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节小空洞影患者行以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结节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CT平扫及强扫,对结节空洞影大小、形态以及分布进行重点分析,对各结节空洞影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所选患者小结节均存在单点状小空洞影表现、多点状小空洞影表现。良性结节患者多表现为单点状小空洞影,恶性结节患者多表现为多点状小空洞影,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单点状小空洞影发生率、多点状小空洞影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结节小空洞影患者行以CT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结节小空洞影数目、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对病变情况诊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结节 小空洞影 CT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飞利浦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结节80例,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将CT诊断结果与随访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孤立性结节的CT检出率为100%,其中CT诊断良性结节77例(病理结果符合74例)、恶性结节3例(病理结果符合的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尽量减少容积效应的影响,更好地显示结节的界面以及内部结构,对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孤立结节的CT征象加以分析,探讨CT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分析30例孤立性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对孤立结节的CT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孤立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钙化、空洞症、脂肪等。结论CT检查对孤立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CT影像
  • 简介:摘要罗尔斯顿菌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少见条件致病菌,患者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没有典型的表现,易导致诊断不明确或误诊。本例患者被发现晕倒在粪水池内,呼之不应,表现为发热、憋喘和烦躁,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肺部片状高密度影,经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出院。出院5 d后因再次发热入院,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提示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经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

  • 标签: 感染 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皮氏罗尔斯顿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立性占位病变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45例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孤立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接受过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总结孤立性占位病变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策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孤立性占位病变的符合率为75.56%;45例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CT检查诊断孤立性占位病变的符合率有待提升,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征象复杂是导致误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综合应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和诊出率。

  • 标签: 肺内孤立性占位病变 误诊 原因 诊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对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结节病变患者86例资料,均进行CT诊断,分析和总结诊断结果。结果86例患者中,结节直径>5mm时,疾病多为肺癌、肺炎;结节处于3-5mm时,疾病多为过敏性肺炎转移瘤、炎性假瘤、肺结核。结论在结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中,单用CT检查效果不明显,可结合其他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CT 肺内结节病变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支气管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特别是极/超早产儿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而且对其远期神经认知功能有不利影响。BPD患儿的营养摄入明显不足,而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促进损伤修复,改善BPD患儿近远期预后。因此,对于BPD患儿的管理,在做好呼吸管理的同时,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肠营养。本文就BPD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肠营养、喂养配方选择、热卡、蛋白/能量比值、人乳强化剂的应用、喂养方法和如何尽早建立喂养耐受性做一综述。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宫外发育迟缓 肠内营养 母乳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CT分叶征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诊治的65例孤立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影像诊断,观察其CT分叶征表现。结果65例孤立结节患者的CT影像表现中,有分叶征58例,其中包括深分叶征17例,中分叶征27例,浅分叶征14例;有细分叶征7例,均为恶性孤立结节;结节边缘类型以III、IV型最为常见,对比恶、良性结节的边缘类型,I型、III~V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CT分叶征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结节。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影像诊断 CT 分叶征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见孤立球形影的X线诊断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常见孤立球形影患者,对其X线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X线进行研究后可知,50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其中25例患者为早期周围型肺癌,6例患者为肺结核球,3例患者为错构瘤,1例患者为肺炎性假瘤。结论常见孤立球形影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球、周围性肺癌以及肺炎性假瘤等。而周围型肺癌的早期X线诊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提升了诊断困难程度。

  • 标签: 肺内 孤立球形影 X线诊断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多层CT对诊断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120例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是接受多层CT检查方式,将病理结果为参照,评价采取多层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采取多层CT检查方式,检查结节疾病,准确检出116例,准确率为96.67%,其中多层CT检查对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100.00%。结论:采取多层CT检查方式对诊断结节的准确率高,同时可对结节良恶性情况准确区分,指导临床中对疾病的合理治疗。

  • 标签: 多层CT 肺内结节 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论述痹的来源及历史沿革,分析痹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痹-邪盛痹重期(肝风动)的治法和方药。通过分析的生理,及风对痹的影响,总结王檀教授采用潜镇熄风之法,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痹的临床应用,并举出验案说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术后氧合的影响。方法104例拟行择期腹部手术(预计手术时间≥2 h)的老年患者,数字抽签随机分为保护通气组(52例,2例术后撤回同意书)和传统通气组(52例)。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保护通气组呼吸参数设置为氧浓度分数50%、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4~16次/min、呼气终末正压5 cmH2O(1 cmH2O=0.098 kPa),每30 min进行1次复张,采用压控持续膨,膨压力30 cmH2O,持续30 s;传统通气组呼吸参数设置为氧浓度分数50%、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0~12次/min。记录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和术中出入量、基础值和术后第3天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氧合指数及用力肺活量、1 s量、1 s率。记录术后第1天的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保护通气组术后第3天氧合指数高于传统通气组患者,(351.1±57.3比324.5±55.0,F=0.364,P<0.05);呼气终末正压低于传统通气组[(25.7±10.9)mmHg(1 mmHg=0.133 kPa)比(31.4±11.9)mmHg,F=0.026,P<0.05];保护通气组和传统通气组术后第1天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3分为13.6%(6/44)比32.7%(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9,P<0.05)。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比用力肺活量、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基础值、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护性通气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腹部大手术后换气功能,改善氧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 标签: 肺性通气 血气分析 腹部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中年男性患者,主因“间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年”就诊。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阴性。病程初期于外院查胸部CT可见右肺中叶结节伴空洞形成,行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诊断炎性假瘤,未予治疗后症状再发,复查胸部CT新见右肺上叶斑片实变影,上级医院会诊手术病理见血管炎改变,考虑诊断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加用激素治疗后病情仍逐渐进展,北京协和医院会诊病理诊断放线菌病,经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本患者的诊治过程加深了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对感染与血管炎关系的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60例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结果。结果肺结核31例,其中右肺中叶11例,上叶尖后段11例,下叶后基底段4例,下叶背段5例,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空洞壁厚薄不均,空洞壁或空洞周围有钙化,空洞周围多存在卫星病灶;肺癌19例,其中右肺中叶6例,上叶舌段4例,上叶尖后段3例,下叶基底段2例,下叶背段2例,门区2例,病灶多呈深分叶、边缘毛糙,空洞壁厚薄不均;肺脓肿10例,其中右肺中叶3例,下叶背段3例,下叶后基底段3例,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缘光滑,外缘较模糊,空洞壁厚,多见液平面。结论CT对空洞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强,综合分析各类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学表现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肺内空洞性病变 CT 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小结节良恶性采用 CT诊断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 2018 年度 1 月 -2019 年度 1 月的 小结节 患者, 总例数 (选取对象 )200 例, 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 100 例以及对照组 100 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 CT 诊断方式与 X 线诊断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 检出率 98.00% 高于 对照组 检出率 70.00% ,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有意义 ( P < 0.05 )。 观察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通过对 小结节良恶性 采用 CT诊断, 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疾病良恶性,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内小结节良恶性 CT 诊断
  • 简介:单发小结节性病灶的诊断和治疗,是困扰胸外科医生多年的一大难题。我们对1998年4月至2007年4月经过手术治疗的86例单发小结节性病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节性病灶 单发 肺内 诊治 手术治疗 外科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X线在单发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治疗的单发结节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普通X线胸片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人员的诊断准确性和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X线诊断单发结节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内单发结节 普通X线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60例,痊愈5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40例,痊愈28例,好转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讨论本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感染较为理想的良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肺内感染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