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直视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俯卧位前列腺直视下穿刺方法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56例。利用庤上黏膜环形缝扎器(PPH)套件中的部分组件,即环形肛管扩张器及镜芯、肛镜缝扎器以协助显露直肠段前列腺。结果经直肠直视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可直视穿刺穿刺深度和方向易控制。针刺布局规范,患者体位舒适,耐受适应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穿刺效果良好。结论经直肠直视下俯卧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简便,穿刺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简介:目的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MOSSF-36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以探讨静脉补铁剂对患者贫血和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例,分为静脉用铁剂治疗组(A组)和口服铁剂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在纳入研究后采用MOSSF-36量表进行基础评分,在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0次后再次填写调查表进行评分。结果静脉补铁后患者贫血指标明显改善,与口服补铁患者比较血红蛋白(Hb)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且静脉补铁患者在生存质量的所有纬度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与口服补铁患者相比较在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补铁剂可有效改善血液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其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右旋糖酐氢氧化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模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06例的临床资料。日间手术组153例,住院手术组1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等待入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复发率、鞘膜积液发生率、精液质量改善率及配偶自然怀孕率。结果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鞘膜积液发生率、精液质量改善率及配偶自然怀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平均等待入院时间为(4.29±1.68)d,显著短于住院组的(8.41±2.59)d(P〈0.05)。住院手术组人均费用为(7972.97±3906.07)元,日间手术组人均费用为(6206.06±1177.54)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手术模式能显著减少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等待入院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严格的入院筛选、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随访保证了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 标签: 日间手术 腹腔镜 精索静脉曲张 可行性
  • 简介:1998年5月-2006年10月,我院在利用输尿管镜(URS)诊断及治疗输尿管疾患中采用直入法、侧入法或倒入法(或称掀顶法)镜,效果满意。

  • 标签: 置镜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预防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治疗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血浆内皮素(plasmaendothelin,ET)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术后观察内瘘杂音和震颤及有无出血征象,术后4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瘘头静脉内径、壁厚、每分钟血流量、内瘘成熟后血管进行初次透析使用的时间及透析时血流量.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内瘘成熟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全血黏度[(4.92±0.42)mPa,s比(5.04±0.58)mPa,s、血浆黏度[(1.82±0.12)mPa,s比(2.12±0.1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74±0.57)比(2.92±0.46)、Fib[(3.14±0.14)g/L比(3.28±0.16)g/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前列地尔组在ET[(48.15±16.19)ng/L比(52.34±17.35)ng/L]、NO[(37.31±3.10)μmol/L比(34.26±2.18)μmol/L]水平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术后4,治疗组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0%o比72%)、头静脉内径[�

  • 标签: 前列注射液 动静脉内 尿毒症患者
  • 简介: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公布的肾脏病治疗指南以及其他众多研究指南都推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是优先选择的血管通路[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较高,其中有509/6以上死于心血管疾病[2引。笔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对108例血液透析患者AVF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左心功能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总结AVF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自体动静脉内瘘 左心功能参数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 治疗指南
  • 简介:不育男性中频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备受关注,面向治疗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鼠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精索静脉曲张起的睾丸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精索静脉曲张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与左睾丸构建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对手术13后的大鼠进行分析。睾丸细胞内DNA片段程度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用约翰逊得分评估肾小管退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约翰逊得分,TRAIL和TRAIL受体的表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表示,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分析。用Kruskal—Wallis和Dunn’s多重比较试验进行数捌分析。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精索静脉曲张的大鼠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031),约翰逊得分显著下降(P〈0.0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后,生殖细胞中的TRAIL-R1和TRAIL—R4的表达增加,TRAIL—R2的表达下降。在TRAIL和TRAIL—R3受体的表达上,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TRAIL及其受体可能神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罩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有潜在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凋亡 不育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睾丸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经直肠进行前列腺组织穿刺活检或注射治疗药物是泌尿外科常用手术操作,但由于显露不佳,穿刺针必须以手指引导进入,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针头划伤肠壁或刺破术者手套及手指、感染机会增加等情况。作者采用套管定位穿刺法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选用F16一次性全塑吸引器头(苏州吴县高分子医疗器械厂生产)制成套管,若套管过长可根据需要切割前部塑料,但切割后其断面管壁必须削磨成倒角。手术时,病人胸膝位,常规消毒肛皮肤,扩肛,再消毒直肠内腔,

  • 标签: 经直肠 前列腺穿刺 方法改进 手指 肛周皮肤 扩肛
  • 简介: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脊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转移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发病率约为0.49/10万,其发病率虽低,但近年来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病好发于皮肤、眼、外阴部,也可发生于肛门、直肠、鼻窦、肺,偶见于脉络膜及软脑膜等处。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瘤栓 左肾静脉 黑色素细胞 侵袭性 软脑膜
  • 简介: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建立能够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中随机选择80%为建模组,其余2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前列腺穿刺结果的数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PSA及其相关参数比较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选取资料完整且tPSA100ng/ml以下的患者纳入研究,共958例。其中建模组767例(tPSA4~20ng/ml者587例),验证组191例。在建模组中,将所有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独立的预测因素。将所有指标(包括fPSA)纳入回归方程,构建数学模型Y=-4.765+0.074×(年龄)4-0.057×(tPSA)+0.052×(fPSA)-0.029×(前列腺体积)。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PSA、f/tPSA和PSA密度。取Y=-0.076,即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本模型最佳临界值,预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6.6%、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76.3%。结论本预测模型与单独应用PSA及其相关参数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在不增加患者检查项目的前提下提高预测前列腺癌的能力。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数学模型
  • 简介: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自制快速膀胱穿刺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术8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造口 穿刺针 气囊导尿管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后腹腔入路与腹腔入路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7例行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后腹腔入路(22例A组)与腹腔入路(B组)组15例两种途径的手术特点、技术方式、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及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在手术时间方面:A组85.6min,B组103.9min(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A组2(13)d,B组4(3~6)d(P<0.05),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A组(45.9±5.2)mL,B组(49.1±5.7)mL(P>0.05);在引流管拔除时间:A组(6.1±0.7)h,B组(54±0.9)h(P>0.05);住院天数:A组(7±2)d,B组(6±1)d(P>0.05),以上37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3~48个月。34例术后未见乳糜尿复发,两组分别有1例复发,症状较轻。两组手术入路方式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腹腔镜下后腹腔入路肾蒂淋巴结扎术的疗效可观,相比腹腔入路途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的优势,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的首选手术入路方式。

  • 标签: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剥脱术 后腹腔入路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4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3例采用MPCNL治疗,117例采用URL治疗后,40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100%(123/123),一次结石清除率为96%(119/123)。URL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58.1%(68/117),术后一次结石清除率47%(56/117),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一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4%(99/117),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微创皮肾穿刺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虽然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效果较差,但联合体外冲击波可提高疗效。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 经皮肾穿刺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植术后初期非肝素化对透析通畅的影响.方法:在13例病人植术后初期,使用非肝素化透析液,采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导管是否通畅.结果:13例病人的导管全部通畅.结论:腹膜透析植术后初期非肝素化是可行的.

  • 标签: 腹膜透析 非肝素化 透析管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当膀胱癌处于进展期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泌体是由不同类型细胞释放的膜性囊泡,直径约30~100nm,能够通过mRNAs、miRNAs和蛋白质等的传递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等多种生理过程。研究表明,泌体对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调控作用,未来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的新方法和治疗的新途径。

  • 标签: 膀胱癌 外泌体 肿瘤转移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总结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及防治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泌尿系统疾病应用输尿管支架的临床资料,总结双J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蛄果双J适用于多种泌尿系疾病,其中以梗阻性疾病及肾及输尿管切开取石应用最多,同其他疾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28例患者中有5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以膀胱刺激征、感染较多见,同其它并发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方法多样化使其适用于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分析双J常见并发症及导致原因可防止其发生发展,从而提高双J临床有效率。

  • 标签: 输尿管支架管 泌尿系统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