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6.24岁;病程12天~10个月,平均病程3.89个月。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冲击波:冲击压力80~260kPa(0.8~2.6bar),冲击频率4、6、8、10Hz,冲击剂量500次,每次治疗冲击4次共2000次。超短波:频率27.12MHz,波长7.3m,输出功率200W。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只使用超短波治疗(频率27.12MHz,波长7.3m,输出功率200W。连续治疗3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0.31±0.47)分vs(5.66±1.29)分,对照组(1.27±0.99)分vs(5.79±1.32)分](P<0.01),但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5.35±0.80)分vs(4.52±0.33)分](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治疗后早期,治疗部位有时会出现软组织轻度肿胀疼痛,且个别患者还有疼痛感加重的现象。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超短波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嗅觉反应的主要机理包括以下五个连续的主要过程:1周围环境中的气味分子通过鼻腔中对流与扩散的双重作用,传输到嗅区;2气味分子在嗅区的上方侧向传输到达嗅粘膜表面;3气味分子被嗅粘膜表面的粘液所吸附;4气味分子在嗅粘膜层中扩散,到达嗅细胞;5气味分子的浓度在嗅细胞处达到浓度阈值,刺激嗅细胞放电,产生嗅觉。我们建立了揭示这五个主要过程的嗅觉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模型的精确解。精确解定量揭示了嗅觉生理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嗅觉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嗅觉 数学模型 精确解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或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钉植入术治疗54例(8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并随访观察。男41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30岁。按Ficat分期,Ⅱ期55髋,Ⅲ期29髋。其中40髋(Ⅱ期27髋,Ⅲ期13髋),采用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治疗,治疗后6、12、24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44髋(Ⅱ期28髋,Ⅲ期16髋)患者采用单纯ESWT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4~29个月,平均25.7个月。二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3.71±18.76和57.20±12.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妒〈0.01):影像学X光片评估:ESWT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术后随访股骨头塌陷12髋,塌陷率为30%,单纯ESWT治疗随访股骨头塌陷25髋,塌陷率为56.8%。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同种异体骨钉是治疗中期ONFH的方法之一,它不但具有冲击波疗法促进骨愈合作用,而且复合骨钉移植可起到骨传导及骨支撑作用,近期可以减少股骨头塌陷发生。

  • 标签: 股骨头坏死体外冲击波疗法同种异体骨钉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的时频分析理论——小波变换理论的优良时频特性,并与窗口傅里叶变换的时频特性作了比较;又对小波变换理论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小波变换理论及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展望。

  • 标签: 时频分析 小波变换 生物医学信号 信号处理
  • 简介:探讨经络的本质。基于生物光子相干性理论,通过简化模型的理论计算,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生物体内光子辐射场可产生强干涉现象。提出经络干涉假说:生物机体光子辐射场具有非局域相干性,在机体内发生干涉现象,其干涉聚束构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性网络,在生物体表(相当半反射面)形成强弱相间的条纹(聚束)即经络。它携带着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将机体内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

  • 标签: 经络 生物光子 干涉 假说
  • 简介:对仿组织透明体模进行超声辐照使其发生温度变化,并通过光纤温度传感器和磁共振成像(MRI)测温序列对其进行同步监控研究,以探讨基于质子共振频率(PRF)理论的MRI测温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测量靶区温度变化,但是其测温精度和测温速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磁共振测温 光纤温度传感器 温度序列 聚焦超声 温度监控
  • 简介:目的探讨根据三柱理论原则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三柱理论对于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本院41例按照Pilon骨折三柱理论原则指导下行开放手术治疗并有1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2~84岁,平均45.6岁;均为单侧骨折;高处坠落伤19例,交通伤12例,行走摔扭伤10例。按三柱理论分型为单纯外侧柱骨折7例,单纯内侧柱骨折5例,内侧+外侧柱骨折16例,内、外、后三柱骨折13例。手术切口选择以进入主要力线骨折块的直接入路为主,钢板也按各柱力线方向固定,术后8周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1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病人均骨折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切口周围软组织轻度坏死,1例出现切口脂肪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均换药后痊愈。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估:解剖复位30例,复位一般11例,复位差0例;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0~91分,平均81.6分。结论Pilon骨折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疗效明显,能使骨折获得更佳的愈合和内固定选择,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三柱理论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脊柱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新疆国际脊柱外科论坛暨第二届脊柱外科新理论与新技术学习班将于2009年7月31日~2009年8月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

  • 标签: 新疆医科大学 脊柱外科 学习班 论坛 国际 《中华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