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9月-7日,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DPI/NGO)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第60届年会,来自全世界62个国家500多个NGO的1726名代表与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气候变化及其对我们的影响”,会议期间共举办了7场圆桌会和33场午间边会。与会的NGO代表讨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联合国 新闻部 年会 民间组织 中国
  • 简介:冲突中的平民保护问题已经与人权、人道主义干预、保护责任等涉及《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问题密切相关,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建设和平授权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判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联合国在平民保护问题上已做出相关决议,但在实践方面,其效果与预期设想还存在差距,也存在诸多困难。将“平民保护”与“安全治理”联系起来,使“平民保护”成为安全治理的一个部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在平民保护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与相互监督,这对提高联合国平民保护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平民保护 联合国 维持和平 建设和平 安全治理 民间组织
  • 简介:应我会邀请,来自南非智库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7名学者于2010年5月16—27日来华出席了主题为“公民社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研修班。在京期间,交协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及交协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基本国情及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研修班 有益尝试 友好往来 专题 南非
  • 简介: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掘宗教的人文内涵是十分可行的。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侨缘优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就其规模和影响已远超正统宗教的民间信俗,在走向东南亚的历史播衍中,已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性或学术性问题,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东南亚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方面,同根同源的民间信仰成为海外华族与祖籍国精神文化互动的源头;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信仰也渗入居住国民众生活,以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勾画出多元兼容、和谐共处,知恩图报、崇德敬贤,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图景。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推广格局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通过民间信俗渠道“走出去”,将民间信仰纳入对外传播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的主体框架中,纳入公共外交新生态的良性培育体系内,是极具前瞻意义的。

  • 标签: 民间信仰 福建 东南亚 “海丝”
  • 简介:19世纪孟加拉地区毗湿奴教派女修士文化活动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印度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明显变化.毗湿奴教派女修士的文艺表演虽多以宗教为题材,却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虽歌颂宗教神祗和英雄,却借此表达妇女的痛苦,虽有宗教外衣,却不乏叛逆色彩.其文学创作、表演内容、社会含义,远远超过了宗教的意义.

  • 标签: 19世纪 孟加拉地区 毗湿奴教派 女修士 印度教 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