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人群常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桥粒蛋白基因的突变情况,探索ARVC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云南猝死之间的病因联系。方法收集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n = 1)的尸解心腔血,采集同发病例(n = 1)和病例亲属(n = 16)的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样DNA,PCR扩增后采用Sanger法对5个ARVC桥粒蛋白基因[桥粒斑菲素蛋白2(PKP2)、连接桥粒斑珠蛋白(JUP)、桥粒斑蛋白(DSP)、桥粒芯糖蛋白2(DSG2)、桥粒芯胶蛋白2(DSC2)]的97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同时,调查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的基本情况和遗传家系,综合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云南猝死病例和同发病例携带JUP、DSP、DSG2基因突变,病例亲属中PKP2、JUP、DSP、DSG2、DSC2基因各有2、14、16、15、4人发生突变。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6个相同的突变位点:JUP基因3号外显子c.213 T>C同义突变,14号外显子c.2089 A>T错义突变;DSP基因19号外显子c.2631 G>A同义突变,24号外显子c.8472 G>C同义突变;DSG2基因8号外显子c.861 C>T同义突变,15号外显子c.3321 T>C同义突变。结论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的6个相同突变位点(JUP基因c.213 T>C、c.2089 A>T,DSP基因c.2631 G>A、c.8472 G>C,DSG2基因c.861 C>T、c.3321 T>C)可能与部分云南猝死的发病有关。

  • 标签: 猝死,心脏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桥粒蛋白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2017至2019年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结核病治疗和耐药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理州12县(市)定点人民医院结核病实验室痰标本分离的1 013株分枝杆菌菌株,采用比例法对6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运用ArcMap10.2和GeoDa1.14软件对MTB耐药情况进行地图可视化展示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即莫兰指数(Moran′s I指数)。结果2017至2019年大理州MTB药敏试验耐药率分别为10.33%(28/271)、10.35%(55/531)和30.00%(51/170),呈上升趋势(χ²=26.62,P<0.05)。在1 013份样本中MTB 972株(95.95%)、非结核分枝杆菌(NTM)41株(4.05%)。972株MTB总耐药率13.79%(134/972),其中单耐药率6.59%(64/972)、耐多药率4.84%(47/972)、多耐药率2.06%(20/972)、广泛耐药率0.31%(3/972)。耐药谱共有25种组合。NTM检出率为4%(41/1 013),其中弥渡县检出率最高(0.89%,9/1 013)。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各县市间MTB耐药株数具有空间负相关性(Moran′s I值为‒0.367,P<0.05),说明各县市之间无聚集性耐药,表现为个别县市耐药显著。永平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为低高值聚集,云龙县为高低值聚集。结论2017至2019年大理州MTB耐药情况呈现上升趋势;地区间的耐药株数区域显著性大。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抗结核药 药物敏感性试验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学生疑似脊柱侧凸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学校为筛查地点,采用目测法、Adams前屈试验结合躯干旋转测量仪测量躯干旋转角度,于2021年9至11月对大理8县380所中小学共176 729名6~18岁学生进行脊柱健康普查,将躯干旋转角≥5°或目测法复测阳性作为阳性标准筛查出疑似脊柱侧凸人群。收集筛查人群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人口学资料,记录筛查地区社区或乡村委员会所在地海拔高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脊柱侧凸的影响因素。结果计划完成筛查人数为176 729名,实际完成人数为140 026名,完成率79.23%;共检出疑似脊柱侧凸阳性3 190名,检出率为2.28%;女性检出率2.52%,高于男性的2.03%(χ2=37.18,P<0.001);10~18岁人群检出率2.90%,高于6~9岁人群的0.70%(χ2=620.79,P<0.001);6岁至18岁各年龄段受检人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51.00,P<0.001)。汉族检出率2.67%,高于非汉族人群的2.15%(χ2=31.06,P<0.001);在非汉族人群中,白族人群检出率2.07%,低于非白族人群的2.26%(χ2=4.02,P=0.045)。趋势χ2检验显示,在海拔高度<1 500 m、1 500~1 599 m、1 600~1 699 m、1 700~1 799 m、1 800~1 899 m、1 900~1 999 m、2 000~2 099 m、2 100~2 199 m、2 200~2 299m和≥2 300 m各组间,总体人群、10~18岁人群和6~9岁脊柱侧凸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2、195.64、24.46,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发生脊柱侧凸的风险较低(OR=0.82,P<0.001);10~18岁相对于6~9岁人群,发生脊柱侧凸的风险增加(OR=0.12,P<0.001);白族相对于汉族发生脊柱侧凸的风险较低(OR=0.75,P<0.001)。海拔高度≥2 000 m是发生脊柱侧凸的危险因素(OR=1.52,P<0.001)。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学生疑似脊柱侧凸的检出率为2.28%,女性、10~18岁、汉族、海拔≥ 2 000 m的群体可能面临更高的脊柱侧凸患病的风险。

  • 标签: 脊柱侧凸 普查 学生 高海拔 人种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手足口病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区内手足口病患儿的3 527份咽拭子或粪便标本,检测病原体为CoxA16和EV71。采用ArcGIS 10和SaTScanv 9.6软件对CoxA16和EV71进行时空相关性分析。结果3 527份病原学标本中,2013年[12.0%(91/758)]、2014年[40.4%(180/446)]、2017年[26.7%(155/581)]均以EV71为优势病原体,2015年[29.9%(162/541)]、2016年[40.0%(219/547)]、2018年[13.8%(90/654)],均以CoxA16为优势病原体;综合2013年至2018年病原体检测数据,CoxA16病原体检出率略高于EV71(χ2=1 128.72,P<0.05)。CoxA16和EV71聚集主要在夏季至秋季。CoxA16呈聚集分布[莫兰指数=0.344,P<0.05],其热点区为祥云县(Z=2.72,P<0.01)和弥渡县(Z=1.68,P<0.1),以祥云县(对数似然比=40.178,P<0.05)为中心,辐射半径为39.00 km;EV71呈离散分布(莫兰指数=-0.194,P>0.05),其热点区在鹤庆县(Z=2.14,P<0.05)、剑川县(Z=1.76,P<0.1)和大理市(Z=1.71,P<0.1),主要聚集区为以洱源县(对数似然比=39.376,P<0.05)为中心,辐射半径为64.21 km。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手足口病病原体CoxA16和EV71存在时空聚集,应加强监测,科学防控疾病。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原学 时空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灵魂。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徐淮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有着雄厚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资源,是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医院从强化“精诚”、树立“仁爱”、构建“和谐”、突出“求实”、加强“创新”五大理念文化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重点,并形成“精诚、仁爱、和谐、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医院文化建设工作,努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科学、健康、和谐、稳定发展,为建成国内有知名度、省内有位置、江苏沿海和苏北第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和区域品牌医疗中心而努力奋斗。

  • 标签: 理念 医院文化 医院品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确诊的白、汉族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同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白、汉族人群100例为对照组(NC组)。特定基因单的变异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于易感基因位点的扩增,易感基因的全序列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白族组与汉族组rs2530223基因型、rs11741808基因型、rs2547547基因型和rs1741981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个位点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0.39、-2.12、-2.04、0.16、1.47、< 0.01、-0.16、-3.17、-2.93、0.69、-2.58、-2.33,均P < 0.05);不同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白族NC组与T2DM组、汉族NC组与T2DM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性不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HDAC基因多态性与T2DM、肥胖及血脂紊乱等的关系在白族与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 血脂异常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 基因型 多态性 危险因素 人种群 遗传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构成,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决策和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手足口病病例的人口学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链反应检测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年至2019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共报告手足口病30 730例,年均发病率为171.50/10万,2016年至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症病例24例(0.08%)。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者分别为永平县、宾川县和大理市。6月至7月为夏季发病高峰,共报告病例9 168例(29.83%);9月至10月为秋季流行高峰,共报告病例5 988例(19.49%),夏季高峰流行强度高于秋季高峰。30 730例病例中,男17 373例,女13 357例,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20.29/10万,高于女性的75.8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37.467,P<0.01)。幼儿期(1~<3岁)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前期(3~<6岁),分别为4 158.96/10万和1 953.11/10万。从幼儿期开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重症病例集中在幼儿期,共报告16例,占重症病例数的66.67%。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20 516例(66.76%)。1 29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者792例(61.21%),肠道病毒71型感染者为320例(24.73%),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182例(14.06%)。结论大理白族自治州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龄和人群特征,应加强部门合作、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并提高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救治能力。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