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10-2016.10期间收治的6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2例(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则为93.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对照组则为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改善。

  • 标签: 尿激酶 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86例STEMI患者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3.0%、76.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3%、27.9%,差异显著(P<0.05)。结论STEMI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STEMI 阿托伐他汀 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对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0例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同时强化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脏康复计划有助于提高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服务质量,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心脏康复计划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对 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66例 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0月,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分析组( 33例)与对照组( 33例),分别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 ST回落情况和血浆纤溶因子水平。结果:分析组患者心电图 ST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分析组患者 t—PA显著高于对照组, PAI—1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P< 0.05。结论:对 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促进心电图 ST回落,并改善血浆纤溶因子水平。

  • 标签: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血浆纤溶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8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分别实施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OD、CK指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治疗青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入院并接受PPCI治疗的69例青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的有43例(作为研究组),仅行PPCI治疗的有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比较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患者比例稍高于对照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cTnT)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峰值未低于对照组,LVEF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研究组心源性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青年STEMI患者并不能降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并且有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倾向。

  • 标签: 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 青年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是40例实验组和40例参照组;其中实验组行替格瑞洛、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而参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发现,参照组低于实验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ST抬高心肌梗死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老年患者的临床状况。方法观察90例ST抬高心肌梗死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的预后指标包括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ARB)组16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61人、未给予任何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NORAS)组13人。结果经调查统计得出,ARB组和ACEI组的心源性死亡率之间无过大差异,ARB组比NORAS组心源性死亡率或心肌梗死低。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于ST抬高心肌梗死保留左心室收缩功能老年患者的治疗结果相当,这两者均可用于此方面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采取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在该时间内选择在我院接治疗且无典型特征的86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患者案例。根据随机数数字法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瑞舒伐他汀5mg/d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以瑞舒伐他汀20mg/d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与预后效果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采取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突出,20mg/d的用药剂量具备更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入院号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前体水平对非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浓度和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水平和脑钠肽前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前体浓度对非ST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前体水平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4例,其中,血小板宽度超过15%为A组,血小板宽度低于15%为B组,每组均为22例。结果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B组,与B组相比,A组高密度脂蛋白较低,A组心源性死亡、2次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3.64%)明显高于B组(31.8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小板宽度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因子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分布宽度 急诊 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状况。方法对本科室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60例患者(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实施观察,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替格瑞洛组(n=30),常规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替格瑞洛组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对比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替格瑞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与常规组6.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替格瑞洛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运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低。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T提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对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溶栓 ST段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9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24例)与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25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CK(血清中心肌酶)、CK-MB(心肌酶同工酶)、cTnT(肌钙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的CK、CK-MB、cTnT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时,可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方案,临床价值显著,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有助于增强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溶栓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ST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溶栓组(A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B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B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2h再通率和溶栓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溶栓后30min,1h,2h,A组患者再通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第1d,3d,7d,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溶栓治疗1个月内,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rPA溶栓治疗能使AMI患者血管快速开通,有效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保护心脏,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 脑钠肽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NSTE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治疗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而后者行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且血小板集聚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比常规组明显(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改善NSTEMI患者炎症因子、稳定氧化应激水平及降低血栓风险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必净注射液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