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书札,向无专辑定本。兹迳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新版《顾亭诗文集》所收,并晚近发现之已刊布者,共得一百八十八首。其中少数属有意传世而出之以铿锵典雅之词者外,余多率尔为之,文字初不经意。然片言只语,反足窥见性情。其或款通情愫,或叙记事实,辄能见其浪游之迹履、人事之好恶、交游之向背,与乎友朋间学术之切磋。今统以收函人为纲,以札系人,复以收函人与亭之关系,粗分四类,各自成篇:曰“亲属门生”,曰“遣民俦侣”,曰“时贤硕彦”,曰“地方官绅”,所涉人物凡五十

  • 标签: 顾亭林 书札 中国 文学研究 明朝
  • 简介:庚先生谢世以后,先生的长女容女士应北大档案馆的要求,搜集了林先生遗存的全部手稿。其中学术研究部分由她按讲稿和论著等类别初步整理,然后交给我再细检一遍,因而有幸能够看到这部分珍贵的手迹。林先生以前的手稿大部分在文革中遗失,

  • 标签: 手稿 林庚 读后感 学术研究 档案馆 搜集
  • 简介: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驻藏大臣琦善将担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长达26年的策墨诺们罕阿旺绛贝楚臣嘉措革职流放,解决了一场可能会危及藏内稳定的政争.这是清代西藏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事件,对此已有若干专门的研究,如顾祖成、张庆有和日本学者铃木中正.[1]另外,恰白·次旦平措、夏格巴、柔克义(w.w.Rockhi11)和伯戴克(L.Petech)等人的著述中也涉及该事件的历史考察.[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该事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西藏历史 政争 叛乱 流放 琦善 僧俗
  • 简介:湖北黄冈人现黄州市,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从黄冈一个不起眼的大湾里走出的氏三兄弟——育英、育南、林彪,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轰轰烈烈的历史角色,最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结局。育英和育南成为彪炳史册的革命先烈.林彪则晚节沦丧,叛国外逃,成为历史的罪人。

  • 标签: 林育南 林彪 林育英 生平 革命斗争
  • 简介:在新文学史上,庚先生的新诗创作和理论探讨都具有重要地位;对古典文学研究,林先生以诗人的眼光、诗人的心灵,感觉、触摸、把握,在楚辞、唐诗、古典小说及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诸领域,都有深刻、独到、新鲜的见解。1998年到1999年间,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呜先生就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请教林先生,这是其中一次访谈的记录。我们特别邀请张鸣先生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同时祝贺庚先生九十华诞。

  • 标签: 林庚 古典文学研究 诗人 文学史研究 新诗创作 新文学史
  • 简介:学术界普遍认为,《字》继承并发展了《说文》,在字书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分析《字》的贡献,则必须对其具体的释义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解读。《文选》李善注引《字》共138条,通过这138条引文,可以详细了解《字》对《说文》继承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字》释义义的继承体现在继承《说文》释字义的同时,对《说文》的脱字有所补充,且加反切音注;《字》补充《说文》未释之字形。总之,《字》对《说文》的发展体现在对释义的发展、对释字词的增加、补《说文》音注之不足、纠正《说文》释义之失四个方面。

  • 标签: 《文选》 《字林》 《说文》 文字学史
  • 简介: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是中国最早的关庙和中国封建社会级别最高的关庙,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关峻宇连甍,古柏森然,其中关羽精神和建筑艺术得以融合、升华。

  • 标签: 关林 祭祀 建筑
  • 简介:唐代道世編纂的《法苑珠》是一部具有佛教百科全書性質的類書,它包羅廣泛,收録的資料不僅有衆多的佛教文獻,而且有大量的外典俗書,是當今研究佛教文化的學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筆者近年校讀是書,每每受益於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的《法苑珠校注》1的啟發。但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説:"標點古書也是一件相當費勁的工作,並不象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輕而易舉。"

  • 标签: 法苑珠林 念佛三昧
  • 简介:2002年上半年,天峨县地方志办公室在调查了解该县各行各业的读志用志情况时得知,由国有天峨县朵林场组织编写的自2000年2月发行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汇款来购买志书的,有派团来学习修志经验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还出口到国外,成为当地众多部门志、专业志中的佼佼者.

  • 标签: 修志 部门志 地方志 志书 情况 出版发行
  • 简介:描写西湖的诗文车载斗量,歌唱杭州的文人纷至沓来。或浅染眉痕,或深留足迹,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宋代的和靖是著名诗人,隐居孤山的本地作家,曾给后世以巨大之影响。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化遗产?

  • 标签: 文化财富 文化遗产 林和靖 文学作品
  • 简介:<正>从马可波罗和卢布鲁克时代起,各个时代的蒙古学家都能在哈剌和找到需要进行科学考察的材料。过去一段时间,这座成吉思汗第一代后王的都城被看作是疯狂的汗国掀起一个又一个侵略浪潮的某个秘密心脏,后来又被当作考古废墟,最后被认为是统一13世纪蒙古诸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些概念都非常准确地反映了蒙古学本身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认识水平。今天人们对于哈剌和的兴趣是由草原经济结构游牧与定居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力求揭示出迁移制度中定居与游动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 标签: 成吉思汗 游牧民 哈剌和林 形成过程 城市建筑 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