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历史背景在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中,尼德兰绘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与源于意大利的诸多重要绘画流派的作品有着同等价值。根据尼德兰的历史发展,藏品被分为两部分:尼德兰北部绘画、荷兰绘画以及尼德兰南部绘画,特别是尼德兰南部最初成为佛兰德画派的重镇,并最终孕育了彼得·保罗·鲁本(1577—1640)和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两位杰出的佛兰德艺术大师。两位艺术巨匠的作品及其前其后的佛兰德画派大师的重要作品,王室收藏中均有涉及。

  • 标签: 列支敦士登 兰德 收藏 王室 绘画流派 画作
  • 简介: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铸四铢钱,至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铸孝建背四铢钱,后又去背文“四铢”,唯留面文,形制略小。又武帝之子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开铸永光小钱,为百姓自供铜料在官署鼓铸的二铢钱,面文篆书“永光”二字.

  • 标签: 孝武帝 四铢钱 宋文帝 刘骏 形制
  • 简介:一.七树的利用与涩味去除世界上目前已知的七树(horsechestnut)大约有24种之多。日本境内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国以及九州的山地均有野生七树。在本州中央山地,七树分布于海拔450~1500米的地带,其中,树龄最长者位于京都府奥上林村若尾山光明寺,据推定其树龄已达1500年之久。在奥多摩、秩父地区,七树大多分布于山地,但亦有自然生长于平原之上的。

  • 标签: 习俗 食用 果实 北海道 山地 树龄
  • 简介:铅同位素研究显示,家山曾国铜器(有曾国族属铭文者)铅料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中大多数铅锡合金的铅同位素特征与东秦岭地区铅矿有较高重合度;铜料来源尚难以确认,但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区铜矿的铅同位素数据更为接近;其他族属铜器中,有使用与曾国铜器相同原料的情况,其他器物的数据则与之存在差异;商代风格器物中,多数为先周时期制作,个别器物的成器年代则已进入西周时期。本文通过与周邻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探讨了西周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青铜技术与文化联系及相互影响。论文指出,周王室对青铜物料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和配置,在周王室统筹下开展青铜冶铸生产并分配给各诸侯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本文研究结果,还为深入认识曾国与其他族群或方国间关系、商末周初铸铜产业发展、西周青铜工业生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技术 曾国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青铜工业
  • 简介:本文对中国境内散见夹阔叶铜矛进行类型划分,并将其与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进行类比分析,认为这类器物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人群在与更北的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人群接触交流的结果,但并非异域器物的直接输入,而是制作技术的传入,即为齐家文化人群"仿制"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的产物。淅川下王岗遗址H181中新近出土者,应系从齐家文化的分布地域甘青地区传入中原地区,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在二里头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存。

  • 标签: 夹叶阔叶铜矛 甘青地区 仿制 传播路线
  • 简介:本文围绕家山M107所出土的一件曾伯爵铭中“西宫”铭文,讨论了西周金文中的“东宫”和“西宫”问题,认为金文中的多数“东宫”和“西宫”可能是不同于传统所认为的后宫之制的名称,由已发现的西周宫殿建筑基址格局分析,作为官署的东宫和西宫西周可能是存在的。从西周青铜器铭文所映的职掌分析,有别于王室后宫的处理国之政务的官署之宫,“东宫”和“西宫”可实指主政于官署的具体的人,“东宫”和“西宫”的主政者必定是王或侯之子及宗亲,由其官署演变为官名。由此认为家山M107墓主就是主政曾国西宫官署的人,并再次论证了西周早期金文中的“南公”非南公适莫属。

  • 标签: 叶家山 西周 曾伯爵 东宫 西宫 官署
  • 简介: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谅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 标签: 食货 交子 错误 《宋史》 产生时间 起源
  • 简介:2012年,内蒙古鄂尔多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至乌审旗舍尔利格镇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发现一座墓葬。该公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巴音哈达遗址东部区域。2012年5月鄂尔多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清理了这座墓葬(编号QAHBM1),同时于巴音哈达遗址调查,发现两座墓葬(编号QAHBM2、M3)。

  • 标签: 鄂尔多斯 巴音哈达 北魏 大夏 铁弗匈奴
  • 简介:新疆清钱是指清代在今天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周边范围内铸造和流通的钱币。在收集国外研究者对新疆清钱的研究资料时,笔者获得了捷克学者OndǐejKlimes撰写的《布拉格纳普德克博物馆馆藏的新疆钱币研究》(XinJiangCastCashInTheCollectionOfTheNaprstekMuseum,Prague)一文^①,基于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笔者介绍了纳普德克博物馆的新疆清钱馆藏情况,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开展新疆清钱研究的启发。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物馆 中国 钱币研究 研究资料 The
  • 简介:家山墓地出土的两件木胎铜钿壶钿件为我们认识西周时期铜木组合器物——木胎铜钿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西周木胎铜钿壶虽然出土数量不多,但制作工艺复杂,可分为口足分离式铜钿和口足连体式铜钿两大类,分布区域广,出土于从京畿到诸侯国地区的高等级墓葬中。木胎铜钿壶的工艺不仅影响到两周时期青铜壶的纹样装饰风格,而且也证明钿器工艺技术在西周时期已经成熟,改变了过去“钿器法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观点,同时还为我们研究三代时期非常重要的礼器——早期青铜方鼎的制作工艺和可能的仿制原型带来启示。

  • 标签: 西周 叶家山 木胎铜钿壶 钿器起源
  • 简介:一前言旧石器考古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门学科。经过几代旧石器考古学家的努力,到20世纪中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旧石器文化分期序列。它以欧洲冰期一间冰期地层和共生哺乳动物化石为基础,并以和分期相联系的标志性技术、工具为标志①。标志性技术和工具毕竟是人类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客观现象,可以在研究早期人类文化进化上发挥其独特作用。

  • 标签: 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 石器技术 西方元素
  • 简介:家山西周墓地M111中“犹作烈考南公宝尊彝”的铭文首次将曾国与南公联系起来。而文峰塔墓地M1所出曾侯舆钟铭文提供了曾国始封和族姓的关键证据。我们在《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中曾指出“南公”即武王弟聃季载。本文在重新考释铭文的基础上,结合铭文中有关“南公”的记载,得出如下意见:南公应是南公适;曾国应是南宫适的封国,其族姓为姬姓,始封于西周的成王或康王之世,与东周曾国应为一源。

  • 标签: 南公 西周早期 南宫适 曾国 随国 姬姓
  • 简介:黑曜岩是密度大的火山玻璃,由火山喷发形成。它的主要的化学成分为:70%~75%SiO2,10%~15%Al2O3,3%-5%Na2O,2%~5%K2O和1%~5%Fe2O3和FeO.黑曜岩水合物定年是1962年IringFfiedam和RobertSmith首先提出。他们提出了公式X^2=kt(公式(1))。式中,x是黑曜岩表面水合物的厚度(μm),k是水合物生长速率(时/每千年),t是年代(a)。2002年,Riciputi等根据Fick的第二定律,提出了一个基于SIMS剖面分析的另一个黑曜岩水合物定年系统。

  • 标签: 原理 火山喷发 FE2O3 SMITH 化学成分 生长速率
  • 简介:2016年5月19日,美国孟菲大学历史系彼得·布兰德(PeterBrand)教授,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了题为“作为外交官的法老:拉美西二世和青铜时代晚期的赫梯帝国”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刘健研究员担任翻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多名研究者莅临此次学术讲座。彼得·布兰德教授是国际著名埃及学家。对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研究。发表过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著。目前正在从事埃及卢克索市卡纳科神庙多柱大厅铭文和浮雕的研究。是“卡纳科多柱大厅考古项目”主持人。此次讲座,他对公元前1258年埃及和赫梯帝国签订和平条约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分析。本文系葛人先生根据布兰德先生的讲稿翻译。

  • 标签: 青铜时代 外交官 帝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晚期 拉美
  • 简介:20年前,我们曾提出“周人不用族徽说”和“周人不用日名说”的论断.我们认为周人不用族徽、日名说如同周人不用腰坑、殉人、殉犬一样,可以成为区分殷商遗民墓葬与姬周贵族墓葬的标准,在考古学上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实用价值.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论断已经在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中持续得到验证并发挥了作用.典型例子是近来关于湖北随州家山曾国墓地族属的讨论.虽然大部分学者不赞成西周早期的曾国是姬姓诸侯国,但通过对出土的族徽、日名铜器的分析,我们认为西周早期的曾国是姬姓诸侯国,而且现在有愈来愈多的考古资料证明这一点.

  • 标签: 商周 日名说 族徽说 叶家山 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