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试论王阳明的音乐美学思想家浚阳明先生素以哲学家、教育家著称于世;他没有写过论乐的文章,但是《传习录》上收集的他和学生多次有关音乐问题的谈话表明,他不仅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有相应的教育方法,而且对音乐有某些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既是他的心学在音乐领域的体现...

  • 标签: 音乐美学思想 王阳明 《传习录》 音乐教育 天地之气 封建统治
  • 简介:彼得·基维是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一书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提出:具备非功利性且又敏感的听觉器官是纯音乐体验的基础之一;纯音乐体验并不追问音乐之外的意义;“刺激模式”和“再现模式”都不是纯音乐体验的模式;在一个过程中,聆听与思考不能同时进行;对音乐的最好解释是非语言的重新表演;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之间有差异,理解有利于审美,但不是审美:音乐可以描绘情感,但打动人的智能是音乐本身。基维思想的启示在于揭示了善/认知方式和关/审美方式的区别,不足在于没有充分阐明“音乐认知”和“音乐感受”的区别,没有区分“首次欣赏”和“重复欣赏”。

  • 标签: 彼得·基维 纯音乐 分析美学 音乐审美方式
  • 简介:中国古代音律理论早期主要围绕五音、六律展开。《管子》中即有对五音理论完备的论述,包括音色、五音内部派生法则以及五音之"数"的概念。之后五音内部的派生法则及"数"被扩展至六律中,《淮南子》对此记载甚详。至西汉中后期,受气化宇宙论以及象数易学影响,音律理论又融入了易学因素,产生了易学化转变倾向。

  • 标签: 西汉 易学 音律思想 五音 六律
  • 简介:五四时期的平民音乐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在音乐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主张将音乐普及到一般平民,改变音乐为贵族特权享有的局面。这对当时中国的音乐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以及美育活动三个方面。平民音乐思想为中国的音乐文化打开了一个平民化的崭新局面,具有开拓性和革命性的历史意义。

  • 标签: 五四时期 平民音乐思想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 美育
  • 简介: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新文化运动,并长期担任教育和科学的领导工作,是我国近代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一切促使更多仁义志士开始探索中国如何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蔡元培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代表了我国近代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良好愿望,得到了当时新文化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推崇,促进了音乐及教育的发展。为了彻底的改变落后的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我国成为世界之强国,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和先进的教育方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标签: 蔡元培 音乐教育思想 国民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 美育 "礼制音乐"
  • 简介:本文在重点阐述汉代儒家音乐思想及其音乐思想特征的同时,对汉代儒家音乐思想在当代的传承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 标签: 汉代 儒家 音乐思想
  • 简介:唐代的音乐美学思想融合了众家之长,有自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带来的影响,也有魏晋风潮带来的美学影响,同时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使唐代音乐美学思想有了多元化的特征,这也是唐代时期的文化、艺术等形式的集中表现和反映。

  • 标签: 唐代 音乐美学 多元特征
  • 简介:由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主办、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西方音乐学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于2008年9月19日至20日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的27位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硕博导师,旨在于现时段学科发展状况下,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关照和反思。会议共有三大专题,分别是西方音乐史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素质培养、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与研究课题。对每一专题的探讨分为发言和讨论两大环节,综述如下。

  • 标签: 研究生培养工作 西方音乐史 学会 综述 天津音乐学院 高等院校
  • 简介:<正>2010年11月6日至7日,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举行"中国戏曲研究的新方向"工作坊(NewdirectionsinthestudyofChinesedrama)研讨会,由王靖宇教授发起并与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所长王瑷玲博士共同主持。与会的十多

  • 标签: 戏曲研究 中国戏曲 台湾歌仔 东亚语言 王靖宇 斯坦福
  • 简介:引言从已经出版的有关研究成果看,《乐记》音乐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教育史领域,此外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中也时常涉及,但对于《乐记》音乐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却很少。以毛礼锐先生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为例,成果各部分一般都……

  • 标签: 《乐记》 音乐教育思想 历史特征 美学思想 人性 伦理学
  • 简介:“音乐学分析”这个概念是于润洋教授于1993年在他的长篇论文《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中首次提出来的‰1996年,在于润洋教授的倡导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为研究生开设了音乐学分析课。目前这个概念在国内音乐学界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它频繁地出现在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

  • 标签: 音乐学分析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 前奏曲 研究生 概念
  • 简介: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是五四时期卓越的民乐作曲家、教育家、革新家、近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满腔热忱、矢志不渝地献身于民族音乐事业,对民族器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刘天华先生堪称我国民族乐坛的开拓者,他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至今仍焕发出灿烂的光辉。(一)刘天华先生从事音乐创作活动的时间,正是五四运动方兴未艾之际,那时一般音乐家认为音乐的作用只是陶冶性情,许多音乐家都把自己关闭在“艺术至上”的象牙之塔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音乐领域中也存在着两种文艺思想的论争:一种主张是盲目学习外国,全盘西化,轻视民族音乐;另一种主张,是发扬国故,全面排斥西

  • 标签: 刘天华 艺术实践 民族音乐 民族器乐 音乐领域 民族乐器
  • 简介:<正>张庚同志是我国戏剧运动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是我国有创见的戏剧理论家、戏剧艺术学科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还是卓越的戏剧艺术教育家。1938年张庚同志任延安鲁艺戏剧系主任,1946年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副院长。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与欧阳予倩共同筹建中央戏剧学院并长期任副院长,兼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团长。后因工作需要,先后调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艺

  • 标签: 戏剧教育 戏剧运动 欧阳予倩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戏曲研究院
  • 简介:鲁日融先生1933年6月出生于湖北均县。1951年考入西北艺术学院,主修二胡。兼修作曲、指挥。1954年毕业留校教学,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一、二、三届副会长、第四届荣誉会长、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交响乐团艺术顾问、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在他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教育生涯里,是集创作、演奏、指挥于一身的当代著名二胡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和社会活动艺术家。

  • 标签: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 民族管弦乐学会 思想论 民族音乐研究 西安音乐学院
  • 简介:<正>“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民族特色之一,也是艺术辨证法的一种体现。苟子对“中和之美”有他的创新见解,使“中和之美”的传统美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苟子赋予“中和”以新的含义,在“中和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则可从”的主张。他说:有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思,诒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天论》)苟子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出发,在兴废治乱的发展变化中,探求贯穿其中的常衡之路,寻找一

  • 标签: 荀子 发展变化 我国古代 艺术辨证法 美学思想 传统美学观
  • 简介:五月下旬,马思聪诞辰100周年学术思想论坛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厅举行。广东省文联、马思聪的故乡海丰县人民政府、中央音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广州培正同学会的领导,以及马思聪生前的学生、好友、亲属,著名小提琴家叶惠康、杨宝智、向泽沛、黄晓和、黄旭东、顾小梅、李自立、马之庸等嘉宾、专家出席活动。

  • 标签: 广州大学城 学术思想 马思聪 论坛 华南理工大学 诞辰100周年
  • 简介: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 简介:研究认为"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作为"十七年"舞蹈史乃至中国当代舞蹈史中富有争议与先锋性的重要事件,包含有艺术创作方面丰富的政治文化信息,遗留的反思空间非常广阔。因此,本文试通过对吴晓邦"天马"创作活动的系统梳理,探讨其在表现视角、艺术形式、创作方法上的创新,从而在历史的重读中"温故而知新",对吴晓邦的艺术探索做出新的解读。

  • 标签: 吴晓邦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创作 实验 创新
  • 简介:<正>解放十年以来,民族音乐研究工作,无论在质的方面或是量的方面,都有飞跃的进展。从今天回顾解放以前个人在国统区所见到的种种,就愈加觉得在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方面,解放前后——黑暗与光明对比的鲜明。一、解放之前过去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者,大都仅凭个人爱好,在业余的时间中进行。限于物力、时间和认识,孤立的少数几个人,在浩瀚无边的民间音乐和古代音乐的范围中,接触的面

  • 标签: 民族音乐 研究工作 古琴音乐 工作者 成就 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