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口腔颌面-头颈部畸形、缺损重建后的功能康复研讨会”于2014年7月17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演讲厅成功举行。会议由上海市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邱蔚六院士莅临会议指导,来自市内相关单位的近80名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与会。会议邀请包括美国西北大学爱尔赫斯学院丁瑞莹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忠敏教授在内的6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下颌骨功能性修复重建(张陈平教授)、上颌骨功能性修复重建(孙坚教授)、喉部手术与嗓音学康复(石润杰教授)、TMD手法治疗与运动(蔡斌主任)、语音科学与语音诊断技术(陈忠敏教授)、吞咽功能康复与训练(丁瑞莹教授)。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功能康复 修复重建 颈部畸形 口腔颌面 缺损
  • 简介:2009年4月27上午,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陶人川副院长的陪同下,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口腔顾问、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内科教授Nittayananta参观了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CDC)艾滋病门诊及无国界医生(MSF)组织艾滋病门诊,并与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唐致荣副主任和无国界医生组织医学专家PeterSaranchuk博士进行了广泛交流。

  • 标签: 广西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艾滋病 健康讲座 无国界医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国际牙医师学院(InternationalCollegeofDentists,ICD)是3大国际牙科组织之一,中国与国际牙医师学院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928年ICD成立之初,中国就是ICD的成员。1931年至1946年在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前身)工作的RobertGordonAgnew教授(中文名:刘延龄)担任ICD中国分部的主席。返回美国后,1960年Agnew教授担任国际牙医师学院主席。1947年至1977年间,中国与ICD总部的联系基本中断。改革开放后,中国与ICD总部的联系逐渐恢复,1987年、1998年和2004年举行了3次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FICD)授予仪式。

  • 标签: 牙学院 牙医师 国际 中国 分区 ICD
  • 简介:2009年11月13日,陕西省121腔医学会在陕西璜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友源前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了为期1天的“2009年德国BEGOVI腔种植培训讲座”,邀请了德国BEGO公司的Nina医师及璜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资深讲师向学员介绍了口腔种植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以及临床操作方法。

  • 标签: 口腔种植 培训讲座 陕西省 医学会 颌面外科 培训班
  • 简介:2010年4月30日上午,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市口腔医院)胡勤刚院长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牙医学院Polvefini院长在院15楼学术报告厅共同签署口腔医学合作与交流协议。南京大学国际合作处、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市卫生局部分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副院长王文梅教授主持了会议。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南京大学 密西根大学 医学合作 协议 美国
  • 简介:2011年3月16-19日,第89届国际牙科研究联合会(IADR)年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滨城市圣地亚哥召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共40余名代表参会。北京大学杰出校友、长江学者,美国南加州大学牙学院柴洋教授获得“颅颌面生长发育研究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医师刘云松博士获得“博士后研究奖”第2名。

  • 标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医学院 IADR 美国南加州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 颌面生长发育
  • 简介:2014年6月7-9日,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和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共同主办的“颅颌面重建与数字化外科高级国际学习班”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由颌面外科蔡志刚教授担任主席,由彭歆教授担任联席主席。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的3位国际知名教授担任国际教员,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以及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教授担任国内教员,多名年轻医生及研究生担任操作实习教员。本次会议共有12名国际学员及30余名国内学员,国内学员主要为地方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肿瘤外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

  • 标签: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国际学习班 数字化 颅颌面 重建
  • 简介:2015年5月30日-6月2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成功召开第2届中美口腔麻醉与镇静镇痛论坛,陈吉华院长、医教部张铭主任及“美国口腔麻醉与镇静镇痛促进会”主席卢博一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麻醉科张惠主任主持。

  • 标签: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院 镇静镇痛 口腔麻醉 论坛 麻醉科
  • 简介:目的评价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或瓷核修复无髓患牙数年后的情况。材料和方法用氧化锆预成桩对87例患者,共145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前的桩核修复:87颗患牙采用直接法堆塑树脂核,58颗患牙采用间接法作Empress铸瓷核。对其中52例(79颗患牙)采用树脂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57.7个月)以及19例(34颗患牙)采用瓷核修复的患者(平均使用46.3个月)成功进行了复查。结果两组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多数患牙的美观程度也很高。采用直接法树脂核修复的79颗患牙未发现失败的情况:采用间接法瓷核修复的患牙有3颗分别在修复42、43和55个月后因为脱位而失败。对失访病例进行最好情况为全部成功,最坏情况为全部失败的假定后,直接法的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1%,而间接法组分别为95%和53%。结论氧化锆预成桩和树脂核直接修复的临床成功率显示这个方法是有前途的;而氧化锆预成桩和瓷核的修复方法其失败率明显高,且有相当高的失访率,无法得出类似结论。

  • 标签: 桩核修复 功率显示 树脂核 氧化锆 患牙 临床
  • 简介:2013年8月15—18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5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2013年会)暨2013(2:海)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年会期间举办学术活动84场,涵盖学术会议、论坛、继续教育学习班、现场操作演示、竞赛等多种形式.召开学术讲座395场。近500家国内外知名口腔生产企业参展,展会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近2万名口腔医学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盛会。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设备 学术活动 博览会 年会 会议
  • 简介:为深入了解国际干细胞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前沿动态,2015年8月7—9日,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5年国际于细胞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举行。会议由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岩教授主持,第四军医大学王茜副校长和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铱民教授分别致辞。大会特别邀请了该领域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两大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多个国际热点研究内容,发表了高水平讲演,介绍了各自在此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思想,代表了当代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再生医学 高峰论坛 干细胞
  • 简介:2011年4月16日,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4届教材评审委员会第7次会议”暨“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7轮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会议”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夏泽民副总编辑、窦天舒主任、刘红霞主任,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专业 规划教材 评审委员会 高等学校 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