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患者均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术后血肿清除率>85%者25例,70%~85%者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23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 开颅 血肿清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均行手术治疗,后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7例,分别给予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头颅开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5%高于对照组80%,P<0.05,有统计学意义,小骨窗组总有效率90%高于穿刺抽吸组55%,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头颅开小骨窗方式清除血肿疗效明显。

  • 标签: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再出血率(2.50%)较对照组更低(17.50%),(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收缩压水平及舒张压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给予丙泊酚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丙泊酚 高血压性脑出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90例患者资料回顾分析,总结再出血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90例术后再出血的患者中,再次手术者85例,其中,55例患者手术后可自行生活,25例患者手术后可自行部分生活,5例患者术后偏瘫,无法自行生活;5例未实施再次手术的患者中,3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2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尽早观察、治疗,对于防止再出血、改善预后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止对策。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随机选择200例于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并将其两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术后再出血),对照组100例(术后未出血)。研究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与再出血的关系。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原因与其出血后凝块的形状、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脑出血后多久实施再出血手术治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准确地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能够对制定防治对策起到帮助作用,从而能够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减少病死的情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5月-2018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CT计算机确定血肿量与术前对比确定患者是否再出血,记录患者头颅CT血肿形态、出血的部位、术前是否血肿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情况。把再出血病人和未再出血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51例发生再出血,再次出血率为11.28%,再出血组中头颅CT血肿形态不规则病例占为54.91%(28/51);未再出血组为8.97%(36/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组术前血肿扩大病例占29.41%(15/51),未再出血组为9.97%(4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形态不规则和术前有CT证实有血肿扩大的患者容易发生术后再出血,CT为预防再出血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头颅CT检查 影像学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3年—2015年12月,医院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HICH患者8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56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48后血肿清除率、末次随访A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院感染、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HICH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镜 小骨窗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加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肿面积、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吸收患者的颅内血肿,加快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改善疾病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依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理想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残留血肿>20ml或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患者有5例,对照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出血量低于60ml的情况下,给患者采用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与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情况无较大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理想治疗率更高,术后恢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分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和行常规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预后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4周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4.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32.7%,预后ADL分级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常规开颅术疗效更加确切,及早采用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8例高血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9例,在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前提下,使用血栓通450rag于5葡萄糖液250ml中缓慢静滴,连续用药二十天。对照组39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并通过CT检查,对患者的血肿体积进行测量,做出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在经过15d治疗,25dNDS同对照组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组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要明显的快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用血栓通,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的吸收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量以及水肿面积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体积以及水肿带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水肿面积 血肿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何种护理对策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最佳。方法随机把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合理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作出分析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以大大的降低患者病愈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更快的适应生活。

  • 标签: 老年脑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高血压容易在进餐、精神刺激、用力的时候诱发脑出血,可能与血压大幅度波动致病变血管破裂有关。此时机体组织启动凝血机制出血停止。部分病人入院后病情急剧恶化,血肿增大。部分病人手术后血肿复发,影响预后。我院所见相关因素分析如下。本文讨论较有临床意义的血肿增加

  • 标签: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患者良好27例,占30.03%;中残26例,占29.89%;重残19例,占21.84%;植物状态生存5例,占5.74%;死亡10例,占11.49%。结论把握恰当的手术时机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分析,从中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强自理训练的能力意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从中分析治疗过程中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全部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观察组Fugi-meyer评分,Barthei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他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障碍功能,刺激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变形、并发症、降低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患者均于术后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次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38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降低再次出血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小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出血的10%,我们2013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穿刺加尿激酶血肿腔注射治疗高血压性小脑血2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小脑出血 穿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l0月264例重度及极重度高血压脑出血(Gcs评分≤8)病人的治疗方案与预后,探讨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策略。结果极重度高血压脑出血(GCs评分≤5)186倒(手术治疗94死亡50例,死亡率53.2%,保守治疗92例死亡84例,死亡率91.3%;保守治疗的死亡率是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的1.7倍)。重度高血压脑出血(<5Gcs评分≤8)78例(手术治疗38例,死亡12例,死亡率31.5%,保守治疗40例,死亡18例,死亡率45%保守治疗的死亡率是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的1.4倍)。结论积极的外科治疗可以明确的降低重度、极重度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重度脑出血 极重度脑出血 高血压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