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玉皇文化为冀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玉皇文化的青铜带钩的发现、类别、型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带钩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地域分布、用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玉皇庙文化 青铜带钩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2004年5月,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发现西周大型墓葬群的消息震惊了考古界,一时间,周公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有人说这一发现堪称新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有人说这一发现结束了考古界苦苦寻求西周王陵70多年的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大墓不像是西周王陵。那么,周公遗址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 标签: 周公庙遗址 王陵 西周 考古发现 墓葬 周王
  • 简介:敦煌文献S.367记录了敦煌伊州伊吾县祆的宗教仪式活动,学界曾指出文献记载的“素书”乃“素画”之误,遂认为此座祆供奉的乃该教神只的彩绘塑像。本文考察了古汉语中“素”字用法,及该段记载的具体语境,认为无论“素书”或“素画”,皆应指该中所供祀的祆神素描画像,而不是彩绘塑像。萨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本无神像崇拜,中土祆教的画像崇拜本身即表明其由中亚地区“间接”传入的特色。随着时间推移,传入中土的祆神画像其功能发生了改变。原本在袄中供奉的祆画,到了唐末五代,进入民间,为当地百姓赛袄所用。

  • 标签: 袄教 素书 画像 塑像
  • 简介:客家人所缔造而成客家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客家文化在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祖先崇拜、风水观念等方面源自于中原。“敬天尊祖”本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信仰,一方面对宇宙及大自然之浩瀚有所感怀,天地人配列三才,人应该尊敬天地之所赐,人生天地之间亦应当有所作为;另一方面,祖先、祖宗乃生身之源,“木有本、水有源”,人人一系相承,人人应该崇本报先,

  • 标签: 客家文化 祭祖 家庙 台湾地区 祖先崇拜 宗法制度
  • 简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糅合在一起,然后一分为三:天上为仙界,地下为鬼界。天地之间为人界,并认为人之前世或为神仙或为鬼魅,死后亦再重新做神或做鬼,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宫观庙宇,大体是对这一理念的注解和诠释。

  • 标签: 玉皇庙 传统文化 道教 宋朝 建筑风格 雕塑艺术
  • 简介:<正>蒙金交战期间,北方各地官办学大多兵毁,因而在很长时期内出现教育的衰败情形。因此,蒙元史学界中一向有人不是将蒙元时期的教育发展与战乱破坏、办学艰难、科举不兴以及民族压迫等各种问题不作分析,混而一谈,以为蒙元时期毁弃文化,漠视教育,对教育发展作出过低估计,就是对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认识不清,作出乐观的过高估计。为此,本文拟将详尽引用山西地区官办学的有关史料,以期学界从中得出较为准确、客观的结论。

  • 标签: 蒙元时期 庙学 达鲁花赤 山西地区 西京路 县尹
  • 简介:  元代集宁路"大成至圣文宣王学碑"(简称文宣王学碑),原立于元代集宁路孔庙遗址之中央.1984年,集宁市人民政府(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将其运回集宁市保存.……

  • 标签: 学碑 文宣王庙 王庙学
  • 简介:庄子洼窑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庄子洼村刘家咀自然村境内的东川沟边.西距蒲河水1公里,南距庆阳市北石窟寺4公里。窑遗址为座东面西的崖庄院,形制为典型的陇东窑洞,呈凹型;崖面高lO米,南北宽20米,东西长22米,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见照1)

  • 标签: 庆阳市 发掘报告 庄子 遗址 甘肃 北石窟寺
  • 简介:为配合基建,2015年3~7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广东龙门县龙城街道办江厦村的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并清理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代5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瓷器和铁器等遗物。其中,山遗址一期遗存的发现,为粤东地区虎头埔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岭南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广东龙门县 庙山遗址 虎头埔文化 有肩石器
  • 简介:武汉龙王.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汉口岸。明代以前,这里只是与汉阳连在一起的沼泽地,属汉阳县管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汉水突然决堤而出,由郭茨口经龟山北麓入江.始分南北两岸。清乾隆四年(1739年),在此处修建了一座龙王址即今武汉市水运公司码头。龙王落成后,尽管每年香火很旺.但由于两江洪水频发,当地多次崩岸堤决.居民死伤无数。民国19年(1930年),拆扩路。

  • 标签: 龙王庙 整治工程 武汉市 沼泽地 汉阳 长江
  • 简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南京市公安局开始着手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渣滓,消除污染社会空气的烟、赌、娼妓。我当时还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家庭妇女,在南京市妇女联合会的领导下参加了妇女工作。就在1949年秋天,组织上派我到三区(现在的秦淮区)参加妓女改造工

  • 标签: 妓女改造 夫子庙 南京解放 南京市 妇女联合会 妇女工作
  • 简介:这里要作考查的会稽山禹,是指今绍兴市区东南、香炉峰脚下禹陵之旁的那个禹。这个禹既是古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对这个禹的历史状况,往往有不同的叙述,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考查。

  • 标签: 会稽山 禹庙 中国 历史考察 始建时期 历史变迁
  • 简介: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环境,窑洞仍然是这里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8月.时值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县普查组在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张中沟组进行走访调查时.从村民处得知附近的壕崖畔上有座窑,随即前往调查。从蜿蜒曲折的小路绕山腰至崖边进人院,院坐北朝南,

  • 标签: 调查 环县 壁画 黄土高原 文物普查 2008年
  • 简介:然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刘永福遗言

  • 标签: 刘永福 家庙 刘氏 法名
  • 简介:周族的始祖名为弃,被尊称为后稷,是尧舜时代杰出的农学家。被后人尊奉为农神并立奉祀。山西省稷山县稷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专祀农神后稷的祠宇。现存建筑为元、清两时期遗构。其建筑群体不属于同一时代,但它们都属于该时代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标签: 稷山 稷王庙 价值评定
  • 简介:客家民间信仰在客家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间信仰的介入,使得客家民众的生活变得隆重而富实。但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影响着民间信仰的生存与发展,适应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信仰能够在与相同类别信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无法适应民众变迁的生活方式的信仰则面临衰落的命运。因此,从变化了的生活方式看待客家民间信仰的生存状况,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也能更好的理解客家民众的信仰生活。

  • 标签: 客家民间信仰 民众生活 适应 背离
  • 简介: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心意信仰与生活文化样态。文章以二仙为例,首先介绍二仙的情况及其传说,其次描述二仙庙会的相关内容,分析庙会得以承续的原因,进而探讨庙会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二仙姑 庙会 民俗文化
  • 简介:《八蜡》,一名《拿费德功》是《施公案》中“八大拿”之一。讲的是淮安豪强费德功屡屡强抢民女,犯下命案。

  • 标签: 节令 《施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