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大雄宝殿的门外,树老了,叶子黄了,贴地的蔓草疯长,几只麻雀在廊檐下像吸引我童年的玩具,醉人的安静弥漫进骨缝里。一缕阳光的贴近,让我感受到了温软、易逝、短暂。寺庙唤醒了身体里的安睡,因为,寺庙里藏匿着时节带给我梦呓的欢愉。我回到自己的内心,安静地享受殿堂里绝好的壁画手艺。

  • 标签: 精神 民间 大雄宝殿 安静 寺庙
  • 简介:河北新城县,今为高碑店市,有一个著名的集市——自沟集。新城早在唐代大(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就创建了县,一直延续到清未。1958年并入涿县,1962年恢复新城建制,1993年4月,撤销新城县,建立高碑店市。

  • 标签: 民间玩具 市场 赶集 高碑店市 新城县 集市
  • 简介:《民艺》杂志第三期刊发了董波的文章《“民间美术”称谓管窥》一文,该文立意探讨“民间美术”这一称谓的合理性,通过对“民间美术”词源的梳理,指出“民间美术”一词基本定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由中国美术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探讨、使用而逐渐演化为通用名词.“‘民间美术’这个词是晚近中国美术界的发明”(文中无特别注释的引用,均来源于该文)。

  • 标签: 民间美术 称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专家学者 美术界 合理性
  • 简介:一李忠利是诗坛上颇有知名度的诗人。他除了写小说、散文外,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写诗上。自1999年至今已自印了六本诗集,它们是《不当草民》(1999),《一朵雪花从唐代飘来》(2000),《洄游》(2000),《调笑令》(2001),《另起一行》(2003)和《新绝句一百首》(2005)。李忠利自己提到,他在2003年创作了新绝句近千首,编成诗集《另起一行》,收119首,自认为这本诗集有50来首还可以。这说明他对诗歌创作有长期的积累,所以才有“一时井喷”的可喜现象,另外也说明了他创作态度的严肃认真,

  • 标签: 民间创作态度 知名度 诗集 诗坛 李忠利 中国
  • 简介:摘要民间美术最终应该是人们自由的创造意向和审美的心里表露。阴阳哲学观念的基本特征,它反映了人们对对里统一的根本规律最初的,朦胧却是整体的领会。作用于色彩,顺理成章地形成阴阳色的观念。

  • 标签: 民间美术 传统文化 特征现象
  • 简介:主编语《明天》是2003年创刊的。我在《明天》第一卷卷首语里说过:“如果说《今天》可视为诗学倾向大致相似的部分优秀诗人的集结地,那么,《明天》的出现,却是以当前诗歌写作的差异性为前提的。或许可以说,要真实地呈现、展示当前诗歌写作的复杂性、多元性、差异性,就需要一本视野更为开阔、更具包容性、更精粹的诗刊,

  • 标签: 诗歌精神 民间 《明天》 诗歌写作 《今天》 差异性
  • 简介:四邑之一的恩平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历来粤剧颇为盛行。解放以前,一些大的村子都有自己的戏台和戏班,小的村子也大多有自己的八音鼓乐队,每当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人们不是请戏班演出,就是请八音鼓乐助兴,这成了侨乡一种民间习俗。农闲时节,粤剧曲艺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 标签: 曲艺 粤剧 娱乐性 剧团 社团 群众文化
  • 简介:荷包在诸多民间刺绣中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民间女子精心缝制的刺绣小件.承载着世代民众的审美理想和人生智慧。荷包刺绣中所体现的情感和观念含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与艺术形态。

  • 标签: 民间刺绣 女红文化 审美功能 实用功能 人生智慧 审美理想
  • 简介:从江西省龙南县东行约二十公里,有一个关西镇。圩镇旁边,矗立着一座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巨大围屋。它突兀于广袤的田畴之间,优美的自然风物、悠久的历史积淀同淳厚的客家文化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的关西新围。围屋按照清朝皇宫规格而建造,人称“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 标签: 民间 建筑面积 客家文化 龙南县 江西省 古罗马
  • 简介:三、陕北艺术作坊的部署(下)4、布堆画作坊布堆画与农民画,其实就是剪纸的分支,属"剪纸型"产业。从艺术脉络上讲,"布堆画"也是同属于意象类作品,以作者"意象"的呈形来创作于实践的。

  • 标签: 艺术表现方法 民间艺术 陕北 艺术轨迹 农民画 意象
  • 简介:文学的“民间方式”重估李咏吟文学继承有两大传统:一是民间方式,一是经典方式。本来,这两种方式可以相互影响。但事实上,这两种方式总是形成尖锐的对抗。“五四”文学革命力图改造“庙堂”文学,创造“车夫走卒”的文学,正是对“民间方式”的重视。当时北大民间文学...

  • 标签: 民间文学 文学史 民间精神 “五四”文学 语言 积极意义
  • 简介:摘要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民间传统丧葬习俗则是指民间如何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包括举办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等相关事宜的仪式。大理剑川的白族丧葬仪式,事无巨细,颇多讲究,含义颇深,因而剑川白族的民间传统丧葬习俗极具民族特色,是中国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砣村第一行政长官曲扁豆先生》,是一篇寓深意于戏谑之中的小说,白天光以夸张的笔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蕴含着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反思。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同话语的穿插与交织,这些语言及其背后的叙述方式,为人们展开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民间世界,即以小说的题目而言,

  • 标签: 民间话语 众声喧哗 行政长官 农村社会 叙述方式 民间世界
  • 简介:民间美术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1949年1月解放军进入天津,军政委员会代表最先拜访的,就是三位民间艺人,他们是天津的泥人张、风筝魏、砖雕刘。尔后,同年4月在北平发行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由该报记者撰写的长篇报道《北平特种手工业恢复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1953年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之后不久,民间美术的调查、研究、展览、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在文化、文物、民委、工艺等行业内全面开展起来。

  • 标签: 民间美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 调研 《人民日报》 人民政府 文化部
  • 简介:中国现代史上的民间文学运动是一九一八年由北京大学的一群天才学者们发动的。他们包括刘复(1891——1934)、周作人(1885——1967)和顾颉刚(1893——1980)等。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并在北京大学的《日刊》上陆续发表收集到的民歌;至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日刊》更名为《歌谣》周刊,开始在知识分子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一九二三年五月,他

  • 标签: 文学运动 作家文学 中国现代史 顾颉刚 中国文学 九一八
  • 简介:文章摘要传统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和原型,是最具原创力的艺术。它植根于乡土,有民间最原汁原味的东西,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中国传统的血脉。作为后人,应该保护好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 标签: 农民画 创作特点 发展和保护
  • 简介:位于沅水中游流域土家族与汉族杂居区的桃源县.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给当地民间刺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桃源民间刺绣在早期染线用色工艺较为简单.随着染织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众多的色彩为桃源民间刺绣艺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自由度。

  • 标签: 民间刺绣 色彩特征 桃源县 地域文化 自然环境 土家族
  • 简介: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学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民音精神,主要表现在对之的搜集、整理与改编以及文人吸取其营养的创作中。前一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共名”的制约,显示出多民族民间文学尤其是非汉民族文学的边缘化地位,后一类作品中较优秀的部分则显示出另一条道路:即知识分子与民间结合的道路。

  • 标签: 多民族文学 民间精神 中国 民间文学 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