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完成治疗的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血液透析的原理,分析了德国费森优斯4008S血透机的应用结构与组成,最后提出了德国费森优斯4008S血透机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 标签: 德国费森优斯4008S血透机 应用原理 应用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42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STP1的表达,分析GSTP1的表达与Gleason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GSTP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为高表达,4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表达率在高、中、低分化癌中分别为58.3%、20.0%、16.7%,呈下降趋势,2组GSTP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TP1表达缺失和4-HNE的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四羟基壬烯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运用“5S”管理原理,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给病人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稳定病区护理质量水平,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医护人员的归属感。方法利用“5S”管理模式与病区及三室管理规章制度相结合的行动方案,加强病区环境管理,落实基础护理,加强工作场所的管理,考核基础质量。结果将“5S”管理方法,运用在病区环境管理,医护工作场所管理,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降低了科室成本,实现了双赢效益。

  • 标签: 5S 管理 病区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全反式维甲酸浓度增加,Skp2mRNA表达逐渐减少,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子宫内膜癌 Skp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前S1抗原和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血清HBV标志物、HBVDNA以及preS1Ag/Ab检测,比较preS1Ag与HbeAg阳性检出率与抗HBs与抗Hbe的阳性率。结果60例preS1Ab阳性血清中,抗HBs阳性率46.67%高于抗Hbe的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beAg相比,前S1抗原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的敏感度更高,而前S1抗体能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具备重要临床检测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前S1抗原 前S1抗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青海地区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损伤组),选择同期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脑损伤、年龄18~65岁、长骨骨折内固定术3~6个月取钢板25例患者(纳入健康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S100B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即刻与伤后,损伤组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颅脑损伤越严重,S100B蛋白水平越高,经统计学分析,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B蛋白水平可以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青海地区 急性颅脑损伤 S100B蛋白水平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3-5,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美国强生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所检测尿蛋白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蛋白含量在0.2g/L、4.0g/L时,手工丽春红S法测得日间不精密度分别为6.4%和1.05%;10个标准浓度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6.4%;检测低限为0.2g/L;生物检测线在0.2~4.0g/L,功能灵敏度为0.5g/L,分析测量范围为0.2~4.0g/L。厂商提供的美国强生Vitros350干式生化分析仪日间不精密度CV<2.4%;检测低限为0.012g/L;分析测量范围0.017~0.024g/L。结论建立了临床手工丽春红S法检测尿蛋白的分析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本研究对规范医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认可,提高实验室手工法检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能验证尿总蛋白丽春红比色法干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达拉奉组(E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S100B蛋白浓度和NSE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100B蛋白浓度和NSE浓度显著升高(P<0.05),使用依达拉奉处理后,与IR组比较,S100B蛋白浓度和NSE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B蛋白和NSE的表达量,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S100B蛋白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NSE、hs-CRP和S100B水平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对比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y)和酶联法(ELISA)检测血清NSE、hs-CRP和S100B,检测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2例)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NSE、hs-CRP和S100B的水平,和健康人组(35例)相关水平比较。结果血清NSE、hs-CRP和S100B水平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人组,两者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0.01),经二周治疗后恢复与正常人组相当,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NSE水平与hs-CRP、S100B呈显著正相关(r=0.54120.6018P<0.01)。结论检测血清NSE、hs-CRP和S100B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100B蛋白在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4例作为对象,设为合并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38例,设为颅脑损伤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克隆双免放点法完成三组S100B蛋白测定;采用SPSS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与S100B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颅脑损伤组与对照组(P<0.05);颅脑损伤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4例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预后良好50例,预后差或死亡14例。SPSS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与S100B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S100B蛋白在颅脑损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呈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加强S100B蛋白测定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S100B蛋白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观察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动态变化,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其中19例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5例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45例为病毒性脑炎患儿;同期外科住院82例患儿,设为比对组,其中14例血管瘤患儿、1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肠套叠患儿27例。对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后分别留取血清、CSF标本,并采用ELISA检测CSF、血清S-100B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比对组患儿相比,明显较高,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得到明显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和病毒性脑炎患儿与比对组患儿相比,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与比对组患儿比较,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儿的诊断和预后中,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炎症患儿 脑脊液 血清S-100B蛋白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法和Pringle’s法在肝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评价其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肝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法的半肝组,和行Pringle’s法的Pringle’s组。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3d、7d血清ALT、AST和总胆红素,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手术时间。结果半肝组在术后3d、7d血清ALT、AST和TBil恢复情况优于Pringle’s法(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均少于Pringle’s法(P<0.05)。结论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s法对肝切除互有优势,建议将二者联合进一步减少术后出血,减轻术后功能表损伤程度。

  • 标签: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 Pringle&rsquo s法 肝切除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和全麻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IL-6、TNF-α及S-100ββ的表达,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23例,分时点测定血清IL-6、TNF-α及S-100ββ的水平和患者MMSE评分。结果IL-6、TNF-α、S-100ββ的表达,两组患者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术后6h、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IL-6、TNF-α的表达于术毕、术后6h两个时间点与B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100ββ的表达仅术毕与B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MMSE评分,术后6h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24h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术后6h与术前、术后24h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可降低IL-6、TNF-α及S-100ββ术后早期的表达,后续情况与麻醉方式无关。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 宫颈癌根治术 IL-6 TNF-&alpha S-100&beta &bet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蛋白C、蛋白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检测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A组,3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纳入B组,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血浆蛋白C、蛋白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结果对照组血浆蛋白C活性最高,其次为A组,B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血浆蛋白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浆蛋白S活性低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最低,其次为A组,B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的克罗恩病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差异,可考虑分级别应用抗凝药物。

  • 标签: 克罗恩病 活动期 缓解期 蛋白C 蛋白S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传统二对半、HBV-DNA的相关性,分析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0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一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9%、85.9%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feS1一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3%、45.9%;47.4%、46.2%;11.0%、11.0%。在HBV—DNA(+)情况下,PreS1一Ag的阳性率为6.8%,HBV—DNA和PreS1一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一Ag与传统二对半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HBV-DN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解,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在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中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60例精神病患者血清HBsAg阳性81例(17.61%),其中大三阳27例(5.87%),小三阳41例(8.91%),HBsAg、HBeAg阳性的模式7例(1.52%);大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21例(77.78%);小三阳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30例(73.17%);HBsAg、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5例(71.43%)。三者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对这类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同时加强管理、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其它精神病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

  • 标签: 精神病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对中职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需通过国家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后方能就业。在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为第一道门槛,而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大都是诊断学及外科实践操作的内容,因此,《诊断学》教学的改革探索,对提高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过关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至关重要。

  • 标签: &ldquo S-ESE&rdquo 人才培养模式 诊断学 教学 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接轨 研究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使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和腺苷蛋氨酸共同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单铵S 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