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菌群失调率、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菌群失调率低于对照组,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胃肠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可降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菌群失调率,缩短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益生菌 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 老年重症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X线下鼻空肠置管营养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营养组(EEN,14例)和营养组(PN,16例)。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第3d、9d淀粉酶变化,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EEN组第3、9天淀粉酶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早期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较好方法,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科室4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APACHEII评分均≥8分,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并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8例病人共进行营养732天,在EN的护理中,共发现空肠管脱出4例,堵管13例,65例病人中,12例出现过腹泻,15例出现过腹痛腹胀,9例出现过呕吐,14例出现过高血糖,经治疗后,除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经空肠途径的早期营养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做好空肠管的护理、密切观察消化道症状、积极监测控制血糖,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营养的重点。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营养(E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SAP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奇数27例为EN组,偶数2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及护理,EN组采取早期EN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全营养(TPN)。对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N组住院时间(17.815+3.520)天比对照组(20.462+3.881)天缩短;EN组住院费用(3.030+0.664)万元比对照组(3.673+1.010)万元减少;EN组感染发生率(11.111%)比对照组(34.615%)降低;EN组并发症发生率(40.741%)比对照组(69.231%)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意义分析显示,早期EN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有利。结论早期EN治疗方法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并降低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有利。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营养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营养(ENN)和营养(PN)组各100例。ENN患者采用ENN治疗,PN组患者采用PN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水平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ENN组患者的辅助T淋巴细胞(CD3+)、NK细胞、B淋巴细胞、粘膜局部抗体(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N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浆清蛋白(ALB)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N能快速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其营养水平。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老年 胃癌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鼻空肠管进行营养制剂输注。结果4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经早期营养支持,均无死亡病例,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和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4例患者出现腹胀,占29.17%;10例患者出现恶心,占20.83%,经胃肠减压缓解;无呕吐病例。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营养有利于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营养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早期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营养治疗。所有患者均营养支持7d。结果(1)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d,观察组ALB、PA、TR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营养及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恢复效果好、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等优点。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今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平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早期开展序贯性营养支持,4周后对比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感染发生率。结果(1)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总感染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开展早期序贯行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胃肠外科术后进行营养早期应用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胃肠外科术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胃肠外科术后营养早期应用,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行营养治疗一周后,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指标均有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期间实施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术后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伤性破裂修补术后早期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外伤性破裂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全营养早期营养,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营养相比,破裂修补术后早期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疗效相当,但在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的效果优于营养

  • 标签: 外伤性肠破裂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营养(?EN)?和营养(?TPN)?应用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9月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组EN组(?33例)?和TPN组(?33例)?,术后24小时开始营养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及体重、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二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结果EN组TFN?及PA?明显高于TPN组(P<?0.05)?,?EN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及费用亦明显降低(P<?0.01)?。TPN组术后7天?CRP显著高于EN组(P<?0.05)?。结论胃肠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营养方式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具有与传统的全营养支持相似的效应,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的作用,同时降低患者的费用,值得学习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营养营养治疗的IC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首先都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采用营养方式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营养方式支持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ICU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营养治疗ICU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营养,促进患者氮平衡,提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治疗时间。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营养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流质食物鼻饲,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以及源性感染发生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症发生率分别70.0%、40.0%,源性感染发生率分别63.3%、30.0%,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症发病率、源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序贯营养支撑,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序贯肠内营养 急性脑卒中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营养早期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病房2005年-2013年共计62例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研究组和31例对照组。研究组为早期营养组,对照组为早期营养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营养营养更能缩短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ICU高龄脑出血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的疗效情况。方法以本院接收的ICU高龄脑出血病人72例为对象,依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归为实验组(施予营养支持)、参照组(施予营养支持),各组36例,评估两组病人相关生化指标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参照组,而血糖、ALT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的出现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用于ICU高龄脑出血病人中的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化指标,促进其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减少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的出现概率。

  • 标签: 脑出血 ICU高龄病人 肠内营养支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危重患者行营养支持时给于相关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专用营养泵并加温等连续输注法,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营养支持,共32例为观察组,以间歇给予营养液分次进行喂养,普通输液管滴注营养液3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高海拔地区危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时,采用专用营养泵连续加温输注法进行营养,是一种良好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更能提高营养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海拔地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应用于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和对照组(分次注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腹胀、腹泻、呛咳、返流及误吸方面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结论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 标签: 营养泵 输液恒温器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早期营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90例,年龄介于(23~50)岁,平均年龄(34.33±12.14)岁。应用随机数表法对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则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及营养,待肛门排气后进流食等。观察组在治疗24h后给予早期营养。分别在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后1周于清晨空腹时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比较血清中血清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含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基线采集,在ALB(g/L)、PA(mg/L)、FER(g/L)、Hb(g/L)等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则认为患者个体间差异可以忽略,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入院后,在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及营养方案治疗后7天,观察组患者在ALB(g/L)、PA(mg/L)、FER(g/L)、Hb(g/L)等指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24h施行早期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临床效果比传统的营养方案效果明显有所改善。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 肠内营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