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对精神科病人及家属进行病区制度、疾病治疗及护理、日常生活常识、疾病预防措施的宣教。结果改善了病房管理,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病房管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健康教育 精神科 实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精神分裂患者脑部CT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3例精神分裂患者为试验组和23例神经症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患者发生脑萎缩的人数明显多于神经症患者,且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与脑萎缩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精神分裂患者脑CT结果中能看出脑萎缩的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和病程的增长而增高,可在临床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鉴别,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 神经症 脑部 CT
  • 简介:摘要由于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走失等异常行为,如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意外事故,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管理体制等因素。因此,做好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指导社区服务治疗重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崇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及1994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流行病学组会议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或焦虑的比例较高,多种因素与其形成具有相关性。结论关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辅导可有效防止其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就5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诊治的5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男20例,女30例,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5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护理总有效率98%。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以病人为本,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乐,夯实基础护理,做精、做细专科护理,用爱心守护心灵之窗,用真诚温暖每一位患者。

  • 标签: 癫痫性精神障碍护理癫痫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探讨符合我市实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模式。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辖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主办部门、机构性质、精神病床位数及精神专科医师数等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曲靖市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家,实际开放床位2483张,每万人口占有量为4.11张,每床医师护士数为0.15名。结论曲靖市精神卫生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衡,不能满足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要求。建议政府加大对精神专科医院建设的投入,有计划地做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全面提高精神卫生防治业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 标签: 精神卫生 资源 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对策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神经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创造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对40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并对相关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措施的采取之后,40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状况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在对神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恰当护理措施的采取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病 糖尿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二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住院病房的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限定日用剂量(DDD)、限定日用费用(DDDC)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相关指标,对药品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量虽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整体应用趋势仍较为稳定,临床中以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应用率最高,临床中所应用的二类精神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目前临床中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临床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老年人术后急性精神障碍28例分析,探讨老年人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6月发生的28例术后精神障碍的老年手术患者年龄、原发疾病、围术期合并症、麻醉等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时间为术后第0.5~4天,平均2.6天,症状持续1~5天,平均3.2天,症状完全消失后停药,随访1~6个月未再发作。结论术后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围手术期病人应该纠正病人术前各种病理状态,合理用药,尽量消除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及时诊断和治疗术后精神障碍,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术后 急性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就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疾病就诊途径调查表》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320例的资料收集分析。结果影响精神病人首次就诊存在性别、文化等多种因素。结论目前精神疾病就诊途径仍较曲折,建议在公众和综合性医院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工作,以提高精神病人的就诊率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精神病人 首次就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护理经验和体会,进一步规范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以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方法通过对医院5年来的81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的各种急性精神障碍和慢性精神障碍症状,采用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精神症状随着脑损伤的恢复,症状得到缓解好转。结果本组痊愈31例,显著进步35例,进步8例,效果满意。结论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并加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噎食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精神病人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其原因多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椎体外系副反应,引起吞咽运动不协调,抑制吞咽反射而致。精神病人电休克治疗后患者未完全清醒、在意识模糊状态下进食而使食物误入气管。

  • 标签: 精神病人 噎食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患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对病发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方法,为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精神障碍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治疗效果总有效为79.16%,其中功能性精神障碍总有效率为79.63%,器质性精神障碍总有效率为78.78%。结论老年性精神障碍现象越来越多,是社会上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容忽视,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性精神障碍 临床特征 病发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前、约束过程中、解除约束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从保护性约束定义出发,给予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约束的目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结果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注意避免心理、生理上的伤害,减少引发纠纷的几率。结论保护性约束不得做为惩罚病人的手段,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 标签: 精神科患者 保护性约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戒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1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实施戒烟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加强病区管理、丰富娱乐生活等措施,评价实施戒烟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实施戒烟护理后,吸烟数量明显减少,戒烟态度、对吸烟危害的了解均较护理前增强(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戒烟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男性精神分裂症 戒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改进护理排班模式、完善护理文件书写、实施有效的患者安全管理、强化健康教育、开展电话随访等举措。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提高,对我院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发挥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