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饮食文化中,还是生活用品、工艺品、建筑装饰里,到处可见荷花的姣容倩影;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或绘画、舞蹈艺术里更是多现荷花的仙姿玉体。宋代曾端伯以十花为十友,荷花有"友"的雅号。其高雅脱俗之美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江南人民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称为

  • 标签: 净友 友碗 碗莲
  • 简介:怎样用扑草灭草扑草净是内吸传异型除草剂。用药后被植物叶片吸收到体内,破坏了植物的细胞组织,抑制光合作用,使其不能制造养分枯干而死。对马唐、狗尾草、藜、牛毛草、看麦娘、鸭舌草等多种浅根性杂草灭生性极强,对深根性杂草也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针叶树苗木尤其...

  • 标签: 扑草净 针叶树苗木 深根性杂草 杂草灭生 抑制光合作用 除草剂
  • 简介: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它所追求的主要是经济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被工商业场所密集覆盖,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人海喧嚣被视为城市繁华的骄傲展现.在经济利益比较的选择中,植被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它们只是因为人类亲近植物的天性未泯,才被点缀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分隔界面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中,少而小的公园是难得的绿树成荫之地,但那也因为是城市必要的点缀并有商业收益才得以维持下来.这些点缀物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清除掉,只要看看世界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大规模地清除绿地、农田甚至文物,就会明白眼前利益是如何压倒这一切的.

  • 标签: 城市森林 生态城市 支撑系统 经济集聚效益 规模效益
  • 简介:苏州森瑞保鲜设备有限公司近日成功研发出生鲜鱼保鲜技术及全套装备。该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生鲜鱼经15天贮藏保鲜后,其色泽、风味、营养等均保持不变,可用于鱼头、鱼片、鱼段、整鱼等鱼的保鲜,对淡水鱼和海水鱼均适用。目前,该技术在广东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公司得到成功应用。该公司称,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现阶段鲜鱼销售形式带来巨大转变。

  • 标签: 保鲜技术 鱼头 保鲜设备 贮藏保鲜 集团公司 销售形式
  • 简介:减少足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换节能灯泡。11瓦节能灯就相当于80瓦白炽灯的照明度,使用寿命要比白炽灯长6-8倍,不仅能大大减少用电量,还节约了更多资源,既省钱又环保。空调的温度设定在夏天26℃左右,冬天18℃—20℃对人体健康比较有利,同时还可大大节约能源。购买那些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冰箱。丟弃旧冰箱时,打电话请厂商协助淸理氟利昂。

  • 标签: 碳足迹 照明度 节能灯泡 节约能源 人体健康 能效标识
  • 简介:1648年,荷兰生物学家凡·海尔蒙脱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根重2.5公斤的柳条插在一只装着泥土的木桶里。木桶、泥土的重量都称过了。以后,他连肥料也没加,只是经常浇水。5年以后,这枝柳条长大成树了。他把柳树挖出来,去掉根上的泥土。称了称。柳树重76公斤,而土壤只少了100克。

  • 标签: 循环 生物学家 泥土 木桶 柳条
  • 简介:首届世界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于2009年11月1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开幕。本届大会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名嘉宾参与了本届盛会。通用集团公司韩本毅副总经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赵强院长等参加了"国际低生态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江西省与央企协商会"等会议,通用集团搭建展台参加了博览会的展示活动。

  • 标签: 世界低碳 中国纺织 低碳生态
  • 简介:通过应用“狼毒”除草剂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50ml/hm2剂量防除狼毒,防效达到了94%以上,草地牧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为15.24%。因此,适宜作为防除草地狼毒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 标签: “狼毒净” 狼毒 防控 防效 牧草产量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黑灰对人参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7.26%。显著高于多少年来一直延用的杀菌剂——代森铵、代森锰锌及其同类产品腐霉利。

  • 标签: 人参 灰霉病 防治效果
  • 简介:国际书刊资料交换是以图书馆与其它单位之间交换各自所需和对方没有的书刊达到互通有无,增加文献信息来源。这是扩展馆藏资源的一种文献补充。

  • 标签: 国际交换 文献资源 方式方法
  • 简介:海南岛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地理特征,聚类分析是对其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分区的重要方法.对各市县(样本)主要森林生态经济指标进行了标准差标准化处理,计算了样本的欧几里得距离,做出聚类谱系图,将全岛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分为两大类区域和七个亚类区域,据此提出推动海南岛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标签: 海南岛 森林生态经济 聚类分析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域自然生态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由泉州市森林生态现状入手,阐述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建设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的战略意义、基本原则。通过建立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缓解人类共同忧虑的十大环境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 标签: 森林生态 系统工程 环境与生态
  • 简介:面对日趋突出的水生态环境,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问题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同场合做过许多重要论述,提出过许多新思想。习近平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系统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自然生态出发,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强调水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提升我国水生态文明水平;二是从水生态的整体性出发,主张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协调处理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强调水生态治理是个系统工程;三是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强调尊重自然,推进水利改革。研究习近平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利于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水生态环境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转变为全社会的涉水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方法论启示。

  • 标签: 习近平 水生态文明 治水思想 系统性
  • 简介:是我们大家追求的一个新的理念。竹子生长过程中它本身就有非常好的环境效益,所谓环境效益是说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能够产生新鲜的氧气,所以它的环境效益非常好.比木材还要好。另外竹子作为材料来讲,我们把它砍伐以后,它能够固定碳,竹子在加工过程当中.它的消耗能量很少.是一个低的品种,所以我们认为很好的开发利用竹子比我们很好的开发利用木材.

  • 标签: 竹子 低碳 环境效益 开发利用 生长过程 二氧化碳
  • 简介: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向低转轨的背景下,我国应积极通过金融创新以适应和促进低经济的发展。

  • 标签: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碳排放
  • 简介: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近52a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多年平均植被初级生产力由北向南逐步上升,排序为巴巫谷地〉汉水流域〉秦岭南坡〉秦岭以北,各子区植被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不一,植被初级生产力上升的站点占本区站点总数的比例顺序为汉水流域〉秦岭南坡〉巴巫谷地〉秦岭以北,秦岭以南地区增加更为明显,生态区23个站点中植被初级生产力年际波动并不大,介于1.34~1.89之间;2)植被初级生产力与湿润指数、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水平(P〈0.01)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排序为降水量〉湿润指数〉相对湿度,降水的增多会促进植被初级生产力的累积,水分是主要制约因素;3)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由南向北递减,排序为巴巫谷地〉汉水流域〉秦岭南坡〉秦岭北坡,绝大部分地区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近52a来,水分利用效率普遍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整体上维持相对稳定水平。

  • 标签: 气候变化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水分利用效率 秦岭南北
  • 简介: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治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侵蚀区的生态环境,但伴随产生的汇效益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该区自2000年开展生态治理以来马尾松林储量的时空格局与增汇变化,同时借助2000—2013年政策治理数据以及社会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各主要驱动因素对森林增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该治理区总储量由127.01万t增加到189.96万t,平均每年增长3.52%,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当地2000、2006和2013年的马尾松林密度分别为27.95、32.82和41.72t/hm^2,区域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该区总储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海拔600m和坡度25°以下区域,总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1.6%和50.9%。马尾松林密度随海拔和坡度上升而明显增加,表明其汇能力仍具备较大恢复潜力。3)主成分分析表明,治理区马尾松林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治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其中政策治理是该区马尾松林增汇能力提升的最显著因子。

  • 标签: 红壤侵蚀区 生态恢复 马尾松 碳储量动态 驱动力 水土保持
  • 简介: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慈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慈寺植物景观总体优良,植物种类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是东南佛国寺庙植物景观的优良代表。

  • 标签: 净慈寺 植物景观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