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高危人群艾滋病HIV流行状况,为国家制定HIV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2年开始,对红花岗区HIV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送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确认阳性的进入统一。结果从2002~2015年共检测75008份样本,其中男55133份,女姓19875份,检测倒血清HIV抗体阳性635份,阳性率平均为0.85%。635份阳性人群中,男性476份,阳性率为0.86%(476/55133),女性159份,阳性率为0.80%(159/19875),男女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监测人群有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嫖客、自愿咨询者、艾滋梅毒阳性配偶、男男同性恋、结核病人、乡镇医院快速初筛阳性病人、服刑人员、拘押人员、务工人员、献血员等,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男男同性恋13.54%,最低的是孕妇0.02%(2007年之前的结果,之后没有监测),阳性感染者包函了所有的人群。年龄分7个组,分别是≤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0岁,年龄最小的医院初筛阳性送的病人7岁,疾控中心监测人群最小的16岁是男男同性恋者,最大的85岁,是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60%。讨论从监测人群阳性检出率的变化看,HIV的传播已经由90年代的血液、吸毒为主要传播方式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1人群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年龄由青壮年扩展到所有年龄段,在今后的防控措施中,要控制HIV传播,主要是控制高危行为的发生,个体感染HIV是个人行为的结果,HIV流行是群体行为的结果2。

  • 标签: HIV 高危人群 防控措施 男男 性工作者 哨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