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七丹参复合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0.33、0.66、2.0g/kgbw)组及对照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巨噬细胞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0.66、2.0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能增加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脏/体重比重、胸腺/体重比值、巨噬细胞谈廓清吞噬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三七丹参复合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三七 丹参 免疫 小鼠
  • 简介:汤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的胶艾汤衍化而来,具有补气行血,滋阴敛血的作用,凡一切血证的病变.如妇女的经、带、胎、产、乳诸疾,均可用之。为妇科常用主要方之一。

  • 标签: 四物汤 妇科病 治疗 药物配伍 血证
  • 简介:SinenxanA(2)是一从红豆杉组织培养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紫杉醇母核A/B/C环骨架的化合,以该化合为起始原料,通过4,20-双键合成D-环,在14β-位引入侧链等合成了1,7,9,13-脱氧-14β-侧链紫杉醇类似4和5,这两个化合在体外活性实验中,对KB,A2780和HCT-8细胞株的细胞毒性比紫杉醇显著降低,10μmol.L^-1浓度下对微管蛋白聚合没有作用。

  • 标签: 14β-侧链紫杉醇类似物 合成 体外活性实验
  • 简介:本文基于酸性条件下蔗糖铁复合中糖、铁解离,利用其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将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溶液浊度、pH值相关联,计算出蔗糖铁解离反应的能量变化(ΔE)及游离糖缓冲系数(n).结果表明蔗糖铁中糖、铁的氢键键合特性,而对蔗糖铁复合物类药物的保存及其进一步深加工等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蔗糖铁 糖铁复合作用 PH 浊度 活化能 游离糖缓冲系数
  • 简介:1病情简介患者2010年7月15日因外伤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在外地某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骨折愈合。为取出骨折内固定于2011年12月13日到我市某医院住院,2011年12月15日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内固定取出术。术中取出4枚螺钉,因1枚螺钉出现“滑丝”现象,未能将1枚螺钉及钢板取出,出现1枚螺钉及钢板留在体内现象。患者以其来院做钢板取出手术而未能将钢板取出,医院存在不足,对其造成伤害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 标签: 骨折内固定物 医患纠纷 手术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属于多发病,对人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具有上升趋势,属于医学界面临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抗体偶联药物研究工作快速崛起,且经过临床实践,相关药物在抗癌方面疗效较好,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但是,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拓展。本文在研究中,主要对抗体偶联药物设计中新型载体和新型靶点进行探究,为抗体偶联药物设计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抗体偶联药物 新型载体 新型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联合检验应用于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A组,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B组,分别对三组受检者实施肿瘤标志检验,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不同肿瘤标志定量检测结果。同时,对肿瘤标志单独或者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肿瘤标志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检验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比较,则有联合检验显著高于单独检验的结果,差异同样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肿瘤标志联合检验可以对胃癌进行准确诊断,且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较好,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人参提取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人参提取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人参提取以1g/kg.bw、2g/kg.bw、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人参提取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人参提取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人参 安全性
  • 简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主流手段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的核磁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未知化合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论文从结构鉴定过程中有机分子可分拆解析,如何寻找相似模型化合和实例例举3个方面,探讨相似模型化合对于未知图谱结构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建议在平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注重模型化合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 标签: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 黄酮类
  • 简介:对肿瘤相关糖抗原进行小的结构修饰有可能发现新的抗肿瘤疫苗。由于硫苷具有对内源性糖苷酶的耐受性和非自身抗原特性,因此用S-连接的糖苷键代替O-连接的糖苷键对糖抗原进行修饰可能导致比天然的o-连接糖抗原更强的免疫原性,并可能刺激产生能够识别天然寡糖的抗体。为达此目的,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新的肿瘤相关二糖抗原STn的S-连接类似的合成。

  • 标签: 肿瘤相关抗原 STN 合成
  • 简介:目的: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得到的一个单体化合(简称APS)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P.aeruginosa)、大肠杆菌(E.coli)、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us)、福氏痢疾杆菌(Shigellaflexneri)、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奈氏菌(Neisseria)、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与盐酸黄连素相比较,利用不同浓度APS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进行体外杀菌曲线测定.结果:对S.aureus、MRSA、P.aeruginosa、E.coli、β-hemolyticstreptococcus、Shigellaflexneri、Staphylococcusalbus、Neisseria、Candidaalbicans、Bacillussubtilis的MIC值分别为0.078、0.078、1.25、0.31、2.5、1.25、0.625、2.5、5、1.25mg/mL;体外杀菌曲线表明,APS对S.aureus、MRSA、P.aeruginosa有直接抑制作用,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APS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 标签: 广西藤茶 APS 抗菌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聚合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自制的葡萄糖凝胶G-10色谱柱,在高分子杂质分析仪上,紫外254nm检测,用自身对照外标法。测定注射用头抱地嗪钠聚合含量。结果:对照品在进样量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供试品RSD=0.11%。结论;本法测定注射用头抱地嗪钠的聚合含量准确、重现性较好。

  • 标签: 头孢地嗪钠 聚合物 凝胶色谱拄 自身对照外标法
  • 简介:从紫菀A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分别为aurantiamideacetate;shionone,friedelin,epifriedelanol,friedel-3-ene和stigmasterol.其中aurantiamideacetate和friedel-3-ene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紫菀 二肽化合物 三萜 植物甾醇
  • 简介:2005年1月31日,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HHS)公布了由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修订的第11版致癌报告(RoC)。(参见http//ntp.niehs.nih.gov)

  • 标签: 致癌物 首次 病毒 毒理学 服务部 NIH
  • 简介:目的:优选马齿苋提取的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材中α-亚麻酸转移率、浸膏得率和浸膏中α-亚麻酸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α-亚麻酸含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综合3个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将马齿苋提取液回收至无乙醇,加水至0.5g/mL,用10%的NaOH溶液调pH为7.5~8.0,5000r/min离心1min,沉淀加水至1g/mL,超声10min,5000r/min离心1min。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简便可行。

  • 标签: 马齿苋 Α-亚麻酸 正交试验 工艺学 制药
  • 简介:苯系作为一种溶剂和稀释剂已被广泛应用,关于其毒性,国内外学者报道甚多,主要认为具有亲脂性和神经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苯系中的苯还可损害造血系统。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依据苯系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对女工生殖功能的影响有少量报道,为对其影响作进一步探讨,作者排除劳动强度、工作体位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喷漆、油漆作业女工的健康情况进行

  • 标签: 苯系物 健康影响 作业女工 低浓度 中枢神经系统 生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