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4年底开始被中、日两国政府提倡,而在1935年上半年盛行一时的中日“亲善外交”(或称“道义外交”),在当时即扑朔迷离。此后研究者大多对其持否定态度。本文从外交策略的角度,阐述了国民政府在“道义外交”实施前所面临的外交困境以及国民政府为改变中日外交状况而实施“道义外交”的策略思路;对日本外务部门和关东军对“道义外交”的不同回应也进行了分析;对国民政府由于“道义外交”开展而面临日本军部和外务省两方面压力的状况作了描述。指出,从外交策略上看,不能排除它是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和策略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调整,而不能将其完全视为本质性的卖国外交政策和策略。但是,它的实施和失败,既使国民政府的外交重新陷于了被动,也使国民政府的民族代表性遭到质疑。

  • 标签: 国民政府 日本 外交关系 “道义外交”
  • 简介:自雍正朝起,“汉奸”成为清政府认定的导致贵州苗疆变乱的首要因素.“汉奸”充当苗人叛乱的策划者、诈取苗民钱财和侵占苗民田地、参与苗民起事,极大地危害了贵州苗疆的安定.清政府颁行了一系列解决“汉奸”问题的措施,直接措施包括严惩汉奸,将稽查汉奸列入官员考成,颁行保护苗民田地的条例;间接措施包括防止官兵欺压苗民,发展教育,实行民、苗隔离等内容.但土地产权和保甲等重要政策的缺失,以及夸大“汉奸”危害等缺陷,限制了清政府“汉奸”治策的成效.

  • 标签: 清代 贵州 汉奸 危害 治理
  • 简介: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性质国际联盟是根据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条约》成立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即为《国际联盟盟约》。依据该盟约,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为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下设秘书处协助工作,所在地为日内瓦;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代表和其他四个会员国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的任何事件;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每年秋季召开,但遇重大事情,可随时召开大会,在大会对有关事务进行表决时,每一会员国只有一票表决权。国联在创立时,共有44个创始会员国。中国作为巴黎和会的参加国,虽然因为山东问题未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但在对奥、匈、保各

  • 标签: 国民政府 “九一八”事变 政府依赖 行政院 非常任理事国 联盟
  • 简介:<正>抗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提出在中国组建联合政府的构想,并一度为此作过努力,对当时的中国政治特别是国共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关于罗斯福提出这一构想的具体情况及其原因,特别是它与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关系及其异同等问题,目前似尚无专文研究。为此,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 标签: “联合政府” 民主联合政府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毛泽东 美国对华政策
  • 简介:该文指出,目前国内所称谓的“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其实质是指私有经济或私人企业。“民营”这一概念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模糊了产权关系,缺乏科学的内涵界定,并给一些人借机浑水摸鱼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在现阶段,应给“民营经济”正名。

  • 标签: 民营经济 私有经济 产权
  • 简介:满族庄园经济探索关克笑满族的庄园经济承自其先世女真,但满族的庄园经济至臻至善,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思索和借鉴,不论是在农业经济领域抑或其它经济领域都无不如此。满族的庄园经济是我国农业史上一种十分独特的经济形态,它不同于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庄园经济。庄园经济...

  • 标签: 庄园经济 山海关 满族 总管内务府 努尔哈赤时期 古北口
  • 简介:经济所以前张闻天是一个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1935年1月—1938年9月,他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近4年,党中央的很多重要决定都出自他的坚持和主张,也出自他的手笔,在中共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在遵义会议上,他针对博古的总报告做反报告,批判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并亲自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他不仅在军事上支持"新三人团"和毛泽东,而且在政治上改变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 标签: 张闻天 经济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中共中央总书记 政治活动家 遵义会议
  • 简介:中越两国有大体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基本相同,两国的改革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计划与市场关系、农业与轻、重工业关系、内向与外向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两国改革的许多相似之点;并指出,越南革新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但在一些领域步伐相当快,尤其是放开价格,抑制高通货膨胀方面成效较显著,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 标签: 越南经济 经济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市场关系 农业改革
  • 简介:噶玛巴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继承人的称谓。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是塔布噶举传出的四大支系之一,这一支系在西藏最早采用了活佛转世制度,其实力很大,分布较广,在藏传佛教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活佛 噶举派 藏传佛教 转世 实力 制度
  • 简介:<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从侵占我国东北入手,开始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生与死、战与降的抉择。在这种时刻,南京国民政府(简称南京政府)内部围绕着对日政策问题产生分歧,导致固有矛盾加剧,新的矛盾发生,政府屡次改组。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这种矛盾运动的规律如何?本文试做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南京政府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对日政策 汪精卫 张学良
  • 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奸殷汝耕在日寇的支撑下,在通县拼凑了一个辖有22县的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它虽然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一瞬,却给冀东地区留下了一块深深的伤疤。

  • 标签: 冀东地区 政府 自治 通县 日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简介:昆明市人民政府重视《昆明市志》和县(市)区志续修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于2000年6月23日下发《昆政办[2000]59号》文件,通知开展各级地方志续修。文件提出:“自1982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编纂新地方志的工作,历时18载,现已接近尾声。这些新地方志的出版,系统地记述了全市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修志工作队伍,为不断记述和研究昆明市情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标签: 昆明市 续修工作 地方志 云南 编纂工作 志书质量
  • 简介:<正>图片上的建筑是位于南京鼓楼西南侧的原日本驻华大使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该建筑现已不复存在。1935年5月,这里由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升格为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从此时到1938年1月,中日间历次外交冲突,都与这幢建筑有关。我们先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本首任驻华大使到任说起。1935年6月14日上午,南京鼓楼至国府的沿途增加了警岗,由一辆礼车、两辆随从车组成的车队,驶出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蒋介石 日本政府 大使馆 互派大使 政府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