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外伤造成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Tossy分度,Ⅲ度损伤时肩锁关节水平稳定和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治疗对于稳定复位肩锁关节,保证远期良好功能十分重要。自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TossyⅢ度新鲜肩锁关节脱位65例,采用喙锁间钢丝固定47例,其余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袢固定肩锁关节治疗。

  • 标签: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间钢丝固定 钢丝固定治疗 克氏针张力带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患者,李某,男,39岁,农民,因“2米高处坠下,左手掌于上肢伸直内旋位时着地致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于1998年元月15日就诊我院。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均(-),全身无伤痕。骨科所见:右上臂呈内收内旋位,右肩关节弹性固定,肩峰异常突起,肩前...

  • 标签: 单纯性 肩关节后脱位 封闭治疗 症状
  • 作者: 欧阳继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
  • 简介:关节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屈伸活动是踝关节的主要功能,活动的同时将机体的负重形式由垂直柱转化为弓状平面[1]。踝关节骨折为常见骨折,骨折后肿胀常常较为严重,目前对于骨折后肿胀的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就踝关节骨折后肿胀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踝关节骨折;肿胀;中西医;中药外敷
  • 简介:目的探讨腓骨截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的疗效及术前因素在判断其愈后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40例膝骨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的患者接受了腓骨截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并获得1~3年的随访,平均1.5年。根据Kellgren&Lawrencne(K&L)分级标准将患者分组三组,检验各变量的组间差异,分析术前各因素与愈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的股胫角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股胫角及术后股胫角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病程、术前HSS评分、术后HSS评分、改善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改善率的73.0%可由年龄、性别、病程、术前股胫角、K&L分级、术前HSS评分解释。结论腓骨截断术加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伴轻度膝内翻效果明显。年龄小、K&L分级低,症状体征轻,胫骨角小的患者,术后效果较好;反之则提示愈后相对欠佳。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关节 膝内翻 关节镜 腓骨截骨
  • 简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式,它可以同时进行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和重建颈椎稳定性.但颈椎间隙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易导致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加速退变,部分病例需要再次手术[1],为此我们应用颈椎全人工椎间盘假体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例,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外科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式
  • 简介:脊椎整块切除(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脊柱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方向,是骨肿瘤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TES技术越来越受推崇,但是仍然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其近年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椎肿瘤 椎扳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22例35髋,男12例,女10例;年龄6~22岁,平均1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0个月。依据俞松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关节镜 射频治疗 臀肌挛缩症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可塑性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83例96个足跟骨后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固定。其中急诊手术44足,择期手术52足。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结果近期并发皮缘部分坏死9足,其中急诊手术发生4足,发生率9.1%(4/44);择期手术组发生5足,发生率9.6%(5/52)。远期治疗效果按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优54足,良26足,可16足,优良率83.3%(80/96)。经统计学分析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骨折类型之间治疗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比较对疗效无影响,骨折类型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解剖钛板
  • 简介: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大部分为直接损伤所致.Allman把肩锁关节损伤分为3度,对于Ⅰ、Ⅱ度损伤,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Ⅱ度的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是手术治疗的指征.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因内固定困难,常导致治疗失败.致使疗效差异大。作者总结1992年6月~1997年6月14例病例,将张力带原理应用于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失败 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 张力带钢丝 疗效 手术修复 常见
  • 简介:水解胶原蛋白被认可为安全的。近年来的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显示水解胶原蛋白具有明显改善骨骼和关节的健康效应:(1)水解胶原蛋白可刺激成骨细胞数量增加和破骨细胞活性减少,从而调整骨骼构成和骨矿分布;(2)有效维持骨密度;(3)通过扩大骨皮质面积,增加骨骼的坚固性;(4)避免骨吸收;(5)改善骨关节炎患者或高危人群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所以,可以推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和骨关节炎及其高危人群服用水解胶原蛋白,增进骨骼和关节健康。

  • 标签: 水解胶原蛋白 骨质疏松症 骨关节炎
  • 简介:关节骨折临床上十分常见,以成年人或老年人多发.但不外乎内翻及外翻损伤两大类型.手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极高,且大部分患者不易接受,加之有二次手术的经济损失和痛苦.传统的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法失败的病例多见.为此作者自行设计了踩关节内外翻骨折牵引架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踝关节内外翻骨折 牵引架 小腿托板 牵引板 木板 复位
  • 简介:肩袖撕裂是发生在上肢反复的过顶运动和肩关节慢性病变引起的以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的疾病,肩袖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1],其中肩袖撕裂大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会出现持续疼痛和上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关节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镜下处理巨大肩袖损伤的技术日渐成熟,而且关节镜肩袖修复术有着最大限度保留三角肌在肩峰附着点,手术创伤小、视野广、对关节内干扰小,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练习与康复等优点。

  • 标签: 肩袖撕裂 肩关节 镜下治疗 关节镜技术 肩部疼痛 上肢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5岁(16~57岁)。在原切口上对应钢板一端行2~3cm切口,在第2和第3个螺钉间、第4和第5个螺钉间等沿原切口切开约0.5cm切口,关节镜监视下取出螺钉及钢板。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第4天出院。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股骨内固定钢板取出术是组织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术后患者康复较快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关节镜 微创 股骨 钢板取出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肱骨大结节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3个月的关节功能。结果虽然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较长(P〈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肩关节手术评分系统评分和肩关节中立位外旋活动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肩关节稳定性量表评分、前屈活动度和肩关节中立位内旋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肩关节镜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内固定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镜 肱骨大结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对AO分类C型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根据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0例,时间2~20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面塌陷为主的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应用人工韧带重建膝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应用LARS人工韧带对16例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重建,术后予以早期康复锻练,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5~96min,平均65min。16例均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按照IKDC评分标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LARS人工韧带的应用能避免取材部位的并发症,操作简便,可早期康复锻炼,极好的恢复关节屈伸度,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损伤 人工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4例合并血管损伤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首先采用可靠、快捷的方法稳定骨折,血管损伤分别采用直接修补术、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逆转桥接修复术,移植长度3~11cm。术后常规行小腿筋膜室切开减压。结果2例截肢,4例术后吻合口处血栓形成,62例获6~40个月随访,彩色多普勒仪检查血流速度及血管管径与正常血管段比较无明显差异。59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3例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关键,术中选择合理骨折固定物,注重修复顺序及血管吻合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血管 损伤 修复 膝关节周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4~81岁,平均58.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损伤。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并结合锁骨远端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9个月。X线片检查未见肩锁关节脱位。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20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安全、疗效满意、术式先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技术 喙锁韧带 锁骨远端切除
  • 简介:目的为解决低龄儿童因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导致复位困难的问题,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方法辅助术中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16例桡骨头化骨核显影不明显或不显影的桡骨颈骨折儿童行术中肘关节造影,然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7岁,平均5岁1个月。按O’bri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术中肘关节造影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造影剂为碘海醇。采用1枚2.0mm克氏针进行经皮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2枚1.2~1.5mm克氏针通过骨折断端或骨折断端近端内固定。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术中造影对复位效果的影响。结果术中肘关节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桡骨头的关节面,有效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直观地判断复位后的效果。按照Metaizeau的整复标准评价,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00%。术后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1个月。按照Metaizeau的疗效标准评价,16例均为优,优良率100%。随访时拍片复查未见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无桡骨头缺血坏死,无针眼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零。结论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可有效提高儿童桡骨颈骨折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的复位优良率及临床疗效优良率。

  • 标签: 肘关节 造影 儿童 桡骨颈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关节骨病科收治的28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7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48岁,全部为单膝。术前通过彩色B超或MRI检查确诊,按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其中Ⅰ级3例、Ⅱ级19例、Ⅲ级6例,均采取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后路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28例腘窝囊肿患者在术中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疾患,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19例,外侧半月板撕裂6例,软骨退变18例。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2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6个月,按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分级,0级25例,Ⅰ级2例,Ⅱ级1例。27例治愈,1例腘窝囊肿复发,总有效率96.4%。结论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后路囊肿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手术安全,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关节镜 腘窝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