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儿用药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 标签: 小儿 禁忌 副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作为检索词检索历年文献,筛选出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文献,录入复方药物组成,建立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统计药物的占方比率和占药比率和类别,总结用药规律。结果所得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文献共计105篇,其中误检文献4篇,再进行筛选又排除4篇(针灸外敷等治疗)。录入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文献97篇,其中含中药复方136首,药物178味,共计2062频次。频率在前十位的中药依次是夏枯草、柴胡、茯苓、黄芪、党参、浙贝母、白术、当归、甘草、地黄。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理气药累计频次达1481频次,累积频率达71.82%。所有药物中以归脾胃经的药物居多。结论中药治疗桥本副作用小,症状改善明显,相比较西医而言有着独特优势,但中医治疗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桥本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及统一。

  • 标签: 中药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 用药规律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穴位针灸治疗颈性颈椎病效果,总结取穴规律。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入选对象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25例,艾灸治疗,对照组取百会、风池、太溪、足三里、颈4-颈6夹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柱、肩颈、长强、肾盂、气海俞穴,1周1个疗程,每隔疗程间隔1日,合计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头痛、肩颈痛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旋颈实验、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控制45.83%(11/24)高于对照组8.00%(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不仅需要取颈周围穴位,还应据患者整体证候表现,循经取穴。

  • 标签: 颈椎 颈椎病 针灸 腧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耳鼻喉肿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来对肿瘤的病理特点和发病的趋势以及发病的规律,以期为肿瘤的预防工作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我院从 2005 年 3 月到 2015 年 3 月这十年间收治的 3359 名耳鼻喉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十年里的前五年患者和后五年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以及发病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耳鼻喉肿瘤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发病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性别因素对于耳鼻喉肿瘤的发病几率无关, 45 周岁到 55 周岁以及 55 周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较高,在发生肿瘤部位的概率方面咽喉部>耳部>鼻部,在咽喉部发生肿瘤的恶性概率为 75.80 %( 999/1318 )。耳鼻喉良性肿瘤主要包括内翻性乳头状瘤和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以及血管瘤,恶性肿瘤的类型主要包括腺癌、纤维肉瘤和上皮癌以及横纹肌癌。后五年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之前五年更高。结论:近年来发生耳鼻喉恶性肿瘤的患者呈现出年轻化和恶性化的趋势,但是发生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没有太过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耳鼻喉肿瘤,病理特点,发病趋势,发病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古代情志病医案中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并分析情志病症的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将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库调选筛选其中有记录的我国古代 91本医籍中的 1240条情志病案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统计软件选择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20对相关医案的资料进行分析,建立情治病症数据库,并将各项数据录入其中,按照归联规则以及因子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案对其进行统计,确认其中的用药规律并分析医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在 1240条资料中,以大枣 -甘草为主要用药配伍方,占比 562( 45.32%),其次为柴胡 -甘草、柏子仁 -茯神、柏子仁 -酸枣仁等配伍方,其余常见方包括黄芪 -当归、黄芪 -白术,枳实 -半夏,柴胡 -当归;而在 1240条情志病案中,治疗完成后患者情志恢复有效率可达到 1031( 83.15%)。结论:在我国古代的医案中,在开展情致病患者的治疗时,药方主要选择健脾、安神、清热化痰和行气解郁的药物,在所有的方剂中化痰和安神药物常被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并且调理肝气是中医情志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借鉴历代经典名方,对于患者的病情来说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情志病症 医案分析 用药规律 经典名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癌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方法 采取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CNKI),万方医学期刊网络,筛选关键词分析1999年2月至2015年4月的性贫血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结果 大多数医生认为癌性贫血主要症状是虚证,其中频次最高的是气血两虚12.82%,其次是心脾两虚(10.26%);用药规律主要为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填髓。结论 癌性贫血的医学治疗仍处在探讨阶段,在临床实践中,应多多展开中医证候调查。

  • 标签: 癌性贫血 中医证候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新兵军事训练是每一个入伍军必备的一个项目,通过军事训练能够让入伍军人快速的进入入伍状态。由于大部分的新兵对军事训练了解程度不够,在训练过程中常常出现受伤现象,不仅对新兵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对新兵的心理也会造成巨大的损伤。为此,对新兵军事训练上要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对新兵军事训练时的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策略,降低新兵军事训练受伤发生率。

  • 标签: 新兵 军事训练 规律
  • 简介:摘要:氨磺必利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心动过缓、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催乳素增高、低血压、QT间期延长等,一般药物不良反应在停药或降低剂量后得到缓解,如果血药浓度高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尽管氨磺必利药物比较安全,然而不良的药物反应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利用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患者血药浓度数据,分析医院氨磺必利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氨磺必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布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氨磺必利 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以“中风后抑郁”“中药”等关键词检索其收录的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中药,利用 Excel 表格的统计功能对中药进行频数和五味、归经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分析关联规则、配伍规律;利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5.0 进行高频中药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中药文献共105篇,涉及中药168味,使用频次不低于20次的中药有柴胡、川芎、郁金、等15味,以解表类、活血化瘀类为主,五味多属苦,主要归肝经、心经、脾经。关联规则显示常用药对为柴胡-川芎、川芎-郁金、川芎-柴胡等;聚类分析得到8有潜在聚类配伍关系的中药组合。结论:治疗中风后抑郁应以解表、活血化瘀药为主,辅以开窍、利水渗湿之药,重在平肝熄风、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补益心脾。

  • 标签: 数据挖掘 中风后抑郁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外台秘要》中治疗痰饮病的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痰饮病及相关疾病提供用药借鉴。方法:通过对数据检索,收集、整理《外台秘要》中治疗痰饮病及相关疾病章节的方剂和用药,通过统计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外台秘要》治疗痰饮病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及配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外台秘要》治疗痰饮病的方剂64首,包含79味组成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有:生姜、茯苓、甘草、白术、半夏、人参、桂枝、大黄、枳实、陈皮、杏仁、肉桂、附子;常用温热性药物及辛、苦、甘味药物;组方药物多入脾、胃、心、肾经。结论:《外台秘要》治疗痰饮病用药多以辛温、甘温之药为主,体现燥湿化痰、利水渗湿、发汗解表等治法蠲除痰饮,又佐以苦寒之药以清痰饮郁热,温清并用。核心药物组合以六君子汤、二陈汤、十枣汤及附子、肉桂药对为基础加减应用。

  • 标签: 《外台秘要》 痰饮病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