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成人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成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颅骨修补时机,分为早期组(术后≤3个月,30例)和常规组(术后>3个月,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常规组,早期组在术前、术后GOS的变化值[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0(1.0,1.0)和1.0(0,1.0)]、术后KPS[分别为(70.3±23.3)分和(58.8±17.3)分)]以及术后MMSE评分[分别为(21.0±7.7)分和(17.5±6.2)分)]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早期组和常规组术后感染[分别为16.7%(5/30)和7.1%(3/42)]和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9.5%(4/4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术后>3个月修补相比,早期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有更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骨修补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神经减压手术时机对颅脑外伤所致视力障碍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颅脑外伤所致视力障碍76例(7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3组:超早期手术组(伤后24小时内手术者)25例,早期手术组(伤后24~72小时手术者)41例,晚期手术组(受伤72小时后手术者)10例。其中,前两组合并为3天内手术组共66例。分别比较组间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超早期手术组中有8例视力明显提高,12例稍有改善,5例无效,总有效率80.0%;早期手术组中有16例视力明显提高,15例稍有改善,10例无效,总有效率75.6%;3天内手术组(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24例视力明显提高,27例稍有改善,15例无效,总有效率77.3%。晚期手术组1例视力明显提高,3例稍有改善,6例无效,总有效率40.0%。超早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680),超早期手术组及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5.303,4.735,P=0.021,0.030)。但3天内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3,P=0.014)。结论颅脑外伤后72小时内行视神经减压手术,更有助于外伤所致视力障碍患者的视力恢复。

  • 标签: 外伤,颅脑 障碍,视力 时机,手术,减压,神经,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综合干预效果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临床医师使用的PDST量表(CAP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PTSD心理状态、抑郁及焦虑状态,并对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治疗后,CAPS、SDS、HAMA评分对照组分别为(24.51±8.43)分、(50.61±7.59)分、(10.63±2.11)分,观察组分别为(16.53±7.62)分、(40.26±4.18)分、(8.24±1.86)分,两组CAPS、SDS、HAMA评分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改善(t=4.11、5.04、3.98,5.18、3.86、4.72,均P<0.05),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5.61、5.59、4.73,均P<0.05);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上肢功能量表(DASH)评分分别为(89.27±6.08)分、(82.11±7.92)分,两组DASH评分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提高(t=6.14、5.28,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3.96,P<0.05)。手外伤患者DASH评分与CAP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r=-0.362、-0.425,P=0.012、0.008)。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予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

  • 标签: 手损伤 应激障碍,创伤后 创伤严重度指数 综合疗法 心理学试验 抑郁 焦虑 干预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前瞻性研究。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角膜穿孔伤前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45例(45眼)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3组:A组,15例,于伤后3 d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15例,伤后4~7 d进行手术;C组,15例,受伤1周后进行手术。另选取15例(1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作对照组(D组)。记录观察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检测4组患者房水IL-6及TGF-β2的含量。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3组之间视力提高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2.217,P=0.439);并发症葡萄膜炎的发生率A组高于C组(P=0.042),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含量观察组3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2含量的比较B、C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在炎症控制的情况下1周后行手术可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 标签: 伤,穿孔,角膜 白内障,外伤性 破裂,前囊,晶状体,外伤性 房水 时机,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骨折合并脑外伤的患者骨折愈合较快的因素。方法:在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单纯肢体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作为单纯骨折组,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中抽取25例作为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分别于两组患者骨折后第3、10天采集5ml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PDGF、VEGF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骨折合并脑外伤组PDGF、VEGF指标水平均高于单纯骨折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肢体骨折患者,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PDGF、VEGF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因素或与其有关。

  • 标签: 脑外伤;肢体骨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作者: 高丽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妇产科,四川攀枝花 617061
  • 简介: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剖腹产时出血量大于1000 ml者,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头晕、面色苍白等。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产妇临床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大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失血量多时肾脏、心脑等器官机能都可能受到损伤,短时间大量出血得不到救治还能危及生命,故应特别重视产后大出血,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产后大岀血;护理
  • 简介:摘要胰腺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伴出血更是罕见,术前很难确诊,往往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报道1例胰腺血管瘤伴出血患者,结合文献及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胰腺血管瘤 出血 穿刺活检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破裂出血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37例,女91例;年龄28~76岁,中位年龄47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7例)、介入组(110例)、急诊切除组(36例)和联合介入切除组(联合组,65例)。介入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和(或)TACE。观察各组疗效。止血率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保守治疗组止血率65%(11/17),1年生存率0。介入组止血率86%(95/110),1年生存率50%。急诊切除组止血率100%(36/36),1年生存率89%。介入联合切除组止血率达100%(65/65),1年生存率达84%。4组止血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破裂出血行急诊手术切除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最佳,应作为首选方案。若出血速度快,生命体征不平稳,则建议行介入后肝切除。对于肝功能较差,全身情况较差,病灶多发或较大无切除机会者,可选择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

  • 标签: 癌,肝细胞 破裂 出血 化学栓塞,治疗性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诊断脑室出血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及预后,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胎儿神经系统超声(neurosonogram, NSG)确诊的89例脑室出血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的出生结局并随访至3个月以上。采用儿童发育筛查系统ASQ-3(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Third Edition)、ASQ-SE(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Social-Emotional)评估患儿身体发育、沟通、运动、社交情绪等发育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89例脑室出血胎儿中,66.3%(59/89)同时行胎儿颅脑MRI检查,其中54.2%(32/59)MRI与NSG均诊断脑室出血,33.9%(20/59)NSG诊断脑室囊性陈旧出血、MRI漏诊病例在新生儿期的颅脑超声均证实有脑室出血,11.9%(7/59)失访或引产。MRI在证实超声诊断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补充诊断3例脑皮质发育畸形、3例硬膜下出血和2例脑实质出血。(2)89例胎儿中的37例(41.6%)在生后行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均显示脑室少量陈旧出血,与胎儿NSG诊断一致。(3)脑室出血合并侧脑室增宽38例次(失访3例、引产18例、胎死宫内1例、生后预后良好15例、预后不良1例),合并严重出血后遗症10例次(失访1例、引产9例),合并颅脑畸形10例次(失访1例、引产8例、生后预后不良1例),合并颅外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生后预后均良好)。(4)胎儿Ⅰ、Ⅱ、Ⅲ、Ⅳ级脑室出血例数分别为29、30、16、14例。89例胎儿中共失访12例,胎死宫内3例(均为Ⅳ级脑室出血),引产31例,分娩并生后随访43例。随访43例中,2例(1例Ⅰ级脑室出血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Ⅲ级脑室出血胎儿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不良;其余41例预后良好,其中胎儿期脑室出血Ⅲ级1例、Ⅱ级17例、Ⅰ级23例。结论胎儿NSG是胎儿脑室出血的首选筛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出血分级及是否合并其他异常与胎儿预后可能相关,孤立性Ⅰ、Ⅱ级脑室出血胎儿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超声检查,产前 磁共振成像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防治肝脏手术术中及术后患者出血的情况。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肝功能评估,术后缝合减少出血点。结果98%患者除术中少量出血,术后恢复均正常顺利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身身体情况、解剖结构以及手术医师的专业水平、麻醉条件和医院的自身条件来综合考虑,为患者制定最为合理的方法,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手术出血少、有效化、简单化、安全化。

  • 标签: 肝脏手术 手术出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重症HICH患者纳入发生组;另外抽取同期收治的85例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未发生再出血重症HICH患者纳入未发生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重度HICH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在超早期实施手术、出血部位在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术前使用甘露醇、术中血肿量大是重症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未在超早期实施手术、出血部位在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术前使用甘露醇、术中血肿量大是重症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重症 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再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产妇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住本院进行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74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仅施以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研究组施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 d总出血量、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1 d总出血量分别为(48.9±4.7)min、(721.5±47.9)ml、(948.5±25.6)ml,均低于对照组(80.7±5.1)min、(1 285.3±49.2)ml、(1 560.3±26.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低于对照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分别为(22.7±2.1)分、(23.5±3.1)分,均低于对照组(36.9±3.5)分、(36.8±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过程中,施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 出血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胎政策后产后出血的变化趋势,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变化,探索性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某三甲医院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8 784名产妇,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产检记录、分娩记录等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及相关高危因素变化趋势。结果2014—2018年产妇各年间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其中2017年的产后出血率(16.9%)、严重产后出血率(6.1%)、出血量(540.1±758.2)ml为各年间最高。2014—2018年,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产次≥2次、剖宫产史≥2次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产前血红蛋白含量≤110 g/L的产妇呈下降趋势,顺产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急诊剖宫产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胎盘娩出时间延长在15~30 min的占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及以上未发现明显趋势。结论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但高危孕产妇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应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并结合我国生育人群结构的变化,制订合适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工具,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产妇 出血量 变化趋势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用于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应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技术修复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面部皮肤瘢痕颜色评分、面部皮肤平整度评分、面部皮肤弹性程度评分、伤口甲级愈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面部皮肤瘢痕颜色评分、面部皮肤平整度评分、面部皮肤弹性程度评分分别为(0.36±0.12)分、(0.52±0.23)分、(0.49±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89±0.17)分、(1.12±0.31)分、(0.95±0.12)分(t=17.725、10.542、12.026,均P<0.05);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1.30%(42/46)、满意度为95.65%(44/46),均高于对照组的81.74%(33/46)、73.91%(34/46)(χ2=5.845、8.425,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102.65±2.78)分]高于对照组[(89.24±2.36)分](t=24.941,P<0.05)。结论对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实施微创美容技术修复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口甲级愈合率高,有助于修复患者面部皮肤,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面部损伤 软组织损伤 急诊处理 外科手术,微创性 美容技术 伤口愈合 皮肤生理现象 瘢痕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急危重症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72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包括: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休克;精准判断,有效镇痛;安全转运,避免二次损伤;卧床制动期间皮肤精细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胸廓损伤后的肺部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9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95.83%。所有患者转运过程中均未发生主动脉破裂或骨折部位移位,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肺不张患者:1例入院时病危,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不能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4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1例术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例患者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因肢体护具固定骨折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结论重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维持稳定、精准镇痛、安全转运、皮肤护理、权衡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术中出血、胸部损伤后的肺部护理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伤 安全 皮肤压力性损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议定的分级标准,按照患者脾破裂损伤程度分为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脾破裂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结果术后3、7 d外伤性脾破裂损伤患者CK、CK-MB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Ⅳ级损伤患者术前、术后2、12 h、术后1、3 d时的CK-MB水平高于Ⅲ级,Ⅲ级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水平无相关性(P>0.05);CK-MB鉴别外伤性脾破裂损伤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826、0.820。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K-MB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升高而升高,CK-MB在脾破裂损伤程度的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 标签: 脾破裂 心肌酶谱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临床特征及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眼内炎246例(246只眼)的病例资料。观察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并对影响术后视力的有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5~84(41.67±15.51)岁,男女比值为8.1∶1,职业以工人占比最多。眼外伤类型以眼球穿孔伤多见,眼内异物以金属性者为主,外伤分区以Ⅰ区最多见,Ⅲ区的基线视力最差。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7%(90/227)。患者的中位基线视力(logMAR)为2.3(2.3,2.7),治疗后明显提高至1.8(0.9,2.3)(Z=-10.398,P<0.001)。眼内异物是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结论眼内异物的存在是影响外伤性眼内炎术后视力的独立因素。不同的治疗方式与就诊时间有相关性。外伤性眼内炎致病菌阳性率为40.7%,最常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 标签: 眼内炎 眼损伤 视力,术后 特征,临床 致病菌 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