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STER)治疗上消化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例上消化黏膜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I组 44例患者采用 STER治疗, II组 44例患者采用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ES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 100%。 I组病变切除时间为( 46.41±3.09) min,长于 II组的( 18.82±2.03) min,钛夹缝合时间为( 3.47±0.26) min,短于 II组的( 8.03±1.16) min,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上消化黏膜下肿瘤采用 STER治疗,创面缝合时间短于 ESE,切除病变时间较长,但是总体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于我院中医内科就诊的 106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结果:银翘散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其治疗开始至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西药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降低患者的体温。

  • 标签: 银翘散加减 风热犯卫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共87例,将其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n=43,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44,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结果:实验B组患者疼痛评分、肺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针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需采用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其进行干预,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使其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仅实施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气道管理路径 加速康复护理 肺癌根治术 疼痛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共87例,将其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n=43,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44,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结果:实验B组患者疼痛评分、肺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针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需采用气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其进行干预,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使其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仅实施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气道管理路径 加速康复护理 肺癌根治术 疼痛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采用不同中鼻甲处理方式对鼻气阻力及主观鼻气流感觉的影响。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中在我院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病患,纳入例数为70例,根据术中不同中鼻甲处理的方法来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将中鼻甲进行切除处理,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则不进行切除,对比两组鼻气阻力和主观鼻气流感觉的差异。结果:在经过对比之后发现,两组病患鼻气阻力和主观鼻气流感觉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中隔鼻甲和筛窦术腔闭塞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过程中,对中鼻甲是否切除并不会特别影响病患的鼻气阻力和主观鼻气流,但是保留中鼻甲能够减少中隔鼻甲和筛窦术腔闭塞的发生,对于病变的中鼻甲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 标签: 内窥镜鼻窦术 中鼻甲 处理方法 鼻气道阻力 主观鼻气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急诊护理在小儿经消化急性中毒洗胃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52例经消化急性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6例。全部患儿均给予洗胃救治,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急诊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亲属满意度、痊愈率均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消化急性中毒洗胃患儿运用针对性急诊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急诊护理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度 洗胃急救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应用在老年患者上消化超声内镜术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上消化超声内镜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抑郁焦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28(56.00%)例,护理总满意度49(98.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护理前焦虑评分为63.42±4.42,护理后焦虑评分为46.58±6.67,护理前抑郁评分为66.53±4.88,护理后抑郁评分为48.57±6.84。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消化超声内镜术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合理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持续气正压通气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从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本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相比于采用常规药物和方法如吸氧等治疗的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经鼻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以新生儿治疗一天后的气血功能、7天后疗效、并发症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PaCO2浓度更低、PaO2浓度更高(P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药理作用。方法随机抽选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56例,按收治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 n=28)单纯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 n=28)同时结合生长抑制素进行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出血控制时间、住院天数、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出血控制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 P<0.05);研究组的血红蛋白增加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情况,缩短住院天数,血红蛋白水平维持良好,可避免出现严重贫血。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制素 泮托拉唑 药理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并观察反复呼吸感染患儿,应用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反复呼吸感染患儿20例,予以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0例患儿经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低(P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芪防六君汤合参芪杏贝汤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钉强化干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的影响。方法:选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骨水泥钉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骨水泥钉强化干预效果明显,能提升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水泥钉道强化干预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中予以蓝芩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8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医治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设为两组,将采取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采取蓝芩口服液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挂插足。对比两组患儿炎性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CRP、IL-8、TNF-α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应用于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中,可起到良好的抗炎作用,缓解疾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蓝芩口服液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气管理小组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2019年12月作为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12月作为研究结束时间,抽取研究时段中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气管理小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护理中,采用气管理小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气道管理小组 重症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三种消化重建方式的近期和远期的疗效。方法 将60胃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选自本院2010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依照消化重建方式将其列为常规1组、常规2组及研究组,各20例,分别予以毕-Ⅰ式吻合、毕-Ⅱ式吻合及Roux-en-Y式吻合,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消化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新发呼吸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23年4月至8月收治的80例急性新发呼吸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新发呼吸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让患者拥有良好的预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由我院患者中选取150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的困难气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者均注射右美托咪定,A组联合氯胺酮药物,B组联合丙泊酚,C组联合瑞芬太尼。分析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镇定10分钟(T0)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P>0.05);插管植入前(T1)、导管与声接触(T2)、插管后 5 分钟(T3)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较大(P<0.05);在几个时段中三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差别均不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其麻醉效果比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剂量氯胺酮 困难气道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背景很少有关于飞行员和乘务员哮喘和过敏症发病率的研究。此项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性过敏症、吸烟习惯)与哮喘和过敏症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在1997年,对597名飞行员和936名乘务人员进行了标准化的问卷调查表回答。依据个人因素回归分析计算出3年范围内的哮喘和过敏症新发作的人数。结果呼吸症状和哮喘的流行在飞行员中比在乘务员中低2~3倍。

  • 标签: 遗传性过敏症 呼吸道症状 飞行员 乘务员 哮喘 飞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消化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共 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用胃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观察组给予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治疗早期消化癌和癌前病变时,为保证成功需要按照病灶大小与来源,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切除术 黏膜剥离术 早期消化道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 3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 -2019年 3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比对,一组为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一组为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联合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联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ICU人工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神经外科ICU接受人工气管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包括提供全天候的医护团队协同管理、定期评估气通畅度和患者状态、及时记录重要指标等;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实施后,观察组神经外科ICU人工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医护关怀和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外科ICU人工气患者的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因此,推广和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于提升神经外科ICU人工气患者的护理水平和病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神经外科 ICU人工气道 非计划性拔管预防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