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体位摆放与调整知识与行为的了解程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26名手术室护士入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对手术体位安置知识与技能的了解程度。结果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是(10.28±0.04)分、(12.38±0.25)和(13.68±0.24)分。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体位的摆放常识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因此,护理部门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强化手术室护士对体位安置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贯彻落实于实际护理过程中。

  • 标签: 体位安置 手术室护理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居民及学生对狂犬病防制知识的掌握情况、危险行为和暴露后处置行为等方面的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个乡镇居民及居委会、8所中学共960名居民和学生,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平罗县960名居民和学生中,99.12%知道通过犬、猫咬抓伤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仅有4.16%认为应该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狂犬病暴露危险行为较高,犬只饲养率为34.79%,免疫率仅为51.50%。27.78%的犬伤者未做任何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结论平罗县居民和学生对狂犬病防治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狂犬病暴露危险行为比例较高,我县居民的狂犬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狂犬病 居民 学生 知识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基层医院盆底肌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20例孕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其在健康教育前后对盆腔盆底肌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孕妇在健康教育前,盆底肌康复知识知晓率较低,而在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康复知识需求例数增多(P<0.05)。结论基层医院孕妇盆底肌康复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基层医院 盆底肌 康复知识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营养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 标签: 营养教育 知识 态度 行为 高职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对健康的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预防中应用同伴教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健康教育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为本县三所高中的500名高二学生自愿接受研究的学生,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同伴教育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接受同伴教育,而同伴教育组则加用同伴教育处理,比较两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率,以及回答相关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结果同伴教育组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在回答相关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上也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应用在艾滋病预防中可以提高被教育者艾滋病知识掌握率,使得他们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传播途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控,减少艾滋病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同伴教育 预防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收治的21列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治疗。根据对青光眼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掌握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护理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护理路径对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起到了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青光眼 临床护理 健康知识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探讨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采用前瞻性方法进行研究,在4个月内应用8节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进行干预,应用NOSIE量表、SCL-90量表、SQLS量表进行前后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NOSIE总分、SCL-90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OSIE总分、SCL-90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QLS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QLS分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精神康复知识强化课程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管理的技巧、提高病识感、提升自尊、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服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认识精神病康复的重要性、了解康复的過程、知道如何寻求支援(家庭/照顾者、医疗、社区)等得到恢复,促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效果,为精神康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 强化课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灵川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于2016年3~5月随机抽取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60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6.67%。随着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的升高,知晓率升高(P<0.01);常住人口知晓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2次及以上接种者知晓率高于首次接种者(P<0.01);但不同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我县0~6岁儿童家长对整体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单个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全程接种针次等的知晓率较低,可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重点;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家长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乡市城乡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乡市6所城乡中、小学校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4%,其中城市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8%,农村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0%;健康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83%,其中城市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5%,农村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0%。部分单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较低。结论要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调查分析 Xinxiang city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伸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病程及家属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追踪延伸护理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由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对照组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追踪延伸护理护理是有效治疗川崎病加速患儿康复进行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川崎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追踪延伸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追踪延伸护理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培训对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对性的护理培训。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培训之前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培训后,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培训前对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比较缺乏,通过针对性护理培训后能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水平,改善育儿的自我效能。

  • 标签: 初产妇 针对性护理培训 新生儿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利用无缝隙护理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的9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实验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的改善程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对比,P<0.05,差异非常明显。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无缝隙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出院时的FBG、P2hBG、HbA1c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控制血糖、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分娩新生儿的初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晓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基础护理、母乳喂养方法、环境护理知识、疫苗接种及体检意识知晓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效果甚佳。

  • 标签: 品管圈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健康教育在提供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迪庆藏族自治州2000例儿童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000例儿童家长实施健康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对其接受健康教育前以及健康教育后的接种知识知晓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均明显较健康教育前提高(P<0.05)。结论为儿童家长实施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可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率的提高,同时可以将计划免疫接种几率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为了解粤西地区当代大学生对性知识认知情况,我们以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粤西三所高校(师范、医学、综合)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分析,从性知识认知状况,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对性病、性行为的看法,以及目前接受性教育的情况等方面入手,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处在一知半解的模糊阶段,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等,提示应加强学校系统的性知识教育,以保护和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本次在校1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进行调查。结果100名高中生实施干预后对“结核病是否有传染性”、“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咳嗽咳痰多长时间怀疑得了结核病”知晓率较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态度中“邻居或同学得了肺结核病,如何对待”——干预后“不和他/她来往”占比30.00%、“更加体贴关心他/她”占比70.00%;“你是否愿意了解有关结核病的预防知识”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实施干预后“与周围结核病人交往”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是否向别人讲述所了解的结核病知识”是占比50.00%、否占比50.00%。结论学校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通过对其进行短期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

  • 标签: 学校健康教育 高中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信念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60例GDM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方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根据简单随机方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护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在疾病基础知识、血糖、用药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及总评分等方面显著跟高,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4、7.394、8.394、6.385、7.294、8.092,P<0.05),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4、7.392、7.029、6.394、7.284,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明显增强GDM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还可减少GDM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妊娠糖尿病 疾病知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水平及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青田县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39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艾滋病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5.24%,接受过预防服务者与未接受服务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8.24%、46.1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704,P<0.001)。最近一次、最近一个月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3.18%、18.32%;年龄小于30岁、未婚、初中以上学历、外省户籍、知晓艾滋病知识者安全套使用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梅毒阳性1例,阳性率为0.25%,未检出HIV抗体阳性。结论青田县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与该人群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因素有关,高风险性行为依然存在,应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和干预,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性病传播。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 知识知晓率 安全套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