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3月200例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肿瘤住院患者存在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住院肿瘤患者主要护理不良事件依次为跌倒事件(15.00%)、坠床事件(8.00%)、静脉输液外渗(6.00%)、用药错误(1.00%)。导致住院肿瘤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依次为护理人员因素(20.50%)、医院管理因素(8.50%)以及患者自身因素(1.00%),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是导致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肿瘤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用药错误、静脉输液外渗、坠床、跌倒等,导致患者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医院以及护理人员监督不到位,因此临床应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以此避免住院肿瘤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住院患者 肿瘤科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无痛人流术后有关人身安全问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 2015年 9月 ~2016年 9月间我院门诊做无痛人流术患者 130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其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比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针对其人身安全问题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其术后意识、定向力与运动能力恢复时间皆要明显比对比组短(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7.2%显著低于对比组 37.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门诊无痛人流术后有关人身安全问题对患者实施护理,可促进其术后机体的快速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门诊 无痛人流 人身安全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具体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案例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其中有55例存在精神障碍,占比55%。通过精神科量表筛查的方式,分析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且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其护理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防范呛噎食以及其他异常行为、进行人性化病区管理等。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必须要对其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关注,找到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和方法,尽可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继发精神障碍 安全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心内科是医院内具有高风险的科室之一,治疗范围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情具有发展迅速、无规律、凶猛、突变率高的听到你,容易发生知悉和死亡。目前,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开展基础性护理的重点内容。但经实践显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临床护理中的部分环节具有安全隐患,加之,药品种类繁琐、护理人员缺乏对新药品的了解、工作繁重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用药问题也成为了临床中的突出问题。作为护理人员,不仅是用药的实施者,也是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对其业务素质培养及用药知识宣传,可有效保证输液安全。本文通过对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静脉输液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各个医院都在努力寻找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竞争力的提升的方法以及措施。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各个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尤其是针对于心内科重症病房的护理人员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善以及纠正,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提升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于心内科重症病房护理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倘若这些因素不能够被有效地改善以及解决,将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与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问题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安全问题主要有自我伤害、冲动伤人、蓄意破坏等,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冲动型人格障碍 安全问题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各个医院都在努力寻找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竞争力的提升的方法以及措施。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各个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尤其是针对于心内科重症病房的护理人员来说,一定要想办法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善以及纠正,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提升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于心内科重症病房护理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倘若这些因素不能够被有效地改善以及解决,将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进行诊治的120名内科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帮助其总结操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患者配合度不佳,护理人员的缺乏责任心和有效地护理学常识,患者自身不注意和医院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存在问题等等。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提升护理质量,有关问题解决的措施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工作 常见安全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研究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入的48例肿瘤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各24例,对两组用药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8.33%、护理满意度91.67%,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0.83%、护理满意度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外渗、血管痉挛、静脉炎为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实施循证护理则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室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方法:取我院100例B超检查患者纳入本项研究,该组患者于2018年4月-2019年7月间于我院B超室进行检查,按照患者B超检查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B超室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采取优质B超室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期间对B超室常见安全问题的应对,观察两组患者检查期间漏诊、误诊几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检查期间不良事件几率。结果: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超检查期间漏诊、误诊几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B超检查 优质护理 常见问题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内分泌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于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结合具体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内分泌科的患者来说,在为其进行护理干预时应分析其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

  • 标签: 内分泌 潜在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重庆市肿瘤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入的48例肿瘤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4)及接受循证护理的观察组(n=24),对两组用药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8.33%、护理满意度91.67%,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0.83%、护理满意度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化疗药物 安全问题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ardiovascularCareUnit,CCU)为医院重症危急患者救治的主要科室,其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需要高水准的护理保障科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CCU仪器设备多,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故科学分析CCU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并积极探究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十分关键。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问题 风险防范 进展
  • 简介:摘要反式脂肪酸食品是采用油脂氢化技术生产而成,食品的口感和色泽极佳,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经过实验研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反式脂肪酸不仅是营养的问题,更是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运用科学、健康的眼光去看待和解决。本文对如何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的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应用 危害 营养及安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与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任职的护理人员62例,对精神科实施风险管理。对比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认知状态的变化。结果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认知程度高于风险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安全问题 认知状态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与风险管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8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以及不同学历、工龄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风险了解程度的关系。结果:工龄越长,对安全问题了解程度越高。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问题的认知状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为制度、患者与其他,且学历、工龄的不同,对风险了解程度略有差异,需要以此为基础,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构建高素质护理人员队伍,加强对基础设施管理力度,防止各种安全问题出现。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患者安全问题 认知状态 风险管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