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1927年4月3日发生的“麻城武汉国民政府辖区农民运动发展到高潮时爆发的一起典型的反动势力破坏革命的群体性事件。惨案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起先想通过武装征剿红枪会的军事斗争打击反动势力,从而保障农民运动积极开展,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武装征剿遭到失败。随后,政府将善后事宜交由地方处理,各组织团体达成妥协,惨案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 标签: 麻城惨案 惨委会 农民运动 武装征剿
  • 简介:广州市从2000年开展续修志书工作,也叫第二届修志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修志(是有史以来编修的第一部区志)是1989年开始建立机构,直至1999年9月出书,前后10周年、这部志书上限;大事记始于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65年),志体部分是从鸦片战争的1840年始,表的大部分从第二次建区(1973年)后的1975年始,图照大多数是80年代的,下限为1990年,极个别的到1994年这次续修志书,上下限要求是1991年起至2000年止,特殊情况可上溯下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忍之提出,续修新志要承担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续”,二是“修”

  • 标签: 修志 续修 志书 鸦片战争 西晋 年代
  • 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横陈百科,纵贯20多年,其整体和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如何,是衡量全书成败优劣的重要方面之一。这就要求修志者必须搞好宏观统筹,加强综合平衡,以强化全书的整体性,使志书各部分恰当合理地结合,形成一个严谨的有机整体。

  • 标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 分志 关系
  • 简介: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真实客观地记载国家和地方各民族追求自身进步和发展本土历史,包括自然资源、建置沿革、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等等,是资政和教化育人的重要资源。“经世致用”,是历代修志的一个基本目的。修志是基础,用志是目的。随着新方志的大量出版,充分发挥志书的功能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眼务,正确处理好续修与开发利用,是各级方志单位和方志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地方志 修志工作 志书质量 编纂工作 方志文化
  • 简介:藏语文的信息载体功能对藏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探讨它的信息载体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改进其信息载体方式,充分发挥藏语文的信息载体功能提出了看法。

  • 标签: 藏语文 信息载体功能 信息载体方式 信息载体能量
  • 简介: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汛情的晴雨表,因此,甘肃汛情的准确预报对于整个黄河中下游的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没有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年代,羊报以其时效性高、成本低、传播噪音小等优势,成为传递汛情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线性模式理论出发,分析了羊报产生的背景、方式及其特点。

  • 标签: 羊报 信息传播 线性模式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从第二届修志的启动来看,如何总结第一届志书的得失,第二届修志是续修,还是重修?在这之前已经有各种文章对此作了分析,总体来看各有不同,但人们从志书编纂的工作思路、志书的篇章节目体式上谈得多,从地方史志多元化、信息化的层面则谈得少。

  • 标签: 地方史志 信息化 多元化 志书编纂 修志 续修
  • 简介:在我国藏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中,政治参与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公民基层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理性目标及其实现等方面,对藏族聚居区政治参与问题作一分探析,希望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决策有所裨益。

  • 标签: 青海等省藏区 政治参与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 简介:二二事件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它削弱了“三位一体”的力量,特别是东北军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该事件是一个应该否定的事件。但是,从抗战的大局出发,它却在客观上加速了西安事变善后和平解决的进程。不过这种解决是在削弱抗战力量的情况下实现的,故对该事件所起的作用不应估计过高。

  • 标签: 西安事变 二二事件 张学良 杨虎城
  • 简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行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宣布实行“五族共和”;制定并公布清帝退位后的优待条件,包括待遇满蒙回藏各属条件;规定前清“贱民”一律享有公权和私权,批准成立“回教联合会”、“中华民族大同会”等。与此同时,南京临时政府还提出设立蒙藏经理局为蒙藏中央行政机关、改革土司行政、经营蒙藏等设想。这些政策、措施和设想大多为后来袁世凯北京政府所遵循,并付诸实践。

  • 标签: 南京临时政府 五族共和思想 设想 遵循与实践
  • 简介: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等方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信息化建设 地方人民政府 国务院 资料库
  • 简介:依依潢河水,巍巍大别山。风起云涌的经济大潮撞开了新县封闭凝重的山门,把亘古万年的大山融入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合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节拍,新县电信以超常的速度,谱写了新县电信发展史上一曲辉煌的篇章。1993年起,新县电信拉开了现代化通信建设的序幕,吹响了催人奋进的号角。在省、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新县通信建设驶入了时代发展的快车道。1993年底,开通126人工寻呼和120路长途数字微波;1994年11月,市话引进的5400门程控电话开通;1996年9月,数字移动电话落户新县,12月,以潢川为中心的本地电话网建成;1997年,开通127自动寻呼,市话容量增至1-1万门,

  • 标签: 蓬勃发展 数字移动电话 电信大楼 电信业务总量 本地电话网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传统的志书资料运作手段较为落后。在信息时代里要加强对资料运作手段进行改进,主要是通过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设地情资料库(网)以及提高人员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达创新,使资料更好地为志书编纂乃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 标签: 信息时代 续志资料 运作手段 改进意见
  • 简介:首图古籍部藏杂曲一函31种,皆为辛亥前后北京坊间刊刻的唱本。现选录时事题材的4种:《普劝国民捐》、《外洋乐通商》、《九城修马路》和《最近诸商谋生计叹十声》。这些唱本是下层群众的手笔,语言质朴,尽管有的文理不顺,错别字多,但是内容反映了对朝廷腐败、丧权辱国的愤懑感伤,对和平生活、自由平等的朦胧期盼。

  • 标签: 历史信息 辛亥革命 北京 俗曲 民情 自由平等
  • 简介:城市博物馆作为彰显城市形象的载体,它从内容到形制上传播着城市历史与文化,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科学地运用好这个载体,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 标签: 博物馆 城市形象 传播
  • 简介:现代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信息革命,基于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社会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媒介,更是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在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翻转课堂新学习模式"迅速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一场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浪潮正在到来。本文就"教育信息化支撑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作一探讨。

  • 标签: 信息化支撑 学习方式 学习模式 视觉媒介 中小学课堂 基础教育界
  • 简介:帝制中国各级官员的权力,本质上来源于皇帝的授予,程序上要落实到文书的传递与信息的流通环节之中。政治运作中传递信息的文书不一定都是政务文书,但是围绕皇帝而传递的文书都承载着权力的配置功能。对于皇帝来说,他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过滤的。对于参与中枢决策的官员来说,是否能够将信息送到皇帝手中,决定着是否能够在最高决策中发挥作用,是否在中枢政治运作中获得权力。

  • 标签: 传递信息 文书 权力 运行机制 政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