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就诊的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使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划分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88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中医康复治疗 疼痛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膝关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证实为膝关半月板损伤的患者 72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6例。对照组术前采用 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检查操作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性高于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仅 1例,少于对照组的 6 例;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达到 97.2%,高于对照组的 86.1%;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膝关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操作时间,但能够明显提高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例数,及由此所导致的纠纷事件,使患者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前交叉韧带断裂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怀疑有 ACL损伤的病人50名,全部病例都进行了 CT和 MRI扫描。以关节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疗效、影像学特征、伴膝关 ACL损伤症状等。结果 通过关节镜观察,32例膝 ACL全部断裂,13例膝 ACL部分断裂,5例膝 ACL正常。MRI显示43个骨折,7个没有骨折。CT扫描显示33例骨折,17例无骨折。MR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比 CT检查的高,且与 CT检查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断裂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主要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肿块伴不同程度肿胀、疼痛,其中18例为局限型,9例为弥漫型,1例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X线及CT、MR上均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结节肿块影,4例伴有关节缘骨质压迫、侵蚀性改变;CT检查优于X线,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较大病灶可伴坏死、囊变及出血,MR上信号多样,可显示本病含铁血黄素特征性双低信号征;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膝关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MR对于本病确诊具有明显独特的优势。

  • 标签: 膝关节 腱鞘巨细胞瘤 影像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膝关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膝关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并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表现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亦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高度认可。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膝关节置换术 常规护理 并发症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评估膝关软骨缺损中采用核磁共振,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抽取在本院收治的膝关软骨缺损患者30例,回顾患者的相关资料,在确诊病情前,所用患者均开展核磁共振、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核磁共振经检查,检出膝关软骨缺损有29例,确诊者有29例;CT检查检出膝关软骨缺损有20例,确诊者有20例,两种检查结果评估,诊断符合率核磁共振高于CT,P

  • 标签: 膝关节软骨缺损 核磁共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膝关骨质增生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2022年7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膝关骨质增生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膝关节骨质增生 综合护理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训练损伤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膝关损伤患者人数共70人,均是2023年1月-2023年12月符合样本要求的患者,故将70例患者划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需接受恢复效果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恢复效果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比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训练损伤护理干预中,改善了临床护理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膝关节训练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单一NJF治疗,研究组进行冲击波结合NJF治疗。不间断治疗3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恢复膝关功能的同时,还能减轻疼痛,值得持续应用或推广。

  • 标签: 冲击波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治疗观察 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膝关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以及关节积液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关节积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显著升高,关节积液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膝关功能,减少关节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镜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Lysholm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对关节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从做完膝关置换术的病人中抽选 40例 均分为两组,A组行常规疗法, B组行中西医结合。结果: B组膝关活动度、功能评分、优良率皆在 A组之上, P均< 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强化关节功能,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活动度。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关节功能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过程中,采取温针灸和综合运动疗法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50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等分为A组(温针灸治疗方法)和B组(温针灸和综合运动疗法),各25例,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  结论 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时,使用温针灸和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优化膝关功能,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温针灸 综合运动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针灸联合小针刀疗法用于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当中的作用优势性。方法:将50例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划分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针刀疗法,后者则联以针灸,并对比组间数据。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等方面均优于前者,呈P<0.05。结论:对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小针刀疗法,能使两者的作用优势性充分发挥,以在松懈膝关粘连组织的同时又能达到调节气血、舒筋通络的目的。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小针刀疗法 针灸 VAS评分 临床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膝关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疑似膝关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其关节镜检测结果为依据,予以患者进行MRI检测,分析此类检测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效应。结果 关节镜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检出未损伤8例,损伤22例;MRI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00%、90.91%、87.50%,均属于较高水平,并与关节镜检测对比,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半月板损伤诊断,应用MRI检查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建议用于疾病检查首选方法。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人工全膝关置换术(TKA)是利用人工材料置换损坏关节以矫正肢体力线平衡的一种手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关节疼痛严重、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起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远端病变等。通过该术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变形,提升膝关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患者行人工全膝关置换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膝关粘连、僵硬、活动度差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性膝关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效果研究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膝关炎患者80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行治疗,做好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通过对膝关炎患者方案实施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效果相对较优(t=9.355、8.456,P均<0.001)。通过对膝关炎患者进行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骨性膝关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效果良好。

  • 标签: 骨性膝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膝关镜术后复查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12 月于本院骨二病区行膝关镜术患者 253 例作为对象, 2018 年 1 月 ~6 月膝关镜术后出院的患者 98 例为对照组, 2018 年 7 月 ~12 月膝关镜术后出院的患者 155 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配合电话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复查依从性,评价患者关节肿痛及切口愈合不良情况。 结果 术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