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intracavernousinjection,ICI)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nography,CDU)测定在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方法12例ED患者经阴茎海绵体注射0.9%氯化钠稀释的罂粟碱30mg与酚妥拉明1mg混合注射液共4ml,诱导勃起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左、右海绵体动脉血流指标,包括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非血管ED组9例(75.0%),其中,左、右动脉PSV分别>25cm/s者7例,左、右动脉PSV相加>50cm/s者2例。动脉ED组2例(16.7%),其中左、右动脉PSV均<25cm/s,EDV<5cm/s者1例;左侧动脉PSV>25cm/s,右侧动脉PSV<25cm/s,左、右动脉PSV相加<50cm/s,EDV<5cm/s者1例.静脉ED组1例(8.3%),左、右动脉PSV分别>25cm/sEDV>5cm/sRI<0.8。结论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后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测定在男性ED病因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性 阴茎海绵体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管痴呆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择我科60例脑卒中后血管痴呆患者为主要对象,对可能发生血管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护理,总结血管痴呆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个体化护理和智能训练,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也对预防痴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痴呆(VD)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9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49例患者中12例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得到好转,9例肢体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恢复,22例病情加重导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死亡6例。结论老年人血管痴呆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是引起老年人血管痴呆的主要原因,预防VD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临床积极治疗此类疾病,可有效降低因VD造成的患病率、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性痴呆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100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通心络胶囊9粒·d-1.Tid治疗,对照组给予脑复康片2.4g·d-1.Tid。疗程为6mo。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神经精神调查量表、工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acllirI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或板显著(P<0.05或0.01);两组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P<0.05),神经精神调查量表;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痴呆患者疗效显著,安全高,依从好。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通心络胶囊 脑复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目标管理在血管截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保证患者在术后能够恢复一个健康的、有功能的、适合安装假肢和能够经受假肢摩擦的残端为总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6个小目标,针对每个目标,具体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各项护理目标均达标,血管截肢患者残端恢复好,无疼痛、无瘢痕挛缩、有正常组织覆盖和良好血运及感觉。结论护理目标管理可以调动护理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护理人员的自觉,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护理目标管理 血管性截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血管痴呆患者的社区护理措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社区的80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血管痴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社区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血管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30例,进行头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HDS2R、MMSE康复评分。结果针刺组能够提高血管痴呆患者的HDS2R、MMSE的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0%,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以针刺头穴为主综合治疗VD,可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疗效值得肯定。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头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补肾通腑法对血管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系统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包括理论分析和实验药物以及动物研究,收集补肾通腑法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资料。分析补肾通腑法在血管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肾虚髓空、痰瘀阻窍是血管认知障碍的基本病机,在补益肾精的基础上,运用通腑法可以醒神通窍、祛除腑实,改善认知功能。结论补肾通腑疗法对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补肾通腑 中医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认知障碍与头颅MRI影像学的特点相关。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例,应用MMSE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将病历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组26例与卒中后非认知障碍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后认知障碍组急性期查头颅MRI+DWI像与卒中后非认知障碍组头颅MRI+DWI像责任病灶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影像学相关部位的特殊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颅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大出血应用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l例行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组5l例行血管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有效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妇产科 大出血 血管性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特征。方法:通过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100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进行观察和测量,收集并分析了他们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数据。结果:老年血管痴呆患者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方面的表现特点。结论:对于深入了解老年血管痴呆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交感神经 皮肤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洗心汤联合耳穴治疗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对我院 2017年 7月 -2019年 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 74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按照中西医药物治疗沿用手段不同,随机划定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项指标,给予对照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给予观察组洗心汤联合耳穴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为 93.10%( 27/29)和 75.68%( 22/29),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洗心汤联合耳穴治疗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价值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大力奉行沿用。

  • 标签: 洗心汤 耳穴贴敷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血管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管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最新研究包括急性脑卒中后谵妄以及VCI中退行性病变和血管变化的共存,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加以介绍。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谵妄 脑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血管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管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血管痴呆相关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且全面化的个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的ADL和WMS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前的相关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在干预之后的ADL和WMS评分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的相关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的护理干预对于血管痴呆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管性痴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研究血管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血管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原理和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1)20例,治疗组(2)24例。比较治疗后病情的变化。结论治疗组(1)、治疗组(2)较对照组疗效好转,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的效果更佳,所以血管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尤其是多手段干预可延缓或者改善其病情的进展。

  • 标签: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老年血管痴呆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喜得镇治疗,研究组46例行补肾益智汤治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对照组MMSE、Berg及ADL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且血浆粘度及全血的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补肾益智汤 血管性痴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一组口服天智颗粒,每次1包(0.5/包),每天三次;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胶囊,每次2粒(0.25/粒),每天三次。每个疗程30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给药后可以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与茴拉西坦胶囊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可显著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及生活能力。结论天麻促智颗粒对肝阳上亢型血管痴呆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天智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血管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管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800mg/次,3/d)44例和对照组44例(脑复康0.8g,3次/d),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月后进行简易状态量表(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增高,NIHS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明显提高血管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奥拉西坦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等检查。结果1.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