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被还原剂盐酸羟胺还原后和β环糊精(β-CD)作用,β—CD与苯甲酸形成主体:客体为1:1的包结,此法用于测定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由于β—CD具有较强的分子识别性能,此法最大的优点为选择性好,操作简便。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Β环糊精 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酸 面粉
  • 简介:为了解泰州市区各个区域内小麦及其制品中多元素分布,建立电感耦离子体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小麦粉及其制品中的B、Mg、Ca、Cr、Mn、Fe、Co、Ni、Cu、Zn、As、Se、Sr、Mo、Cd、Ba、Pb17的方法.内标法改善体效及干,过标准曲线法样品浓度.

  • 标签: 元素分布 同时测定 ICP-MS法 小麦粉 制品 微波消解
  • 简介:针对白酒中潜在的化学污染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及农药残留,综述其来源、危害、检测手段以及控制措施,力求为提升我国白酒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行业的有效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白酒 化学污染物 潜在隐患 检测手段 控制措施
  • 简介:据外媒报道,在冬季,预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西澳人将会出现维生D缺乏症,然而研究表明,多吃鱼和蛋就能补充维生D。据报道,研究发现,吃两个鸡蛋,或者一个鸡蛋和一小片鱼,将会为大多数人提供每日摄取的"阳光维生"。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症 鸡蛋
  • 简介:基于白藜芦醇、异黄酮、染料木苷和天竺葵色素的花青是源自大自然的植物化合。人类日常饮食的各类蔬菜、水果和谷物,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花青。研究发现花青素有助于明显降低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风险,可显著增加糖耐量(意味着预防糖尿病)。在人类更加关注健康饮食的当今世界,花青提纯技术应用潜力巨大。

  • 标签: 花青素 欧盟 健康饮食 心血管疾病 白藜芦醇 染料木苷
  • 简介:生物发光标记以其可视化,便捷,快速,灵敏,可用于活体研究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中。本研究通过CaCl2方法将实验室构建的带有青海弧菌荧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Top10中,利用酶切和核酸电泳检测荧光酶基因的存在,利用SDS-PAGE检测荧光酶表达的情况,然后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值6.0,癸醛体积分数1.25‰,接种量1%,IPTG浓度0.1mmol/L,装液量50mL/150mL,温度37℃条件下,重组菌的发光度最大,即表达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pH6,IPTG浓度0.08mmol/L,接种量1.2%,温度36℃时重组大肠杆菌表达情况最好,发光度达1262.7。本研究中的重组大肠杆菌为在益生菌等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青海弧菌 荧光素酶 优化 生物发光
  • 简介:从来自全国各地120余份土样中筛选得到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生产菌株1504,经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1504为黑曲霉。以黑曲霉150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亚硝酸钠化学诱变以及紫外-亚硝酸钠复合诱变3种方法对其进行诱变育种,通过3步筛选的方法筛选高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的突变菌株。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最终选育出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产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UNⅡ021,该菌株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达到186.32U/mL,为原始菌株的3.8倍,经5代传代试验表明,其产酶能力稳定。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黑曲霉 紫外诱变 亚硝酸钠诱变 复合诱变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对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同时分析方法。对影响2种物质分离和定量的因素(流动相、洗脱程序、提取试剂、色谱柱和提取时间等)进行选择。优化分析后的方法表明,样品用乙腈提取10min后采用普通C18分析柱,以乙腈/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可对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有效分离,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正确度和回收率。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苯甲酰。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同时测定 苯甲酸 小麦粉 液相法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以菊苣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OH自由基和FRAP法研究菊苣茎中5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DPPH和Isobologram分析法研究菊苣酸、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之间的相互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组分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是:菊苣酸〉木犀草苷〉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对铁还原力能力的排序是:酒石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绿原酸〉菊苣酸。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效应点均在相加线和95%置信区间的下方,且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表明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呈现协同抗氧化作用,且菊苣酸与木犀草苷的协同效果强于菊苣酸与绿原酸的协同效果。

  • 标签: 菊苣酸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法 协同抗氧化
  • 简介:采用不同浓度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体系对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氧化,研究自由基氧化对肌原纤维蛋白交联和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自由基氧化体系均会导致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升高,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交联和聚集。在羟自由基氧化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质粒径增大,且当H2O2浓度为10mmol/L时达到最大粒径396.1nm;在超氧阴离子氧化体系中,蛋白质主要发生降解作用使粒径减小,而黄嘌呤浓度为1mmol/L时仍有部分大粒径的蛋白质生成。两种自由基体系中,总巯基的不断减少以及二硫键含量的增加表明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是肌原纤维蛋白主要的交联方式之一。二聚酪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氧化蛋白质的聚集也与其他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生成有关。SDS-PAGE显示,两种自由基体系氧化引起的蛋白质聚集主要由二硫键交联所致,而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体系中肌球蛋白重链受到其他交联方式的影响。羟自由基氧化体系对蛋白质交联和聚集影响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更为显著。

  • 标签: 蛋白质氧化 肌原纤维蛋白 自由基 交联与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