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了科学培养、栽植和管理沙棘的方式方法.

  • 标签: 沙棘 种植 管理
  • 简介:本文将饲料加工的清理、配料、混合各步骤作为独立的关键控制点,实施饲料生产过程安全控制,保证饲料安全。同时,详细阐述饲料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确保生产安全畜产品。

  • 标签: 饲料加工 使用 畜产品安全
  • 简介: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柴油机的故障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走访和调查了一些机械修理厂和拥有大量农业机械的施工单位。调查发现,在使用中柴油机产生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柴油机的使用维护不当造成的。由于一些机手技术水平不高或思想不够重视,在使用机械时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甚至还采用一些错误的操作和维护方法,导致柴油机过早地产生故障。

  • 标签: 增压柴油机 柴油发动机 柴油机机油 长时间 机件磨损 活塞环
  • 简介: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在65、70、80℃、相对湿度65%条件下,研究了枸杞干制过程中非酶促褐变反应。结果表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是美拉德反应的两种反应物,根据非酶褐变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定枸杞热风干制后期有美拉德反应存在,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人为条件诱导枸杞发生美拉德反应,以枸杞色差值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验证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枸杞 非酶促褐变 美拉德反应
  • 简介:本文阐述了HACCP和ISO22000在食用油生产企业中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着重讨论了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应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和危害分析,并为食用油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 标签: HACCP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生产
  • 简介:本文对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的脂肪酸含量、总糖含量、核酸(DNA·RNA)含量进行了动态研究,表明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以脂肪代谢为主。

  • 标签: 人参种子 形态后熟 脂肪酸 总糖 核酸
  • 简介: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是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广西猫儿山代表性林区,利用三角形量水堰,对地表产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外降雨、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曲线波动基本一致;洪水产流曲线陡峭,随降雨变化洪水起伏较大,但洪水回落较慢,历时时间较长。河川径流洪峰最大流量与最大雨强几乎同时出现,洪峰的滞后效应不明显;河川径流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有迟缓型、敏感型和平稳型的特点。河川径流与林外降雨量及前48h降雨量呈极显著相关。

  • 标签: 广西 猫儿山 小流域 场降雨 产流过程
  • 简介: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研究对象,对在12℃和20℃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辣椒病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从辣椒的果柄、果蒂和果身部分进行取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最终分别从2个不同贮藏温度的辣椒上分离出潜伏菌9株和8株,并对最典型的4株潜伏侵染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潜伏菌分别为根霉属(Rhizopus),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腐霉属(Fythium),欧文氏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arotovora)。

  • 标签: 辣椒 采后贮藏 潜伏菌 分离鉴定
  • 简介: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部件的磨损,松动以及油、水、气污物的积淀,都将改变柴油机的技术性能,影响柴油机的功率,致使柴油机不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要对柴油机的一些总成和部件进行定期的技术保养。一、技术保养技术保养的目的是:减缓机件的磨损速度,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使柴油机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柴油机 技术保养 使用过程 清洗 散热器 柴油箱
  • 简介: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促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中多酚氧化酶(PP0)的部分酶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酶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色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中,采用复合护色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色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 标签: 葛根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剂
  • 简介:退耕还林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作出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重大战略部署。退耕还林,不仅能有效地增加森林面积,改善生态,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生态工程、民

  • 标签: 退耕还林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经济 海南 小康社会
  • 简介:巴山山地是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亦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探讨该地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时空互代法对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巴山山地退耕地植被演替依次经过1年生植被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群落、杂灌草群落及以栓皮栎、檀子栎或栓皮栎为建群种的阔叶林群落等不同阶段,形成地带性植物群落大致需要40~50a;2)物种多样性会随立地环境的变化有所差异,阴坡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阳坡,但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演替初期,植被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相对较低,随着植被群落演替的进行,各指标均呈波浪上升趋势;当植被恢复25a时,各多样性指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3、2.5、0.89和0.8;到地带性植物群落阶段时,其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又略有降低并趋于稳定。该结论对于充分利用植被自然恢复进行生态改善,并根据植被演替进程采取相应的人工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 物种多样性 退耕地 巴山
  • 简介: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做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特别是近30年以来,随着青贮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反刍动物青粗饲料中青贮饲料的比例上升而干草的比例迅速下降。但是,青贮饲料其营养价值与原料相比有所降低。

  • 标签: 饲料营养价值 青贮饲料 价值评定 机理 密封容器 发酵作用
  • 简介:研究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数量与各品质指标变化的关系,并对剥皮与烫毛两条生产线控制前后的初始微生物与各品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肉的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程度紧密相关,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8CFU/g时产品已经开始腐败;采用控制措施显著地减少了初始微生物数量,使得冷却肉的保鲜期(0~4℃条件贮藏)延长3~4d。

  • 标签: 屠宰过程 微生物污染 冷却肉 品质
  • 简介:在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和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和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HXD 叶丝 香味成分 工艺参数
  • 简介:用外源生根素处理插穗和在不同基质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看到了沙棘插穗五种内源激素的基底含量是:生长素和乙烯含量偏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偏高。外源生根素处理提高了插穗内源生长素的含量。当外植体插穗生根后,这五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又回到原来基底水平。外源生根素GGR6和ABT1能适当提高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诱导了不定根的早期发生。IAA/ABA和IAA/CTK的高比值,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间的动态平衡是不定根发生的基础。

  • 标签: 沙棘 生根素 内源激素 插穗 不定根
  • 简介: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应用CIRAS-2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通过测定8个土壤水分梯度下山杏(Prunussibiri-caL.)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过程,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山杏光合作用日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杏光合作用日变化过程和光合午休的原因,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而明显不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Wr)在56.1%~66.1%之间时,山杏没有发生光合作用午休现象,但超出此土壤水分范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当Wr在93.2%~77.0%之间时,山杏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限制,当Wr在49.3%~37.3%之间时,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开始由气孔因素向非气孔因素转变,当Wr小于37.3%后,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即叶肉细胞光合能力下降;2)当Wr在49.3%~77.0%之间时,山杏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标签: 光合生理生态 山杏 光合午休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