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油气化探重要指标解烃的赋存机理为化学吸附轻烃.由于目前解烃分析方法所能解吸的主要为与样品中碳酸盐相吸附的轻烃,在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地区,水动力条件弱的沼泽地区有利于碳酸盐的淤积,故沼泽地区对土壤解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含量的干扰.

  • 标签: 酸解烃 化学吸附轻烃 沼泽 碳酸盐 干扰 油气化探
  • 简介:应用我国常见的生物桔皮原料中纤维素等有效成分,制备了未经处理的桔皮吸附剂(OP)和经异丙醇、皂化后用1.0mol·l^-1柠檬修饰的桔皮吸附剂(SCO),研究了它们对重金属Pb(Ⅱ)的吸附能力、吸附机理,考察有关了吸附条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平衡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和解吸附条件。

  • 标签: 桔皮纤维素 化学修饰 吸附 铅(Ⅱ)
  • 简介:丙烯酯类聚合物是绿松石充填处理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并研究各种用于绿松石充填处理的丙烯酯类聚合物的红外光谱以及经其充填处理后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寻找并总结出经过丙烯酯类聚合物充填处理后绿松石的红外光谱鉴定特征、研究发现,可用红外光谱中VS(CH2、CH3)吸收谱带与v(C=O)吸收谱带的相对强弱来鉴别丙烯酯类聚合物充填处理的绿松石。

  • 标签: 绿松石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红外光谱 充填处理 积分面积
  • 简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而有机污染的调查与防治也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外的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实践已有较长的历史,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主要技术方法有曝气法、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植物修复、渗透性反应墙法等。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了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的研究和试验,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为线索,总结了它们的来源、危害及国内外治理技术的现状,以期对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与治理工作有所借鉴。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有机物 来源 危害 原位治理
  • 简介:为了适应地质找矿和地质大普查工作对矿样测定速度和正确度的要求,对钼矿样品中的钼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探讨在敞开体系中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的四溶矿体系消解钼矿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钼的方法。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四酸溶矿
  • 简介: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34种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盐析剂用量、色谱柱比对等条件并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0g氯化钠作为盐析剂时回收率最高;VF-1701msUI色谱柱比HP-5msUI色谱柱对化合物分离效果更好,用时更短,线性更好。本方法检出限为0.003~0.044μg/L,所得各组分的精密度为1.2%~7.9%,平均回收率为70.2%~114%。

  • 标签: 有机氯农药 氯苯类化合物 液液萃取 气质联用法
  • 简介: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露头样品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的现状,应用降解率法,探讨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恢复取决于有机质类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和Ⅲ型为主,也有部分I型。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存在差异,I型、Ⅱ型、Ⅲ型有机质的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为2.45、1.42、1.04。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Ⅱ型的烃源岩,进行恢复前后的有机碳及生烃潜量变化显著,烃源岩评价等级也显著提升,而有机质类型为m型的烃源岩无论是有机碳还是生径潜量变化却不大。

  • 标签: 高-过成熟烃源岩 有机碳恢复系数 有机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