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瑞洛在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2020年采取冠脉介入治疗的8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替瑞洛治疗)45例与对照组(氯吡雷治疗)44例,采用不同药物干预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Aβ25-35所致阿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AD模型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的方法制备,电针组选取"肾俞"、"大椎"、"内关"穴,施予电针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电针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马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用美托洛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高危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4w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联用稳心颗粒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疗效显著,提高了抗心律失常的功效,安全性好。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高危室性早搏
  • 简介: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可取。

  • 标签: 德尔菲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穴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注射液和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结果针对于后循环TI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联合阿加曲班进行临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症状缓解,治疗中未见不良临床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阿加曲班注射液 后循环TIA 临床疗效 常规治疗 复发率 安全性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argatroban circulating TIA
  • 简介:目的:探讨吡列酮对糖耐量减低(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列酮15mg,1次/d,共治疗12W。以100g馒头餐试验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12W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吡列酮可缓解IGT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有关。

  • 标签: 盐酸吡格列酮 IGT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报道一名2岁白血病患儿PICC导管破损后,应用改良塞丁技术予以原位置换新导管的护理体会。

  • 标签: 儿童PICC 原位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