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报道,我国成人超重者达22.8%,肥胖者达7.1%,估计患病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1].肥胖增加了罹患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囊炎、骨关节病等风险.由于肥胖危害巨大,成功安全减肥策略成为研究热点和公众高度关注焦点问题.

  • 标签: 肥胖症 饮食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病 脂肪堆积
  • 简介:脑血管病(CVD)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疾病,其严重结局是脑卒中。我国每10万人中有219人患脑卒中。在我国脑卒中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1999年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35-74岁人群中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243/10万和217/10万;而同期美国同年龄段男性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为41/10万。且脑卒中致残率和复发率又非常之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探索影响脑卒中康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干预,对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
  • 简介:当绝经后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时,激素替代治疗(HRT)可治疗或预防由此而产生一些问题。在51岁左右,卵巢滤泡自然耗竭时,或是行卵巢切除后(有时同时行子宫切除)就会发生绝经,由此导致低性腺激素状态可产生一些症状,并对雌激素靶器官带来一些有害影响,这些器官包括脑、骨骼、皮肤、心血管和生殖泌尿系统。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绝经 低性腺激素状态 雌激素 神经内分泌症状 泌尿生殖系症状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老年疾病谱及流行趋势亦发生变化,同许多老年疾病一样,结核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向老年人推移。据1979年、1990年及200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结核病人年龄高峰分别65岁、70岁及75岁,可见。已经逐渐向老年阶段推移,60岁以上结核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同样,亦同许多老年性疾病一样。老年肺结核病人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及多系统功能衰退、受损等特点,因而其体征、辅助检查可不典型,从而导致老年肺结核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65岁以上生前被确诊者仅占26%,死后诊断者60%,在我国国内有报道误诊率高达80%,由于尸检率低,因此推测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肺结核病人终生得不到确诊。对老年肺结核漏、误诊不仅造成治疗不及时.而且增加了结核病传染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死后诊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肺结核病人 症状不典型 65岁以上
  • 简介:危重老年患者常出现低钠血症,这已是医师共识。电解质平衡是临床医师普遍关注问题。无论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还是在各科普通病房,尤其是手术科室术后患者人群中,低钠血症是经常困扰医师临床现象,但导致低钠血症原因却不甚明了。所以,目前临床普遍治疗思路是按照国内外教科书介绍方法,补充高张盐水(3%~5%)来纠正低钠血症,即缺什么就补什么,所以医师执行起来轻车熟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

  • 标签: 老年人 低钠血症 治疗
  • 简介:绝经后症状及远期并发症是雌激素缺乏所导致,因此雌激素替代是合理治疗。尽管在英国激素替代治疗(HRT)裨益已经众人皆知,但是使用HRT比率并不高,据估计50岁妇女使用HRT比率小于20%。治疗依从性也较差,在1年以后,只有50%~60%妇女继续使用HRT。

  • 标签: 绝经 并发症 雌激素替代 激素替代治疗 结合马雌激素 给药途径
  • 简介:垂体腺瘤占所有颅内肿瘤10%~15%。据报道,垂体腺瘤年发病率约为O.2~2.8/10万,患病率约为8.9/10万。在尸检中,在1.5%~27%生前未被疑诊为有垂体疾病个体中意外地发现了垂体腺瘤。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体积较小和/或没有明显激素作用,故患者没有临床表现。

  • 标签: 垂体瘤 肿瘤 诊断 手术切除 肢端肥大症
  • 简介: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由于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引起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表现为肝脏以及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及胆红素等胆汁成分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损伤。长期持续胆汁淤积将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胆汁淤积时,体内升高胆酸、胆红素及其他胆汁成分激活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上调或下调其相关靶基因.使胆酸合成减少、输出增多,并增强肝脏对淤积成分解毒作用。

  • 标签: 胆汁淤积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 免疫抑制剂
  • 简介:结核病来自贫困底层,是社会营养不良标记,但它却显示出精神高贵气质,并藉此对抗着来自鼠疫'蓝黑色丑学'。肺痨(肺结核)史就是一部名流云集

  • 标签: 肺痨 红晕美学 结核病 肺结核
  • 简介:胸内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及肿大甲状腺原发于纵膈内,由于其位置与颈部甲状腺疾病不同,故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都有其特殊性。1991年4月至2009年10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头颈外科诊治胸内甲状腺肿合并吞咽梗阻、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现将其围手术期处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胸内甲状腺肿 胸骨后 围手术期
  • 简介:高血压既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主要病因.也是CKD最常见并发症和重要危险因素。持续性高血压不仅加重肾脏损害.也是C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CKD合并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并力争达到靶目标水平。目前,对CKD患者高血压防治.国内外虽有不少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导,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不确定之处,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供商讨,以期能辩明是与非。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治疗
  • 简介: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ets)已成为医学界.特别是内分泌学和心血管病(CVD)学界最为关注热点问题之一。不但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有关Mets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展。每年在医学专业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不下数百篇.这在医学发展史上很少见。为什么这么热?主要原因是有关Mets研究内容直接关系到当今世界上最重要两种慢性病——CVD和糖尿病。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预测能力 代谢异常
  • 简介:目的对伴有便秘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至2013年收治160例老年IC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5例,根据有无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IC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及疾病转归等。结果160例IC患者中,便秘患者占57.5%;便秘组发病年龄低于非便秘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48.8%);病变程度较重;治疗2周后黏膜完全愈合率63.0%低于非便秘组79.9%。便秘组中78.3%患者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与非便秘组75.0%相仿。结论慢性便秘在老年IC中常见,是老年IC发病重要危险因素。伴有慢性便秘老年I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当慢性便秘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旦出现腹痛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发生,应尽早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 标签: 老年人 便秘 结肠炎 缺血性 临床特点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为常见疾病。瞳孔观察对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发展、转归、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无论病情严重与否,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均需严密观察瞳孔变化,以便及时正确分析病情变化、进展、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对颅脑损伤部位及

  • 标签: 颅脑损伤 一侧瞳孔散大 双侧瞳孔不等大 患侧瞳孔缩小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02.11-2003.6年门诊高脂血症病例共40例,进行8周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40例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浆内皮素(ET),及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测定肱动脉血管内径,反应性充血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损害(P<0.01),而对硝酸甘油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TG、TC、LDL-C显著下降,血浆ET显著下降,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明显,并显著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这一作用源于其对内皮细胞直接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心电位变化,是心肌电生理、心脏几何学、躯体学、组织阻抗和生物信息各方面相互联系综合反应。该值在各个导联上存有差异。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规律性,并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这个概念。1990年Day等进一步证实了QTd这个概念,认为它代表了心室肌区域性复极化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QTd在临床各领域广泛研究,其临床价值备受人们关注。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QT离散度 心室肌除极 临床价值 心肌电生理 心脏几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