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以乙酰丙酮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的Schiff碱配体L,再将配体L与La(NO3)3·6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LaL3(NO3)3·H2O]n,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P43212.晶体学参数:a=1.45779(3)nm,b=1.45779(3)nm,c=3.67061(12)nm,α=β=γ=90°,Z=8.

  • 标签: 席夫碱 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苯甲醛直接反应得到一种不对称希碱卟啉化合物,并合成了它的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一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稀土乙酰丙酮卟啉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与乙酰丙酮的两个O原子和卟啉的4个吡咯N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的上方.

  • 标签: 卟啉 希夫碱 稀土卟啉配合物
  • 简介:以2-醛基吡啶和1,2-二(对氨基苯氧基)乙烷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然后与AgSb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席碱配合物[Ag(L)SbF6]n,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每个Ag(I)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每个配体L通过其两端的2个N原子同2个金属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结构.

  • 标签: 席夫碱 Ag(Ⅰ)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以5-溴水杨醛和乙胺合成的希碱为定向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在乙腈溶液中与硝酸钴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钴(Ⅲ)配合物[Co(HL)3](1),HL=5-溴水杨醛缩甲胺希碱,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测定,并通过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693(12)nm,b=2.13386(19)nm,c=1.45780(14)nm;β=103.432(11)°;V=2.8348(5)nm3,Z=4,Dc=1.734g·cm-3,R1=0.0807,wR2=0.2187,S=1.03.配合物1中Co(Ⅲ)分别与3个二齿配体上的3个O原子和3个N原子配位,形成轻度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分子间通过C—H…Br弱作用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 标签: 溶剂热 5-溴水杨醛缩乙胺希夫碱 Co(Ⅲ)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以双亚甲胺席碱为配体的双核吡唑铜配合物[Cu2L(PZ)](L=双甲亚胺三阴离子,由1-苯基-3-甲基-4-甲酰吡唑和1,3-二氨-2-丙醇衍生而成;PZ=吡唑阴离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讨论了不同密度泛函方法与基组对金属铜配合物磁交换耦合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合密度泛函方法(B3PW91,B3LYP,B3P86和PBE)及3种单一密度泛函方法(BPW91,BLYP和BP86)的计算结果都能与实验值符号一致,且B3P86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最为接近,而单一密度泛函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与实验值吻合程度不好.同时采用B3P86方法计算所得交换耦合常数Jab对基组的依赖性较大.研究表明,2个Cu(Ⅱ)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小的能量劈裂.

  • 标签: 席夫碱 双核铜配合物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对称性破损态
  • 简介:采用粉末样品直接压片法,使用自制校准样品在布鲁克S2RANGEREDX光谱仪上通过各种基体干扰校正手段,建立了基赛特直接炼铅炉渣中Pb,Zn,Cu,Fe,SiO2,CaO的测定工作曲线,并考察了样品粒度、制样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以及考核了压片精度和方法准确度。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度满足主产工艺指标要求。

  • 标签: 主要组分 基夫赛特直接炼铅炉渣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粉末压片
  • 简介:采用噻吩-2-甲醛分别与邻氨基苯硫酚和硫代氨基脲合成了2种噻吩-2-甲醛杂环席碱.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检测方法对2种目标新型杂环类席碱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采用量子化学中常用的密度泛函方法(DFT)对2种新席碱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和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进一步优化,比较计算光谱与实际测试光谱之间的误差,探究了2种席碱化合物荧光发光机制,为这类席碱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杂环席夫碱 噻吩-2-甲醛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在密度泛函理论的PBE1PBE/6-31G(d)水平上对呋喃查酮及其衍生物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在获得基态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其电子吸收光谱,探讨了取代基和溶剂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平均绝对偏差仅为3.3nm(0.04eV).结果表明,取代基的引入和溶剂极性的增大均使光谱发生红移.通过前线轨道分析,揭示了该类化合物的主要吸收峰均源自分子中HOMO→LUMO电子跃迁.

  • 标签: 呋喃查尔酮 电子吸收光谱 取代基效应 溶剂效应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