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分别利用 X线和 CT检查和应用价值的进行分析。方法:用 X线和 CT分别对 36例鼻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36例患者中, X线发现 29例鼻骨折是 X线,均发现全部鼻骨折是 CT技术。 25例鼻旁窦出血,鼻翼碎片 6例,眼眶内侧 5例。结论:加深对鼻骨折的认识可以采用 CT检查技术,这比 X线好,可以提供位的临床信息更准确全方位。但是,平依然是对鼻子骨折进行影像学判断的最基本和第一个选择的方法。 CT检查技术是诊疗中判断最准确的方法,并且在骨折的种类、范围和程度方面具有特别高的确定性。普通 X线的临床价值比 CT检查技术低, CT技术值得被推广。

  • 标签: x线平片 CT检查技术 鼻骨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为确保医疗 x线数码照相系统正常工作,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严格检测,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方法 根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块,对医用 X线数码照相系统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该装置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结论 探讨医用数字化 X线摄影系统的质量控制、系统安全及设备使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系统 计量检定 诊断水平剂量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X线与核磁诊断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入与治疗的80例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诊断方式,对照组:应用乳腺癌X线诊断患者。观察组:应用核磁诊断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满意度,得出治疗结论。结果:①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5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7.50%。(P

  • 标签: 乳腺癌X线 核磁诊断 诊断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退行性骨关节病的 X 线诊断与临床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01.01 至 2020.01.01 期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 86 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X 线诊断,并探讨了 X 诊断应用在退行性骨关节病方面的价值。结果:女性与男性均表现为髌股关节与左、右胫股关节同时受累,并且多数患者膝关节退行性改变,骨膜增厚及骨间隙狭窄,关节比较肥大,可风骨质增生或骨赘。在这 86 例患者中,其中四肢小关节受累者为 10 人,脊柱受累者为 13 人,四肢大关节受累者为 22 人,伴有关节肿胀者为 41 人。结论:使用 X 线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做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不可估量。

  • 标签: 退行性骨关节病 X 线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实施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的效果。方法:针对59例本医院诊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是抽取时间,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别予行胸部X线检查、CT检查,比对患者的检查准确性。结果:(1)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6例,占比77.97%;阴性13例,占比22.03%。胸部X线检查阳性44例,占比74.58%;阴性15例,占比25.42%。CT检查阳性47例,占比79.67%;阴性12例,占比20.34%。(2)疑似周围型肺癌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65%)、特异度(76.92%)、准确性(91.53%)均明显高于胸部X线检查(76.09%、30.77%、66.1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检查准确性较高。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胸部X线检查 CT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尺骨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对应X线诊断情况,强化X线诊断小儿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思考2017.9月-2019.6期间,我院诊治的9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尺骨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的X线诊断。结果:了解小儿关节具体解剖特征,通过X线诊断患儿关节,均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结论:通过X线诊断小儿尺骨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被有效的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尺骨骨折 桡骨小头脱位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效果。方法: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取样67例(收治时间为2019.10-2020.09),等差数列法分组,行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测,对比分析诊断效果、中央型肺癌检出率。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退行性骨关节病 X 线诊断临床效果 。 方法: 研究对象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的 50 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 X 线检查,观察患者诊断符合情况及病变类型。 结果: 50 例患者 X 线诊断符合概率为 96.00% ,金标准检查结果可见,滑膜增厚 45 例,软骨退行性病变 48 例,软骨下骨质破坏 20 例,关节囊积液 29 例,骨质增生 27 例,关节间隙狭窄 36 例。 X 线确诊软骨下骨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概率分别为 25.00% 、 92.59% 、 83.33% 。 结论: 退行性骨关节病采取 X 线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确诊疾病。

  • 标签: 退行性骨关节病 X 线诊断 观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X线的后足力线拍摄和测量方法,及其对平足患者的评估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自2018年1—12月收治的28例(40足)平足患者(平足组),20名(40足)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主设计的Saltzman位拍摄架,分别进行10°、15°、20°、25°、30°后足力线X线拍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侧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比较对照组标准Saltzman位(20°位)X线改良胫骨后足角(THA)测量法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的结果;比较三种测量方法对照组THA的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负重CT下测量THA结果的差异。观察所有影像学资料在五种投射角度下胫距关节的可见率,并评估改良THA测量方法在不同投照角度的差异。通过改良THA法,测量平足患者的后足外翻角度。结果平足组患者与对照组年龄、性别、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种测量方法的组内一致性均为优,改良THA测量法一致性最佳(组内相关系数为0.928);对照组中改良THA法测量的后足力线角度大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92, P<0.01);改良THA测量结果与负重CT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距关节可见率:对照组10°、15°、20°投射均可见(100%,40/40),25°投射部分可见(70%,28/40),30°位均不可见(0%,0/40);平足组10°投射均可见(100%,40/40),15°、20°投射部分可见(分别为80%、32/40,45%、18/40),25°和30°均不可见(0%,0/40)。对照组的改良THA法测量值在10°、15°、20°投射分别为4.84°±1.81°、4.96°±1.77°、4.94°±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0, P>0.05);平足组在10°、15°、20°投射均可见18足,其改良THA法测量值分别为13.58°±3.57°、13.62°±3.83°、13.38°±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7, P>0.05)。结论改良THA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存在较高的组内一致性,可以用于后足力线评估。对于平足患者,基于10°位X线拍摄,采用改良THA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后足外翻程度。

  • 标签: 扁平足 后足力线 影像学测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减压性骨坏死早期应用 X 线的临床诊断效果 。 方法: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诊断的 减压性骨坏死患者 共 72 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传统实验室检查组中,患者共 36 例, 采用传统技术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 X 线组中,患者共 36 例, 采用 X 线技术进行检测 。 分析采用传统技术和 X 线检查诊断减压性骨坏死准确率、坏死的漏诊率、误诊率。 结果: X 线组检查诊断减压性骨坏死的阳性 34 例,准确率 94.44% ,明显高于传统实验室检查组( P < 0.05 )。 X 线组检查诊断减压性骨坏死漏诊 1 例,漏诊概率 2.78% ,低于传统实验室检查组,虽然与传统实验室检查组比较,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作者: 陈李微 洪映 陈豪 陈秀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0-28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12期
  • 机构:杨冬秀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诊断及其摄影技术。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在2019年9月终于2020年9月间收治的53名乳腺肿瘤病患为研究对象,皆采用钼靶X线对其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中活体刺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钼靶X线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本次53名患者中,有良性肿瘤27名,乳腺癌19名,正常患者5名,误诊2名,钼靶X线诊断率为96.23%。结论:通过采用钼靶X线诊断方式对乳腺肿瘤疾病进行诊断,可较好展示恶性、良性肿瘤间的差异,为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资料,对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乳腺肿瘤 钼靶X线 诊断 摄影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X 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已经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 62例,均实施 X线进行诊断,将病理作为金标准。分析类型、 X 线结果显示情况。结果 其中单纯性肺纹理增强 9.6%( 6/62);大叶以及性浸润患者总 22.6%( 14/62);间质性浸润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32.3%( 20/62);小叶性实质浸润 35.5%( 22/62);单纯性肺纹理增强中双肺弥漫 5例,右肺病变 11例,左肺病变 2例;大叶实质浸润中双肺弥漫 3例,右肺病变 5例,左肺病变 18例;小叶性实质浸润中双肺弥漫 1例,右肺病变 7例,左肺病变 4例;间质浸润性中双肺弥漫 3例,右肺病变 3例。结论 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过程当中, X 线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患儿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实施 X线钡餐造影技术与 CT影像技术对于患有食管癌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接收诊治的 60例患有食管癌疾病的病患者,将所选择的病患者全部列为本次探究实验的主要讨论对象并成为两个分组,对于常规诊断组皆单纯的选择传统化的 X线钡餐造影技术展开诊断,为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进行探究,对于实验诊断分组之中的所有病患者则可以选择 CT影像技术对其展开诊断,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束之后,医院需要科学的分析并对比两个分组当中病患者其病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诊断模式完成以后结果显示,实验诊断组的病患者 其病情的诊断概率高于常规诊断组中病患者的诊断概率,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在两组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信息方面,实验诊断组在实施 CT诊断方式之后且病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也较高。讨论:采取 CT影像技术来诊断患有食管癌疾病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诊断出病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CT诊断 食管癌疾病 X线钡餐造影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 X 线与 CT 对 胸部闭合性损伤 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 128 例自 2015 年 4 月到 2018 年 4 月间入住我院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比。 结果

  • 标签: 胸部闭合性损伤 X 线 CT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数字 X 线 DR 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运用。方法:随机选择在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进行常规放射检查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 5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检查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 x 线检查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摄影成效以及患者对放射检查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摄影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 标签: 数字 X 线 放射科 运用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igital X-ray mammography ,DMG)判读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一些病灶的判读缺乏病理实证措施。该研究以MRI为参照,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的DMG阅对比分析,比较DMG与MRI对乳腺病变检出及分类定性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收集316例接受乳腺MRI和DMG检查的病例,以DMG独立的BI-RADS分类作为DMG的前瞻性诊断(the prospective BI-RADS categorization of DMG,pDMG),以受MRI辅助的BI-RADS分类作为回顾性诊断(the retrospective BI-RADS categorization of DMG,rDMG),比较前瞻性和回顾性DMG判读的一致性和与MRI的差别。结果pDMG和rDMG对病灶的BI-RADS分类(Ⅱ~Ⅳ)的一致性为69.66% (163/234),Spearman相关系数r=0.813 ,P <0.05 ;pDMG和MRI对病灶Ⅱ~Ⅴ分类评价的一致性为36.41% (79/217),Spearman相关系数r=0.435 ,P<0.05。rDMG和MRI对病灶Ⅱ~Ⅴ分类评价的一致性为44.22% (134/303),Spearman相关系数r=0.546,P<0.05;以MRI报告的病灶数量为参照,pDMG的检出率66.42% (269/405),rDMG检出率74.81% (303/405)。DMG表现为钙化、肿块、不对称密度的病灶与MRI的肿块、非肿块强化和BPE等不构成对应关系。结论DMG判读具有较大的个体间差异,MRI和DMG在病灶的检出数量和分类诊断都缺乏很好的一致性,其影像表现也缺乏一一对应的关系。

  • 标签: 乳腺疾病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X线诊断在小儿支气管肺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 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医学试验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整一年,所有患者均采用 X线诊断,而后分析小儿患者患经 X线诊断后的表现特征。结果:应用 X线诊断检查结果显示 104例小儿患者均表现为两肺中下叶内带有小斑点状阴影,构成比例为百分之百,此外在此次实验的所有小儿患者中,单以 X线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分为典型、不显著、无明显影像学表现三类,典型影像学表现有 86例,占比 82.69%,不显著影像学表现有 12例,占比 11.54%,无明显典型影像学表现有 6例,占比 5.77%,且 X线的表现情况与肺纹理、肺门变化密切相关。结论:不同的小儿患者应用 X线诊断时,表现方式均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临床诊断来说,将 X线运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身上时要结合临床表现等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提升 X线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X线诊断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