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麻复合七氟吸入全麻在小儿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正常体重患儿,年龄1~6岁,选择40例,ASA分级I~II级的择期心脏介入手术的小儿,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入室后采用8%七氟加3L/min氧气吸入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气管导管,消毒铺巾后,穿刺部位予1%盐酸利多卡因2~3ml局部侵润麻醉,术中吸入2-3%七氟加1.5L/min氧气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后,吸尽胃内及咽喉部分泌物,拔出气管导管再停用七氟;B组采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ug/Kg、依托咪酯200ug/Kg、维库溴铵0.08mg/Kg顺序进行诱导,术中吸入2%异氟维持,手术结束后停用异氟,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管。观察两组患儿诱导时是否平稳、拔管时有无咳嗽、屏气及喉痉挛、有无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记录术后清醒时间。结果A组诱导较B组快;拔管时A组较B组呛咳、呕吐、喉痉挛的发生率小;A组术后清醒时间较B组短。结论局麻复合七氟吸入全麻在小儿心脏介入术中的主要优势在于诱导快,术中无须使用肌松剂,术后清醒快,而且醒得较彻底,能有效防止反流、误吸,是一种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介入手术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局麻 七氟醚 小儿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七氟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102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各51例。实验组患儿使用七氟全麻诱导,参照组患儿使用氯胺酮全麻诱导。结果组间相同观察指标对比,实验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数据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氯胺酮,患儿七氟麻醉诱导整体麻醉效果显著,降低了呼吸抑制率且缩短了麻醉诱导时间。

  • 标签: 七氟醚诱导 全身麻醉 患儿 呼吸抑制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且ASAI或Ⅱ级患儿28例,随即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采用七氟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结果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费用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MAP、HR、SpO2在气管拔管后与入室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H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入室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七氟主要用于各种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其诱导麻醉作用迅速而平稳,耐受性好,尤其适用小儿、心脏及颅脑等手术。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
  • 简介:摘要随着学习记忆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七氟麻醉药对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影响持久。NMDA受体其中的NR2B亚基被命名为聪明基因,在成熟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密不可分。

  • 标签: 七氟醚 NR2B亚基 LTP 学习记忆 突出可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行肝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获得对照组和七氟组,每组均为30例。七氟组在肝门阻断前1h开始吸入七氟(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0MAC)。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在肝门阻断前(T1)肝门阻断末(T2)及术后第一天(T3)检测血浆TXB2和6-2keto2-PGFIa浓度以及IL-8和TNF2A含量。结果TXB2不同时点的比较中,对照组只有在T3时刻,与T1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七氟组,T2与T1、T3与T1、七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6-2keto2-PGFIa不同时点的比较中,对照组在T2与T1、T3与T1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七氟组,T2与T1、T3与T1、T3与T2、七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IL-8和TNF2A的不同时点比较中,对照组在T2与T1、T3与T1、T3与T2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七氟组,T2与T1、T3与T1、T3与T2、七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产生保护作用,对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与控制炎性因子生成有相关性。

  • 标签: 七氟醚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58例小儿,随机选择其中29例患儿采用七氟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其余29例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并对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T0时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刻,观察组患儿的MAP和HR未有明显变动,而对照组患儿的MAP和HR显著升高,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肢体活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对小儿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七氟醚 复合 骶管阻滞 麻醉 小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七氟组和泊酚组,观察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后30min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后及术毕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停药后两组患者均迅速苏醒、拔管早,定向力恢复快。七氟组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泊酚组。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麻醉,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安全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 标签: 七氟醚 瑞芬太尼 快通道麻醉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七氟吸入麻醉减轻儿童围术期焦虑水平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的进行手术的患儿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儿童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的儿童实行诱导期父母陪同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术前访视(T1)、入手术室(T2)、静脉穿刺诱导期(T3)、术后6小时(T4)的焦都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度(70.88±0.8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期父母陪同护理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七氟吸入麻醉儿童围术期焦虑水平。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 儿童围术期焦虑水平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癌术后应用THP行膀胱灌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7例行膀胱灌注的患者在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进行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9例灌注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焦虑,恐惧、膀胱刺激征、尿道疼痛、血尿等。经相应护理,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控制。结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能减少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助于灌注化疗的顺利完成,降低膀胱癌患者复发的机会,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 标签: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接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格雷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氯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联合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8例,分为病例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病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氯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情况(HDLC、LDLC、TG、TC)。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病例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血脂情况相比,病例组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稳定,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4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通过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并没有明确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尤其是研究组患者下降较为突出(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相对于对照组(75%)明显偏高(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泊酚麻醉下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265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者出现的呼吸抑制、呛咳及躁动、心率及血压下降,呕吐等临床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能顺利完成内镜检查,对检查过程无痛苦记忆。结论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 标签: 丙泊酚 无痛胃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胺酮复合异酚在宫外孕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宫外孕患者30例,均麻醉期间使用氯胺酮、异酚药物,观察麻醉效果。结果30例患者麻醉效果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患者临床手术期间使用氯胺酮、异酚药物,安全、可靠,镇痛作用突出,并发症少,值得使用。

  • 标签: 氯胺酮 异丙酚 宫外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泊酚是临床上比较最常用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临床产科麻醉中应用泊酚却有着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它比较适合应用在临床麻醉上,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本文通过描述泊酚在产科病人的药代动力学,探讨泊酚在产科全麻以及辅助椎管内麻醉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泊酚在产科中进行麻醉的价值与意义,旨在为临床麻醉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 标签: 丙泊酚 产科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泊酚用于76例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在未使用任何镇痛药物下接受人工流产,治疗组对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实施静脉麻醉,孕妇清空膀胱后取理想人流体位,使用会阴消毒铺巾完毕后,用泊酚200mg以0.5-1.5mg/kg静脉给药,速度维持3mg/s,至孕妇睫毛反射消失后或深睡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结果治疗组有效镇痛率达100%、宫口收缩100%、出血量<50ml、无不良反应,观察组镇痛率为0%、宫口收缩21%、出血量>50ml、有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胸闷及冷汗。结论泊酚可改善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时引发的疼痛、加速宫口收缩、减少出血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符合孕妇的身心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无痛人流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药盐酸戊乙奎注射液(长托宁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与阿托品抢救治疗进行对比分析,为长托宁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积累实验数据。方法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份经应用阿托品治疗的42个病例(对照组)与2009年01月至2012年5月份经应用长托宁治疗的38个病例(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在M样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给药的次数和总量、M样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心动过速发生率及躁动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热及治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用药剂量小,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少,方便给药,可以取代阿托品的应用,作为卫生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卫生适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麻醉和泊酚注诱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样体切除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七氟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3~9岁行扁桃体切除术或腺样体切除术且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小儿90例,随机分为七氟吸入诱导组(S1组和S2组)和泊酚诱导组(P组),观察三组患儿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诱导时间。结果S2组麻醉诱导起效更快,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较泊酚组缩短(P<0.05)。S1组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诱导更平稳。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氟快速吸入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的全麻诱导,患儿合作程度高,诱导起效安全迅速;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增加小儿躁动和非适应性行为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 标签: 七氟醚 高浓度 诱导 小儿 耳鼻喉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异氟肾脏保护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只切除右肾,开腹45分钟后关腹;B组缺血再灌注组,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C组异氟缺血再灌注组,用浓度为1.2%异氟吸入麻醉,切除右肾后左肾建立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分钟,再灌注3小时,缺血和再灌注期间持续吸入浓度为1.2%异氟。各组实验动物于24小时后处死,测量血浆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做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B组和C组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较A组显著增高(p<0.05),但C组含量较B组含量低,且组织切片提示肾小管结构破坏严重,C组比B组损伤轻。结论异氟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异氟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有关。

  • 标签: 异氟醚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麻醉穿刺术使用七氟麻醉诱导并配合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儿科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不配合或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所有患儿在七氟吸入麻醉下实施静脉穿刺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静脉穿刺情况。结果患者均穿刺成功,患儿均在5min内清醒,入室至出室时间为12min至36min,平均为(23.6±6.3)min,麻醉过程中,患儿心率稳定,有2例发生轻度呛咳,经处理快速好转,无1例发生呕吐、误吸和清醒后严重躁动,回访家长,60例患儿家属中,59例均对七氟吸入麻醉下进行静脉穿刺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8.3%。结论七氟是一种安全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易于顺利完成静脉穿刺术,操作简单,医护配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 静脉穿刺术 七氟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