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建成“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及“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除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之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判断东盟一体化进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试图考察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趋势,探讨东盟经济共同体是否实现了成为具有竞争力生产基地的目标,并指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

  • 标签: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 外国直接投资(FDI) 阻碍因素
  • 简介: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南非最重要的投资国之一.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金砖国家,中国发展对南投资具有巩固中南传统友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多重战略意义.以南非媒体的相关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对南投资的舆论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对南投资方式,提高对南投资水平.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媒体舆论 投资国 南非 评价 认知
  • 简介: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CLMV)四国的投资。中国在四国投资的模式、重点各不相同;中国与四国的投资合作是东盟共同体其余国家的良好借鉴。本文建议四国应抓住机会欢迎中国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应因为一些局部和技术的矛盾而错失发展机遇。引言在东盟国家中,四个最后加入的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

  • 标签: 一带背景 中国老 投资现状
  • 简介:近年来俄政府也开始学习西方一些国家经验,重视公共外交,将其视为国家“软权力”的扩展,以及塑造和修复俄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这种大国的公共外交对我国颇有启发,就俄社会实际而言,我国对俄公共外交的策略宜分层次和对象来制定和实施.

  • 标签: 公共外交 俄罗斯 国家形象 “软权力” 学习西方 社会实际
  • 简介:继2003年“创意英国”活动后,英国在华又举办了“艺述英国”的重大活动.从“创意英国”到“艺述英国”以及相关后续活动,英国十年来对华公共外交策略呈现如下明显特征:整合讯息与资源,传播英国优势品牌;深度互动,强化中英关系;延续大型事件,力求长期效应.

  • 标签: 整合传播 外交策略 英国 创意 后续活动 重大活动
  • 简介: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外交面临以下挑战:西方国家继续战略防范、牵制和遏制中国;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内社会问题易被反华敌对势力利用.为此,中国公共外交要执行好四项策略:提高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充分整合公共外交资源;充实公共外交理论,传播和谐世界理念;重视运用网络外交等新型外交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

  • 标签: 公共外交 遏制中国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际舆论环境 和谐世界理念 人才队伍建设
  • 简介:科协系统对外交流活动主要由各地科协的国际联络部负责,从工作的对象来看,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现阶段科协系统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和公共外交的成熟经验进行提升,以更好地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

  • 标签: 中的优势 交流推进 优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