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在增韵字、补训释、增或亦和增纽四个方面,敦煌王韵卷首所记字数与实际不符,敦煌王韵应是宋跋王韵的增修,敦煌王韵的作者当不是王仁昫。

  • 标签: 宋跋本王韵 敦煌本王韵 比较
  • 简介:摘要依法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是战斗力形成的基本前提。部队管理中将以人为与依法从严治军统一起来,既严格落实条令规定,又满足官兵日常需求,在严格管理中体现以人为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以人为本 严格管理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新近我有机会读到台湾出版的余迺永先生校著的《互注校正宋广韵》,觉得是一很好、用起来很方便的书。只是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甚至错误,作者亟应作些纠正或勘误之类的说明,以免贻误读者。这部书是一九七五年七月在台北联贯出版社初版印行,一九八○年十月修订再版。初

  • 标签: 广韵 又音 平声 校勘记 说文 增补
  • 简介:汉(KlasBernhardTohannesKarlgren),1889年10月5日生于瑞典延雪平,1978年10月26日逝世。他1910年来到中国,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习汉语并调查各地汉语方言,后师从于法国汉学家沙畹。1918-1938年任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1939~1959年任瑞典远东博物馆馆长及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

  • 标签: 高本汉 大学教授 斯德哥尔摩 汉语方言 学习汉语 瑞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新视角。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学主体,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 标签: 课堂气氛 学习策略 跨文化意识 情感因素 以学生为本
  • 简介: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本理念,提倡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导学”转向“帮学”,精心设计和规划前置性作业,坚持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类型的前置性作业,通过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标签: 生本教育 前置性 帮学
  • 简介:给孩子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绘的优势让孩子融入绘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丰富多彩的绘开启孩子的想象之旅,使绘阅读成为孩子放飞想象的磁场。在阅读绘中:一、抓住画面,激发想象;二、巧用白色,引发想象;三、发现细节,激活想象;四、链接生活,丰富想象;五、多种活动,展现想象。

  • 标签: 想象力 绘本阅读 发现细节 链接生活 多种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芭娜娜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登上日本文坛的年轻作家,作品在日本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其作品首先在语言方面赢得了日本年轻读者,并以透明的感性和孤独的主题深刻地表现出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吉本芭娜娜 孤独 广泛 当代 文学 文坛
  • 简介:对于敦煌《兔园策府》一书的性质,历来的研究者多以"蒙书"视之。从现存残卷内容、文体和编撰目的等进行分析,其明显具有"科举类书"的性质。《兔园策府》成书后很快便传入日本,成为官私学校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当时律令官人的对策文创作和科举应试产生了积极影响。敦煌《兔园策府》残卷在日本古代对策文整理和试策文学研究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标签: 兔园策府 类书 对策文 影响
  • 简介:清朝专设理藩院处理蒙古族等民族事务,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满蒙文题,真实地记录了蒙古各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对研究清代蒙古、西藏和回疆的区域史、民族史、宗教史、司法制度及清朝对各该地区的统治政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理藩院 题本 满文档案 蒙古文档案
  • 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孙良明教授所著《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修订)已于2005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20多年来对中国古代语法学潜心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五部分:1.中国古代语法学的萌芽(先秦至汉初)。2.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产生(汉魏晋南北朝)。3.中国古代语法学的发展(隋唐宋元明)。

  • 标签: 《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 修订本 出版 山东师范大学 商务印书馆 魏晋南北朝
  • 简介: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蜀刻《论语注疏》十卷,附释文。拿此蜀刻《论语注疏》所附释文与清内府宋《论语释文》对勘,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异文,可补校、订正黄焯先生《经典释文汇校》所考各之误。同时,据此的音切异文,也可证邵荣芬先生《论语释文》中所列的部分重音音切是文献传抄所造成的讹误。

  • 标签: 《经典释文》 异文 重音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