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脂检验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意义,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5例为研究组,35例对比组为无任何疾病的健康人群。将两组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对两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探究。结果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均高于对比组,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患者采用血脂检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运用。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 脑血管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逐年增加1。现阶段,临床对心脑血管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情况,阻碍患者的恢复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临床常用的五类心脑血管药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现阶段临床药物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管理方法 利尿药 钙拮抗剂 &beta 2-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心脑血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对其10年内发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分析中老年组以年龄>45岁(100%)、高血压(54.8%)、血糖升高(27.9.0%)3项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集聚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10年危险水平评估中,老年组在低危和高危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和危险水平评估,可采取相应防治策略,对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40例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导致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原因有脑出血、脑栓塞、网住膜下腔出血及高血压脑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死亡患者中7例为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5例患者为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结论对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可有效抑制患者死亡率,加快脑功能恢复速度,同时意识障碍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意识障碍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42.86%、颈动脉狭窄发生率20%、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发生率40%相较于观察组74.29%、48.57%、70%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运用价值,能够为疾病风险评估与预后提供可靠参考,对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颈部 脑血管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46例采取传统健康宣教的方式,47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分析两组患者对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日常护理的满意度,出院时以问卷的方式发出,由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结果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组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方面、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健康宣教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能贴近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距离,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是目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值得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传统健康宣教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血糖控制,对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对心脑血管事件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够对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心脑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7例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Essen卒中风险量表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四种诱导剂MAR的变异系数及Essen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4%(3/47),对照组复发率为12.1%(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及复发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血管病 预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是一种全新的无损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具有无创伤和无放射性损害、经济快捷、适应症广、大部分病例不用造影剂即可明确诊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532例3D-TOF-MRA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97例显示正常占37%,颅内动脉硬化217例占40%,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68例,占31%,颅内动脉静脉畸形7例占1%,动脉瘤17例占3%,发育异常9例,约1%。结论3D-TOF-MRA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 标签: MRA 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用循证护理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根据30例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循证护理,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等综合措施,使病人能有效地防治便秘,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便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获取某社区2010年至2014年期间各级医院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并经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420例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9.76%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发病 死亡 诱因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报病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管超声检查,并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疾病的符合率。结果经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颈总动脉PSV、RI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超声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软化血管、降压药物及活血化瘀治疗,注意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均衡,同时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和低血糖发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软化血管、降压和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变 临床特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种植术在合并心脑血管病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牙列缺损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行微创种植c。结果微创种植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植入术的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技术比常规植入术用时短、疼痛轻、并发症发生较低,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小,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种植 心脑血管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60例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仅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比率达98.3%,情绪稳定患者的比率达96.7%,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比达率96.7%,对疾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达96.7%,均明显分别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仅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满足了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达标率,有利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一种常用并且比较重要的检测指标,广泛用于各种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脑卒中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因之一,也是致残的首要原因。由于RDW的检测方法快捷方便,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监测,更好的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将对RDW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