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界,卓有建树的学者为数不少,同样,在中国重点高校中政绩卓著的校长也不乏其人,但身兼中国现代文学知名学者和中国重点大学校长双重身份者则屈指可数。刘中就是这样一位并蒂双修的学者和校长。可以说,正是凭着对学术的挚爱和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满腔热情,刘中在治学与治校之间寻找到了适于自己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从教近60年来,他在三

  • 标签: 刘中树守正 学者校长 守正纳新
  • 简介:化育英才誉满天下刘中作为一名耕耘于三尺讲台的辛勤园丁,几十年来一直甘为人梯,为青年学生的茁壮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他不但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小说、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观与史法等课程,还始终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为本科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鲁迅的文学观、鲁迅的早期思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等基础

  • 标签: 刘中树守正 学者校长 守正纳新
  • 简介:明末清初,鉴于王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弊端,顾、黄、王三大家均予以痛斥,揭橥"通经致用"的大旗,开有清一代之学风.迨至乾嘉,由于清廷屡兴文字狱,使大多数学者不敢过问政治,也无心于时事,乾嘉诸老弃"致用"扬"通经",从而使清初学风为之一变,形成盛极一时的乾嘉汉学.乾嘉汉学曾在诸多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只注重繁琐考证的考据学已与整个学风的转向发生(牛氐)牾.道咸之间,方东著,立足于经世致用的宗旨,融通汉宋,集前人批评汉学之大成,第一次系统的对十九世纪的汉学弊端提出批评,从而对晚清学风从考据到经世的迁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方东树 十九世纪 汉学批评 汉宋兼采
  • 简介: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礼让店屈家营'音乐会'的林中,于2017年3月18日上午8时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乡和乐社。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86年3月28日改革开放后再一次走进田野的启动者。屈指算来,差十天就三十又一年了。他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冀中采访的第一批民间乐师中的最后一人,他的离世意味着民间音乐一个时代的结束。谨以此文祭奠被大家亲切称为'老林'的乡村精英.

  • 标签: 乐社 乐史祭 乡村乐
  • 简介:上一世纪90年代,我曾往东京静嘉堂文库查阅宋元版文献,作有《静嘉堂随想》等相关文章。但对当年醑宋楼藏书售日事,仍有疑惑不解处。2005年,陆心源的玄外孙徐桢基与我取得了联系,向我口述了他所知道的陆藩与貊宋楼藏书售日一事的内情。

  • 标签: 宋元 藏书 90年代 文献 文库
  • 简介:地方综合性年鉴既要求全,又讲究精,但更强调特。因为特是赋予年鉴独有的地方色彩和特有的时代风貌的显著标志,是衡量其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重要标准,因此,所有的年鉴都刻意追求这一目标、挖掘这一特质,以突出年鉴的年度特色、地方特点和行业特征。

  • 标签: 年鉴质量 特色 地方特点 要求 准确 挖掘
  • 简介:梅(1808-1851),字瘦云,号啸云。闽安副将林挺福之子。道光十一年(1831),富阳周凯任兴泉永道,驻厦门,重修玉屏书院,林梅从之治古文。道光十六年(1836),周凯延光泽高澍然主讲玉屏,林梅又拜高氏为师。林梅虽为将门

  • 标签: 中厦门 厦门论战 士林树梅
  • 简介:本文梳理了中国驻旧金山首任总领事陈棠(1828-1888)在任期间(1878-1882)的相关材料和事迹,重点关注他如何应对加州排华运动问题。作者目前正在撰写关于第二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1882-1885),著名外交官、改革家、诗人黄遵宪(1848-1905)的系列文章,本文可视为这些文章的引子。

  • 标签: 傅列秘 陈兰彬 陈树棠 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 排华 黄遵宪
  • 简介:在众多的红军指挥员里,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从菜农当上了红军师长;他以善攻能守、机智骁勇著称于战场;他怒视敌人,亲手绞断了自己受伤的肠子。这位铮

  • 标签: 红军 毛泽东 长征 指挥员 部队 国民党军
  • 简介:2000年9月26日,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地方志学会在昆明举行座谈会,庆祝《云南史志》百期诞辰。云南省部分地州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人、省内一些史志刊物和社科期刊编辑部负责人、省社科院领导共40多人欢聚一堂,共致祝贺。

  • 标签: 《云南史志》 云南 地方志 史志刊物 修志工作
  • 简介:备,1931年生,上海市人。早年从事新闻工作。1971年后,历任外交部领事司处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领事部主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临时代办。1988年任外交部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89年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兼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八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政协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曾亲历“九二共识”达成、“汪辜会谈”、“唐焦会谈”、“汪辜会晤”等两岸关系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大陆与台湾的曲折关系。

  • 标签: 汪辜会谈 唐树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外交部领事司
  • 简介: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历史文化托起人类精神的家园。地方志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区域文化特色的标志之一,历经千百年不衰,而成为维系一地文化情结的纽带。因此,对于地方志工作者来说,必须在地方品牌、立精品工程、谱区域文化上下功夫。

  • 标签: 南通市 地方志 地方文化 文献资料
  • 简介:一、前言方志是地方历史与人文地理、地文地理的综合体。以叙述一地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为经,以地理环境、天然资源、自然现象为纬,进而分析该地发展过程的史实。台湾南部六堆客家乡镇之有方志,始于钟壬寿先生。钟壬寿在1970年接受徐傍兴邀约编撰《六堆客家乡土志》,为完成《六堆各乡镇概况》等篇,倡议高雄、屏东两县客家乡镇修志,而有万峦、内埔、高、美浓、麟洛、长治等六乡志书的编辑,以作修志的蓝本。③之后,在各乡公所的主导之下,陆续刊印了乡镇地方志,大致是以当时人、当地人所修的当地历史,具备可堪征信的史料价值。唯因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各乡志的成果参差不齐,特别在源流与沿革的部分深受钟壬寿《六堆客家乡土志》的影响。

  • 标签: 地方志 族群记忆 书写 人文地理 地方历史 主客观因素
  • 简介:笔者于韩国发现张声、丁汝昌、吴兆有致朝鲜王朝高宗政府官员之书信写本三件,均属韩国国内仅存唯一本,其内容不仅反映上述三人与近代朝鲜的历史关系,更是反映1882年至1885年间中朝关系内幕之珍贵史料.今介绍该三件史料于韩国收藏情况,并进一步考察与该三件史料有关的近代中朝关系史实,以期向国内学界全面介绍上述三件珍贵史料.

  • 标签: 张树声等书信 写本 中朝关系
  • 简介:二十年,春风劲拂的民和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二十年,桃花盛开的地方共建和谐,发展小康。在巍峨绵延的阿拉古山下,在风光秀丽的湟水岸畔,在高峻壮美的南大山下,在美丽富饶的黄河北岸,在桃花掩映的山川故地,38万各族人民以青海特有的高原精神,辛勤耕耘,用勤劳的双手勾画着幸福和谐的美好蓝图。

  • 标签: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 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 畜牧业 少数民族经济
  • 简介:杨公骥教授在研究生培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自己系统的理念和路数,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他立足于学术前沿对研究生进行方向导引,在形象思维、性本能等问题上及时作出了正确有力的回应,使学术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他采用广博与专精兼顾的方式训练研究生,使他们的学术研究由约入博,又由博返约,并且以约驭博,以博济约。他把知识、能力、方法的综合提升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对研究方法作深刻的历史反思,在能力培养方面特别强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 标签: 杨公骥 研究生培养 理路
  • 简介:管仲曰"一一获,谷也;一十获,木也;一百获,人也。"在1999年4月30日,于贵阳小十字开出第一家门店,并以管仲名言取名的一连锁药业有限公司,就这样诞生扎根贵阳。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不俗的追求,一步步成长为贵州本土名牌企业,成为令国内同行业注目的弄潮者。而这一切,与这个企业的领导者方正的远见卓识密不可分。求学归来投身医药出生于1967年的方正,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1989年从浙江嘉兴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毕业回归故乡,同年进入贵州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涉足医药界,让年轻的方正确定了将来的事业之路。

  • 标签: 贵阳市 方正 政协委员 公司 贵州 有限
  • 简介:福建金门县共有三座明代鲁王墓:疑冢、真冢和新墓.疑冢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林梅所发现,不久,林梅写下诗.真冢为1959年所发现,同时还发现.新墓为1963年所修.本文从读林梅诗入手,简单述论鲁王墓发现的经过,指出等文献关于鲁王卒年、死因、葬地等有关记载之失.

  • 标签: 林树梅 《修前明鲁王墓即事》 诗歌 明代 《明史》 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