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浯溪铭”是浯溪碑林的奠基之作,是唐代文学家元结“遂家溪畔”和“吾欲求退,将老兹地”的心迹昭示,其书法堪称唐代篆书的典范之作。但由于时代久远、地处偏僻,加之碑石漫于荆棘等诸多缘故,地方志及一些书法辞书对此多有误载,以致历代学人难以识其本来面目,心存诸多疑惑。本文以原碑原文为依据,对“浯溪铭”的书者、碑文内容、镌刻时间、书法价值及元结隐居此地的确切年代作一考证,以正诸多资料之误。

  • 标签: 浯溪铭 蛞台铭 唐庼铭 考证
  • 简介:(一)'因美术作品看不懂而否定它并不可取。我们爱听小鸟唱枝头,可谁能听懂她们的唱词是什么?'这话如从两方面理解可说有其道理。其一,作品看不懂有时是作品问题,有时是欣赏人问题。欣赏作品需要鉴赏力。如果作品好而观者没有鉴赏能力,那么以看不懂而否定艺术品确不可取。其二,美术作品可以表现一定情节故事,也可以

  • 标签: 美术理论 美术作品 鉴赏能力 立体主义 荷兰画派 鲁本斯
  • 简介: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各界的寻求,古画鉴定仅仅针对时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思想内涵深刻和艺术成就卓著的宋代书画,更是如此。笔者拟从个不同的切入点就其中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书画分别作一些尝试的进一步鉴定:即探考古画的作者、考证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书画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展示若干个不同的研究层面。

  • 标签: 书画鉴定 宋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画鉴定 学术研究 艺术成就
  • 简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国历史的艺术画坛上,著名漫画大师张乐平可称之屈指一数。纵观他几十年那漫长的艺术创作生涯,为我国当今画坛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儿童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活泼可亲可爱的“毛”形象,张乐平则也无愧于“毛之父”之美称。

  • 标签: 三毛 历史文化遗产 青少年儿童 中国历史 创作生涯 艺术
  • 简介:庚一生与科举、官禄无缘,却成就了他的艺术。徐庚视野开阔、广收博取,为其自出机杼、自创篆刻新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徐庚终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吴带当风,姗姗尽致”的印风。徐庚的篆刻艺术也有美中不足,因而没能登上大师的台阶。徐庚难成大师的原因分析。

  • 标签: 未闻大道 吴带当风 姗姗尽致 婉转流畅 盛极而衰 姿媚太过
  • 简介:梅墨生(以下简称梅):今天我们的核心是谈笔法,不妨说是技术美学.中国画之所以是中国画,有自己一套言说方式.清代恽南田说过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恽南田是一个修养全面的文人画家,此观点是对成熟水墨写意的概括.中国画无论如何变化,都未离开我们中国的圆锥形的柔软的毛笔的作用.

  • 标签: 国画 绘画艺术 绘画技法 “笔法” 艺术表现形式 工笔画
  • 简介:明代书法家项穆,把书法鉴赏划分为耳鉴、目鉴、心鉴个层次。并对鉴范围分别作了界定.提出了批评.这在古典书论中是不可多得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项穆对鉴的划分是含糊不清的,持论亦失之偏颇。本文对项氏的论点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以期有助于当今书法鉴赏问题的研究。

  • 标签: 耳鉴 目鉴 心鉴 项穆 书法艺术 划分标准
  • 简介:我认为创作可以分为以下个发展阶段。摹仿应该是第一步,它的价值就在于可以巩固、检验临摹学习阶段是否有效,又可以帮助理解书法创作所涉及的诸多因素。当然,此处的摹仿和上文所说的临摹是有实质区别的,它要求书写者对原作进行一系列调整。比如,我以所临范本文徵明的《草堂十志》为素材,改变其原有的界格形式,书写成团扇或者册页。

  • 标签: 创作构思 书写者 书法创作 界格 文徵明 临习
  • 简介:天下大行书:王義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轼的《寒食帖》。我纳闷的是,在历代浩如烟海的行书杰作中是怎样选定这件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笼统地说,当然就是写得好。然而,是哪里好呢?文辞内容好?问题是这是评书法作品而不是评文学作品。那就是字好,但字的哪里好呢?一般说来,那就

  • 标签: 三大行书 天下三大 说天下
  • 简介:(一)认识阶段刻印之前,首先应该对篆刻艺术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什么叫做篆书?石章有那些类别?篆刻工具包括那些?还应该了解选择哪些必备的篆刻工具用书,选读那些

  • 标签: 初学刻印 刻印三步曲
  • 简介:庚(1826—1890),清代书法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井基,又号袖海,别号金晷山民等,浙江绍兴上虞人。其篆刻乃“晚清六家之一”,书法诸体皆精,尤善篆书,风格流美,笔势飞动,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

  • 标签: 篆书 书法篆刻家 艺术 浙江绍兴 笔势
  • 简介:庚以纯粹艺术家的成就、修养、信誉、品行赢得当时众多书画名家对其肯定与激赏,主要有张熊、任淇、丁文蔚、任熊、任薰、任颐、蒲华、胡公寿、秦祖永、胡、戴以恒、费以群、葛同、黄山寿等,求他治印并乐于交往。

  • 标签: 渊源 印风 艺术家 秦祖永 治印
  • 简介: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理论是对实践的反驳。我想模仿这句话且稍做修正,并尝试将其引入书法领域中来:"书法理论是对书法实践的系统反思。"这个理论系统大体包括书法史学、书法美学和书法鉴定。书法实践当然包括书法创作和临帖两个方面,我们暂且搁置创作不谈,仅就临帖实践与书法理论的互动,进行初步梳理,以期建立一个新的学书模式。

  • 标签: 史学观 三学 阐释学 《兰亭序》 临习 米芾
  • 简介:这次中国书协主持实施的首届“名工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从《“名工程”书法展作品集》样书复印件来看,可以说初步达到这次"名工程"的预期效果,

  • 标签: 工程 意义 示范 复印件 作品集 书法展
  • 简介:即使写实主义观念一统天下的时代,人们也早已认识到中国古代雕塑的辉煌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中国雕塑的现状却一直令人担忧,尤其是大量“审美侮辱”的垃圾式城市雕塑,,真让识者羞于启齿。从写实到抽象,自打20世纪上半叶以来我们就一直跟从西方雕塑家亦步亦趋,不要说大多真经不传,甚至有些连皮毛都附不上。而回望自家传统,却又像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到底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皇陵雕塑、佛教雕塑还是民间雕塑?

  • 标签: 大断层 城市雕塑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古代雕塑 佛教雕塑 民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