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案例例1患者兰某某,女,81岁。因间断咳喘2月伴呕吐大便不通2周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病多年。诊断:肺部感染,不全性肠梗阻,冠心病,高血压病。入院时家属未诉近1月两次发作室颤的病史,心电图:窦性心律,显著左室肥大伴劳损,彩超:左室扩大并收缩功能减低。入院后给予禁食、流质、软食,补液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灌肠,抗感染,扩管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咳嗽气喘,腹胀呕吐好转,大便已通。

  • 标签: 心室颤动 频发多形性室性早搏 复方丹参片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儿童,随机分成两组,保健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格检查,保健组采用体格检查、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评估,给予针对性儿童保健训练指导,对比两组的身长、体重以及发育商指数(DST)。结果:保健组婴儿的身长和体重大于对照组(P<0.05);保健组的发育商指数(DST)高出对照组(P<0.05);保健组发育五大能区测评结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健康宣教、采取针对性儿童保健训练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强化婴儿语言和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有助于降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机率。

  • 标签: 小儿 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增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为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改革与实践,分析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提出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3+X)+1'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通过实施合班上大讲坛、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引入多样化实践环节和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建立保障机制等手段,总结创新改革取得的成效。结果:'(3+X)+1'模式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理论授课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老师强制灌输、研究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增进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相长;新模式引入了丰富多彩地实践环节,加深了理论内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思维灵活性;论文写作引入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端正了研究生学习态度;建立了工作量和津贴计算等有效保障机制,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结论:基于'(3+X)+1'模式的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实践,对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积极促进意义,教改经验可操作性强,继续完善教改模式后将持续实施,亦可向其它高校推广。

  • 标签: (3+X)+1 思政 研究生 医学 教学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M加强型透明敷料(HP)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12cm的(5936HP)加强型透明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12cm(1626W)普通透明敷料换药。结果对照组发生皮肤过敏,如潮红,瘙痒,湿疹样小水疱甚至破裂,过敏发生率42%,试验组过敏发生率1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3M加强型透明敷料透气性好,易固定,可以减少皮肤不适的反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3M高透气性透明敷料 PICC 皮肤过敏
  • 简介:肩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肱骨头和关节盂软骨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其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软化,逐渐脱落消失,软骨下板层骨质硬化,骨赘形成。常继发关节滑膜炎、关节间隙狭窄,出现功能障碍,好发于老年患者,一般是肩关节创伤后期的结果,创伤可能发生在几年前或几十年前。老年患者通常以出现肩关节逐渐疼痛、僵硬症状就诊,其中大部分患者由于身体基础条件或经费等因素拒绝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而要求保守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笔者运用透明质酸钠配合曲安奈德进行关节腔注射,并予以截血膏外敷治疗老年顽固性肩关节炎,对于缓解患肩的疼痛症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肩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关节腔注射 截血膏
  • 简介:目的探讨养阴清热方剂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阴虚内热证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9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组联合养阴清热中药方剂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阴虚内热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中药养阴清热方剂联合GP方案疗效可靠,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化疗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阴虚内热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养阴清热方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注射7d人参皂苷Rh3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即分为假手术组(标记为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标记为模型组)以及人参皂苷Rh3治疗组(标记为治疗组);正常组大鼠予左冠脉前降支下穿线,但对血管不进行包扎,模型组和治疗组(造模前给予连续7d,每天1次4mg/kg注射干预)大鼠给予左冠脉前降支下穿线且包扎血管30min再灌注120min;之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以及WesternBloting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空白组大鼠没有任何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组心肌损伤程度较重,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明显较轻;TUNEL可见,空白组几乎没有任何绿色荧光,模型组有明显的凋亡相关分泌,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其凋亡分泌明显较少;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OD明显下降(P〈0.05),MDA、CK和LDH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SOD则明显升高(P〈0.05),MDA、CK和LDH则明显下降(P〈0.05);此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cl-2和Bax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Bcl-2蛋白和mRNA明显较高(P〈0.05),Bax表达明显较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h3预处理,可以明显的减轻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其可以调节Bcl-2和Bax表达有关。

  • 标签: 人参皂苷Rh3 心肌梗死面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对炎症相关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稳定转染STAT1和STAT3-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的HepG2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宁泌泰溶液对IL-6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以及γ-干扰素(IFN-γ)激活的STAT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宁泌泰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和槲皮素,以及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宁泌泰溶液10.0mg/ml、5.0mg/ml和1.0mg/m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98.07%、84.65%和12.57%,IC50为5.865mg/ml;小檗碱100μmol/L、12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48.73%、66.31%,槲皮素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均无抑制作用,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100μmol/L+20μmol/L,1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率分别为53.99%、91.54%。而宁泌泰溶液对STAT1信号通路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宁泌泰胶囊选择性抑制了STAT3信号通路,小檗碱可能为其有效成分之一,且小檗碱和槲皮素具有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宁泌泰胶囊抗炎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 标签: 宁泌泰胶囊 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小檗碱 槲皮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内科患者,应用 3H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应对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血液内科在 2016-2018年接诊的 84例患者,分两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 3H模式护理,护理时间持续三个月,各组人数均为 42,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 3H护理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以及应对方式评分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评分的差距并不明显,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出现了下降,但是 3H护理组评分的下降幅度更大;自我效能评分和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都出现了上升,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 3H护理组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结论:对血液内科患者采用 3H护理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期焦虑、抑郁等对治疗非常不利的情绪,使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到提高,让他们可以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对预后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血液内科患者 心理状况 3H护理模式 自我效能 焦虑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实验性心肌痛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对照组(C组)、心肌痛组(M组)、电针组(E组),每组7只.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体重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观测心肌组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心肌和下丘脑P2X3受体及β-肌动蛋白(β-actin)蛋白表达,比较各组P2X3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的体重增长较少,与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E组的体重增长较N组和C组显著降低(均P<0.01);E组的体重增加比M组的明显升高(P<0.01).M组、E组的行为学表现较N组和C组显著增加(均P<0.01);与M组相比,E组的行为学表现都明显下降(P<0.01).N组和C组的心肌细胞排列致密;M组可见严重的心肌细胞萎缩以及代偿性肥大和大面积的结缔组织增生现象;E组可见轻微的细胞肥大和结缔组织增生.M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心肌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M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C组(均P<0.01);E组下丘脑P2X3受体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可能对P2X3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信息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电针“内关”镇痛的机制.

  • 标签: P2X3受体 心肌痛 内关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前术后护理。方法32例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年龄4~13岁,伤后1~3d均在全麻下行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术后大多不予石膏固定,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通过功能锻炼,患儿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螺纹针平均固定时间32周。肘内翻1例。肘关节Mayo评分,平均964分,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肱骨骨折 康复锻炼 儿童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