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24%)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齐拉西酮单药及合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接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0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50例施用齐拉西酮单药治疗,观察组50例行齐拉西酮联合阿立哌唑疗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施治8周后,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施治周期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施药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较齐拉西酮单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磺必利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选出病例数80例(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将这80例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照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同组治疗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氨磺必利在降低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9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7.78%,对照组总满意率70.45%,p<0.05;组间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对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临床护理中,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改善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应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组给予患者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利培酮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但是两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ANSS评分明显改善,具有较大差距(P<0.05),两组患者在停药率、复发率以及持续治疗时间差异较小,(P>0.05)。常规组在不良症状发生率9.61%方面高于研究组3.84%(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利培酮和齐拉西酮药物治疗,用药安全性高,属于长效抗精神病药物,而且对机体损伤低,两种药物在治疗效果和不良症状发生率方面,无较大差距,均值得推广。

  • 标签: 齐拉西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类症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病理症状。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QLS评分和PAN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对照组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分较入院时出现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分较入院时出现降低,且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评分较入院时出现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运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首发,精神分类症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选入本研究58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9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四周以后,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表(PAM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减分率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分值,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和利陪同进行治疗都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用阿立哌唑治疗患者时,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所以更适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之间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额外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最终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ES评分出现明显上升,最终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自尊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婚姻质量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方案选择中,让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于其康复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当中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之后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成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行为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症状行为情况均要好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康复 延续性护理 症状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喹硫平治疗)和观察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44%,对照组3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与喹硫平相当,但齐拉西酮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更容易被女性患者所接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齐拉西酮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女性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吡拉西坦片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引起记忆损害的疗效研究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研究组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前一天开始联合吡拉西坦片口服2.4g/日。两组患者均行MECT治疗8次,前3次每日一次,后5次隔日一次,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工具中的三大部分(数字顺序的记忆测验、短时记忆测验、瞬时记忆测验)对两组患者记忆状况进行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WMS评分、PANSS评分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WMS中除1→100测验评分外其它各项记忆测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WMS中各项记忆测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WMS中除1→100测验评分外其它各项记忆测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各阶段PAN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吡拉西坦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记忆损害疗效确切,不影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吡拉西坦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不良反应情况下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齐拉西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2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常规组41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行延续性护理。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精神病量表评分及复发率,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100.00%)、精神量表评分及复发率(5.00%)均与对照组的相应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还能减少疾病的复发情况,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常规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利培酮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例,将其列为观察组,给予该组为期8周的利培酮治疗;另选取同期未接受药物治疗的健康人群15例,将其列为对照组。然后检查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泌乳素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PANSS量表进行阴阳性分析。结果治疗效果13例缓解,2例无效;血清泌乳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观察组出现了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PANSS评分改善者的PANSS评分增值≥30%,而无效者的PANSS评分增值<3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泌乳素含量会在利培酮剂量增加后出现明显上升,而且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血清泌乳素 利培酮 PANSS量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元化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1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根据其来院治疗时间次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多元化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1±19.1)分、护理后评分为(84.2±16.1)分;对照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9±17.1)分、护理后评分为(64.0±15.2)分;两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精神分裂患者 自我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水平、疾病复发率、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延续性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有抗精神药物种类与剂量不变,对照组进行假刺激,观察组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PANS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副反应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首发或复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既往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2周内停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进入帕利哌酮缓释片或利培酮片的单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ANSS减分在治疗两周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8周末,两组PSP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该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