹈 舞曲
  • 简介:高更的"综合主义"绘画是他的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其绘画形式、情感表现和绘画原则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高更的"综合主义"绘画的核心: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

  • 标签: 高更 综合主义 绘画观
  • 简介: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关注内在的精神,精神得益于外在的感受,更强调主体意识的历练,因此,独特体验的主观精神对另一主体来说,都可能是虚拟的故事。具有创造性的绘画作品亦不易被接受,因为个性的精神世界无疑具有陌生的虚拟性。本文意在诠释绘画生殖的可能性。

  • 标签: 绘画生殖 虚拟故事 精神
  • 简介:艺术中的真善美--"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美术展有感幕板缓缓打开,上海美术作品展"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呈现在我的面前,具有史诗气质的展览激荡出时代的共鸣。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幕是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的油画,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13位代表,怀揣着救国梦正商讨着振兴中华之未来,而新中国也将从这里诞生。画作的细腻手法展现了代表

  • 标签: 学生观 剧团 青年 中共一大 平均年龄 振兴中华
  • 简介:学术界认为“柄香炉”艺术发源于古印度,并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原,这种观点缺乏足够论证。通过实物与图像资料比对,考证了虽然手持柄香炉初期器型来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但中原对这种外域器具并未全盘接纳,而是于魏晋时期在传承了中原本土的古老燃烧器具“镍斗”器型基础上,杂糅了波斯高足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绦斗”式柄香炉。在五代、宋代时期随着行香文化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艺术特征,并外输至东亚佛教地区而影响深远。

  • 标签: 柄香炉 东亚佛教 东亚传播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 简介:丹玛札(IDanmabrag)地方在藏族历史上一直是很著名的,因为公元641年,唐廷公主文成嫁藏王松赞干布前往逻些之时曾拜谒此地.据说公主在丹玛札建造佛像并刻有愿文铭文.自十一世纪以来,就有藏族史家讨论到这个事件,并认定佛像为“弥勒像”(Maitreya),只有一位认为此像是大日如来(Vairocana);佛像的高度也有不同的说珐,或七尺,十一尺或八尺.的确,后一种弥勒造像尺度的依据是梵文和巴利文(Pali)文献,这些造像学文献引导佛徒从阿富汗

  • 标签: 西藏 佛像 佛教造像 前引书 博物馆藏品 摩崖石刻
  • 简介:身体是人类的自然构造,符号是人类的人工制造,而宗教经验中的超验对象可以通过物质或符号来表达。文章以藏传佛教中的传统器物八吉祥为例,通过八吉祥与身体隐喻、身体符号化和身体唯物主义的书写,探讨宗教艺术的最初通感来源即宗教艺术本体论,最后通过器物艺术落脚宗教的达成。

  • 标签: 符号 身体 藏传佛教 艺术本体论
  • 简介:绘画对我而言已经是日常事务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更深爱架上绘画这一传统模式,这种简洁又具有包容陛的艺术形式令我可以无声地向外界表明了我的态度,我坚信温和的力量具有无限蔓延的张力,对生命的热爱和凝视是我绘画的主题方向,坚持追求一个独立、本真、理想的境界。

  • 标签: 架上绘画 创作观 日常事务 艺术形式
  • 简介:本文着眼于当下舞蹈工作者的责任,对现今舞蹈领域某些现状进行反思,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及取得的成就进行论述。

  • 标签: 舞蹈工作者 责任 舞蹈
  • 简介:2006年“中东的鸽子——冯少协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借时空的交错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的祈求。作品中刻画写实的个体元素与超现实主义的诗性幻念,具有感人的力量。一个艺术家通过高度的艺术表达理想、表现追求,且技精艺妙,确是一种境界。

  • 标签: 油画展 感言 中国美术馆 超现实主义 人类命运 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