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以键解离焓(EBD)和电离势(EIP)为理论指标评价了硫辛酸清除自由基活性,发现硫辛酸EBD和EIP均小于具有抗氧化活性VC、VE和没食子酸.结合优势构象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前线轨道布居分析结果,发现二硫五元环是分子中活性区域,电荷密度较大,可以与金属离子螯合;S—S键较长,且EBD和EIP均较小,可以形成自由基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羧基部分可以调节分子水溶性,且电荷密度较大,也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初步明确了硫辛酸"结构-抗氧化性"关系.

  • 标签: 硫辛酸 抗氧化性 密度泛函 理论研究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微波条件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在水、乙酸(3%,体积分数)、乙醇(10%,体积分数)、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行为影响。在微波加热下,食品快速升温并能将热量传递给外部包装,从而加速包装材料中双酚A向食品迁移。研究了不同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下双酚A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对双酚A迁移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着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加热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波加热方式中双酚A在4种食品模拟物种迁移量均高于水浴加热。

  • 标签: 双酚A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微波
  • 简介:阿魏酸是一种有效天然油脂抗氧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阿魏酸分子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得到其几何结构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阿魏酸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B3LYP和HF2种方法优化得到几何结构及频率值是一致,对在B3LYP方法下计算得到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进行合理理论归属并与SDBS数据库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与实验测定结果符合较好.阿魏酸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研究,为研究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构效关系提供依据.

  • 标签: 阿魏酸 密度泛函 分子结构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 简介: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司盘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制备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类脂囊泡.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对可能影响包封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药物浓度为1.0g/L,Span20与胆固醇比例为4∶3,50℃超声30min,所制得5-FU类脂囊泡包封率可达40%以上.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所制得类脂囊泡为球形单室结构,测得平均粒径为393nm,且分布较均匀,表明制得囊泡粒径符合注射给药要求.

  • 标签: 5-氟尿嘧啶 类脂囊泡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胆固醇 包封率
  • 简介:水热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个具有三重螺旋结构Keggin型多酸基金属一有机复合物([Ag5(trz)6]EH5SiW12O40]),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目标复合物具有三重左一右手相互缠绕三维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P-3lm空间群,该复合物能高效、稳定地催化合成阿司匹林.

  • 标签: Keggin型多酸 螺旋结构 催化剂 阿司匹林
  • 简介: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含掺杂P,Al和La元素正极材料LiCoO2,确定了工艺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和反应温度.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仪研究了添加元素对LiCoO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发现,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结构有比较明显影响.充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掺加La元素正极材料LiCoO2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了130mAh·g^-1.

  • 标签: 掺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微波合成
  • 简介:研究发现三异丙氧基稀土(铕或混合稀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混合后会形成凝胶体,经原位聚合后即制得掺稀土P(MMA-co-St)改性材料.结果表明,掺铕或混合稀土P(MMA-co-St)材料稀土含量高、透明性优良、耐热性好、贮能模量高;掺铕改性材料呈现典型配位敏化中心Eu3+荧光光谱;掺混合稀土改性材料在746.5,581,525和513nm处出现很强Nd3+特征吸收;ESEM显示了掺稀土P(MMA-co-St)改性材料微观形貌有较大变化.

  • 标签: 混合稀土 P(MMA-co-St)材料 制备 性质 掺杂
  • 简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基于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CD-MOF),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Na-CD-MOF细胞毒性和载药及体外释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Na-CD-MOF对5-FU负载量最大为1.18g/g,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Na-CD-MOF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药物载体.

  • 标签: 金属有机骨架 环糊精 5-氟尿嘧啶 载药量 药物缓释
  • 简介:合成了ⅡA,ⅣA,ⅤA族元素为取代原子3个系列钨铜杂多配合物.经ICP,TG曲线确定其化学式为K8[CuZ(OH2)W11O39]·xH2O和K17.18[Z’(CuW11O39)2]·xH2O(Z=Mg,Ca;Z’=Sr,Ba,Sn,Pb,Sb,Bi).通过TG-DTA,IR,XRD,XPS,^183W-NMR等手段对合成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新配合物具有典型Keggin结构,且主族元素进入到配合物骨架中.由于新配合物中Cun具有顺磁性,导致XPS,^183W-NMR测试结果表现出特殊性;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新配合物电化学性质,表明均为可逆氧化还原过程,还对导电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主族元素 杂多配合物 电化学性质 导电性
  • 简介:结合国内外各课题组研究,从27纨A1NMR实验参数和铝形态研究两方面综合评述了液体27A1NMR发展研究现况。首次明确提出27A1NMR测定中设置合适预采集延迟时间作用。将为进一步开展277A1NMR测定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27Al NMR 实验参数 预采集延迟时间 铝形态分析
  • 简介:通过研究铋(Ⅲ)与硫脲络合染色,测得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460nm波长处,Bi(Ⅲ)含量在0.059-5.7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Y=0.0117+0.17319X;相关系数R=0.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6%;检出限为0.013μg/mL;摩尔吸光系数为3.72×10^4L·mol^1·cm^1·实验结果表明,铋、氧化铋和硫化铋在醋酸-硫脲中溶解度分别是0.077、1.347、1.245μg/mL。经比较发现铋、氧化铋和硫化铋在醋酸-硫脲中溶解性大小是:氧化铋〉硫化铋〉铋。铋、氧化铋和硫化铋回收窒锌别县97.4%.98.1%、96.6%.

  • 标签: 氧化铋 硫化铋 硫脲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在生理条件下(含0.1mol/LNaClTris-HCl缓冲溶液,pH=7.40)研究了紫杉醇与生物大分子DNA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DNA引起紫杉醇紫外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和增色,并导致紫杉醇荧光猝灭;测定不同温度下紫杉醇与DNA荧光动态猝灭常数,结果显示K27℃=10266,K37℃=8755,K47℃=5788,即K27℃>K37℃>K47℃,说明动态猝灭常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同时考察了离子强度、磷酸根浓度及猝灭剂KI对紫杉醇与DNA相互作用荧光强度影响,三者对紫杉醇与DNA相互作用都无明显影响.表明DNA对紫杉醇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紫杉醇与DNA相互作用方式是嵌插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DNA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 简介:多金属氧酸盐修饰化学是近年发展起来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其中多酸亚胺化是一种非常有效使多酸有机官能化方法.有机胺能够将其π电子扩展到无机框架,产生较强d-π相互作用,从而多金属氧酸盐有机胺衍生物和远程有机官能团可以作为构筑单元构建更为复杂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杂化材料.本文综述了作者研究小组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系列Lindqvist型多酸亚胺衍生物稳定性、成键特征和非线性光学性质,深入探讨该类有机-无机杂化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起源.

  • 标签: 多酸 多酸有机胺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稳定性 非线性光学性质
  • 简介:以脂肪二胺为桥联基,通过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4种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核磁氢谱和质谱证实了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化学结构,采用DPPH法和测氧法对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脂肪二胺桥联受阻酚对含氮自由基DPPH和过氧自由基ROO均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随着受阻酚桥联基增长,受阻酚清除自由基活性均下降,但随着受阻酚物质量分数增加,清除活性均增大,且桥联基对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影响大于清除ROO自由基活性.

  • 标签: 受阻酚 桥联基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
  • 简介:为了更好地研究牙龈卟啉菌(Prophyromonasgingivalis,Pg)表面蛋白(Surface-associatedproteins,SAP)生物活性,实验用SAP体外刺激小鼠颅骨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放免方法检测培养液中Ca2+和IL-6含量.同时,采用ELISA和MTT法分别测定SAP免疫小鼠抗体效价和诱导脾细胞转化程度.结果显示:一方面SAP是体外诱导骨吸收和前炎性因子合成介质;另一方面SAP免疫小鼠产生了抗SAP特异性抗体和脾细胞特异增生反应.这说明具有生物活性SAP诱导了实验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 标签: 牙龈卟啉菌 表面蛋白 生物活性 免疫原性 PgSAP 分离
  • 简介:采用ICP-ASE法对匝迪-5中Cu,As,Cd,Hg和Pb元素进行了初级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b和Cu在头煎液和二煎液中含量之和分别为0.25mg/kg和0.53mg/kg。As,Cd和Hg未检出;人工胃液中Pb含量为0.02mg/kg,Cu含量为0.37mg/kg。说明匝迪-5煎煮液和人工胃液中重金属均低于国家药典标准要求。

  • 标签: 匝迪-5 ICP-ASE 形态研究 重金属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nSbO2.5和SnGeO3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粉末.XRD分析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共同特点是在27°~28°处有波峰,属无定型结构.将其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活性物质,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它们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都有较高电化学容量,SnSbO2.5可逆容量为1200mA·h/g,SnGeO3可逆容量为750mA·h/g.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电化学容量远高于碳材料(石墨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此,这两种锡基复合氧化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候选材料.

  • 标签: 锡基复合氧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可逆容量 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容量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炭基锌铁锰高温脱硫剂,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锌铁锰物质量比对脱除硫化氢性能影响,并进行3次硫化和再生循环实验,同时脱硫剂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通过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炭基铁酸锌添加氧化锰后,其脱硫效果和机械强度得到有效改善.当锌铁锰物质量比为1∶2∶0.8,一次硫容达55.78g/100g,机械强度大于40N/cm;在分段升温至650℃时再生过程中,无明显烧结;在3次循环实验中,硫化再生后脱硫剂机械强度均大于新鲜样品,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都与新鲜样品相近,脱硫活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 标签: 高温脱硫 炭基锌铁锰 硫化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