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义先生,安徽宣城人,1928年5月26日出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助教,历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3年退休,2015年7月9日因病去世。袁义先生生平多历坎坷,而能心境淡泊,黾勉治学,于明清史研究领域多有创获,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在此,我们整理了袁义先生公开发表的

  • 标签: 先生学术 学术论著 袁良义先生
  • 简介:时间过得真快,特别是年岁大的人,越感到光阴易逝。前几天凑巧遇上马连先生之子马崇仁,谈到今年是马连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又让我回忆起有关马连先生的事情。

  • 标签: 马连良 生平事迹 表演艺术 京剧
  • 简介:能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1981年我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我们班共有18个人,包括15个男生和3个女生÷当时张忠培先生是我们的系主任.林法先生做了我们的班主任。后来才慢慢知道,他们原来是那么有名的教授。其他老师私下里都称张先生为张大帅,或者大帅.意思是可与张作霖媲美的东北王。张先生开创了吉林大学的考古专业.现在成为考古系。

  • 标签: 张忠培 吉林大学 考古 历史系 班主任 系主任
  • 简介:浅谈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周世荣渚文化出土大量精美的玉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货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唯一的以大量玉器和以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作为主要特色的古文化遗址。渚安溪一带,清末即以出土玉器闻名...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马王堆汉墓 西汉墓 随葬品 先秦时期
  • 简介:渚玉璧是阴阳观念中“阴”的外化形式,是渚先民社会生活中地、坤、母、女等抽象话语的具象化,是地母之阴的象征。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地母之阴
  • 简介:大隋南宫令宋之碑“大隋南宫令宋之碑”,又名定觉寺碑,后人简称“宋碑”,亦称“隋碑”,是南宫市现存最早的青石质碑刻,也是我国年代较早的碑刻之一。“大隋南宫令宋之碑”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定觉寺住持女僧大庵(人称美尼姑)为感念南宫令宋景于...

  • 标签: 南宫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 开皇九年 刚劲有力 雕刻艺术
  • 简介:2011年从报载得知《漫画一生——华武捐赠作品展》4月24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华武"这熟悉的名字,跳跃在我的眼前,令人兴奋不已。虽然我住在离市区较远的松江,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去看望这位忘年交的老朋友。自华老患病以后,我曾与他长子端端时有电话联系,他也报告其父身体时好时坏,使我非常担忧,总想有机会去京看望华老。但事不从愿,2010年6月13日,华老却驾鹤仙逝了。这使我留下深深的遗憾。

  • 标签: 华君武 忘年交 上海美术馆 2010年 作品展 漫画
  • 简介:两年前,魏广的水墨山水作品润格已被国内的一些艺术品网站标到了每平方尺一万五千元,但笔者并不以为奇,市场行为嘛,但是,最近在朋友微信圈里看到他的“金碧山水”画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实让我对这位具有“狼性”的艺术家肃然起敬,心里感叹:广能成大气候是情理之中的事。一魏广1964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 标签: 水墨山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 市场行为 艺术品 艺术家
  • 简介:"这是我的兄弟,叫‘米谷’!"——这话是华武在延安时说的。那时候,鲁迅艺术学院设有美术系,学生最多时达六十多人,除了雕塑、版画,还有漫画,华武和米谷一起创办了"漫画专修班"。第一天上课,华武将米谷介绍给大家,道了这句开场白。

  • 标签: 漫画家 延安 美术系 毛泽东 艺术学院 解放日报
  • 简介: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由一道“令道士女冠僧尼于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的勅书,引发出了关于政教之间、儒释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佛教僧侣的反响极为激烈,或上书直陈己见于君王,或交通于权贵以张声势,直至形成敕令在京官员千余人齐集尚书省讨论、表决的局面,

  • 标签: 京官 上书 唐高宗 皇后 太子 权贵
  • 简介:在我国现代史上享有盛名的马武博士诞生于桂林恭城,并在恭城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期间还在恭城拜认了同庚兄弟郑兰征。在后来漫漫的人生岁月中,兄弟俩虽因命运造化各奔东西,但在生活上始终相互照应,情感上更是相依相知。成名后的马武曾亲自书写砺志书法中堂一副,赠与郑兰征共勉。

  • 标签: 马君武 中堂 书法 恭城 现代史 兄弟
  • 简介:金秋10月的一个下午,我辗转两个多小时,终按约定时间,找到了常实先生的家。这是套三居的住室,靠着满墙的书架上堆满了书,他坐的椅子前后左右也被书包围着。当时他正在做着《吴晗全集》的编辑收尾工作。面对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我开头真有点不敢相认,仔细端详那慈眉善目的样子,还有46年前我们同事时的影子。如今他已有81岁,戴着老花镜,还要加上放大镜,吃力地看着书稿。言谈中得知他于1963年患角膜炎,左眼失明,只靠一只右眼看稿。近年来右眼也患了眼疾,视力模糊,现在他只靠四分之一的视力顽强地编辑一部又一部的书稿。

  • 标签: 常君实 中国 编辑工作 资料搜集 文化事业
  • 简介:<正>1934年初夏,一起文人随意挥写、妄下雌黄而被诉受控的官司,震惊了当时的官场和文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这就是“易左闲话扬州,惹起扬州闲话”的公案.轻佻话扬州易左,湖南汉寿人,本名家钺,后以字行,亦用过右、二郎神、花蹊、康匋文等笔名.他的家学渊源悠远.祖父易佩绅、父亲易顺鼎均极富才学,擅长诗文,颇为世人所重.易左幼受庭训,效尤家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小便喜好舞文弄墨,挥笔立言.他刚满10岁,就写出了一首饶有文风.意气激扬的旧

  • 标签: 易君左 扬州 毛泽东 闲话 中华书局 周佛海
  • 简介: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本《评论出像水浒傅》七十五卷,附翻刻陈洪绶绘本《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传》,间有依此图像传刻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长乐郑振铎(西谛)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刊本,收入郑氏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吴县潘景郑(寄沤)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记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朱武一图下书口处锲有'黄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郑本无叶码,无刻本姓名为少异。后寄沤先生藏本旋归郑氏。经西谛先生对勘,谓以潘本为胜,其自藏本是清初翻刻,潘本为原刊云。事见郑著《劫中得书记》。其后郑氏重印《中

  • 标签: 刻本水浒 君蒨 明黄君
  • 简介:<正>昭穆之制是中国古代庙制中一项重要制度,因年代久远,史缺有间,自春秋以后,人们对昭穆制度一些具体内容已不甚了了。虽然昭、穆之称散见于《诗》、《书》、《左传》、《国语》等古代典籍中,又有去古未远的汉人的着意加工整理,如《礼记》中所叙,似较有系统,但对昭穆制度产生的时间、原因,昭穆名称的含义以及兄弟相继为的昭穆异同等诸多问题,古人均未明言,遂使后世注释者见智见仁,各逞己意,千古聚讼而治丝愈棼。本文拟就兄弟相继为的昭穆异同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 标签: 昭穆制度 异同 《左传》 宗庙 《国语》 注释者
  • 简介:在辛亥革命江苏光复过程中,有两位女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们就是扬州的郭坚忍和苏州的张默。郭坚忍(1870—1940),原名宝珠,字韵笙,出身于清末的书香门第,父兄皆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府文案。宝珠姑娘自幼喜爱读书,并在饱览群书中把目光关注到深闺之外的国家、社会。早在戊戌变法时,她便在扬州创立女子“不缠足会”,任会长;又于1906年兴办幼女学堂,是由国人兴办的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由于她才名素著,很多人家送女孩儿前来入学。扬州驻军统领徐宝山之妻孙朗仙也倾慕她的才学,愿执弟子礼师从郭坚忍学诗作画。本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风潮震荡着中国社会,也进一步激发了郭宝珠的救国热情。为倡导女权,她毅然改名为

  • 标签: 孙中山 张默 妇女参政 辛亥革命 女子学校 女杰
  • 简介:1933年3月,张学良因热河失陷引咎辞职。关于张学良辞职经过,一般都采取王卓然在《日军侵热和张学良下野》一文中的说法,认为蒋介石从南京北上,先让宋子文与张学良在保定会面,转达要求张学良辞职之意,说正如两人同在一条船上,目前风浪太大,必先下去一人,才能免遭灭顶之灾。然后蒋介石才与张学良见面,张即断然辞职。20世纪50年代,张学良在《杂忆随感漫录》中说:"我谒见蒋委员长于平汉路某车站,请训之下。

  • 标签: 引咎辞职 张学良 内幕 50年代 20世纪 蒋介石
  • 简介:山川风物,人杰地灵,自古以来长江流域的江浙一带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魏晋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使得江浙的文化地位大大提高,山东王氏家族南迁,书圣王羲之的出现使得绍兴的文化地位照耀千古。宋室南迁又造就杭州成为绘画发展的重镇,千年以来江浙画家一直是艺术风气的引导者,以迄近代。

  • 标签: 艺术 人物画 政治文化中心 文化地位 宋室南迁 山川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