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已有十八年,公民的献血意识日益增强,献血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作为一名采血人员,深知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在采血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献血者的性别、背景以及文化层次不同,其心理状态的差别也是很大的,那么做好献血者的心理疏导是采血过程的关键环节。对献血者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疏导,使每一位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完成献血

  • 标签: 献血前 后的心理疏导
  • 简介:(毕节地区中心血站贵州毕节551700)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情况。方法对2009年1~12月的13853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对2010年1~12月的16378例无偿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73%(119/16378),对照组为2.30%(318/13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或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3-011资料与方法
  • 简介: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已从城市向乡村推进,逐渐改变只限于城市开展无偿献血的局面.郴州市辖9县(市)2区,450万人口,农村人口占76%以上,属典型山区城市,年用血量6吨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本市无偿献血实行城市带动农村,城乡并举的战略,积极探索山区、城市全面开展无偿献血的新路子.通过二年多的实践,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提出一些体会和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 标签: 无偿献血工作 体会 血量 改变 农村 献血法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基于政府引导视角下分析鄂州市无偿献血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顺应当前增长需求大为增加的临床用血,同时,就鄂州市来说,其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各级政府应该做好组织机构的完善工作,管理好组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构建有效的宣传机制,增强鄂州市居民的无偿献血意识。

  • 标签: 鄂州市 无偿献血 献血人群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76-01
  • 简介:血,生命的象征,唯其如此,血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可我们知道,伤病员在危急时,您少量的血液将是您赠与的无价之宝。无偿献血是一项事关全社会的爱心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折射的窗口。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做到了

  • 标签: 长沙市 M法 公民义务 无偿献血者 身体健康 清淡的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穿刺的预期疼痛对实际穿刺疼痛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7—8月北京某采血点的献血者350名,献血者在抽血化验前采用VAS评估其献血穿刺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后采用VAS再次评估实际疼痛程度,比较预期疼痛评分与献血后感知穿刺疼痛得分,分析献血者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350名献血者预期疼痛评分(3.16±2.06)分,献血后感知穿刺疼痛评分(2.99±1.89)分。不同性别、是否特意献血献血者预期疼痛评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献血准备、献血史和年龄与预期疼痛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之前,优质服务更能降低女性献血者的穿刺疼痛;献血宣传不用回避献血存在疼痛,应提高献血者对穿刺疼痛的接受程度,鼓励公众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参加献血

  • 标签: 疼痛 预期疼痛 穿刺疼痛 献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晕针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站在2011年—2014年间101人次的无偿献血晕针调查,总结晕针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精神因素(34/101,33.66%)为引发晕针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献血环境(19/101,18.81%)与采血人员技术与态度(13/101,12.88%)等外部因素。结论血站工作人员要在采血前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精神因素,提供舒适环境,提高技术技能。若患者出现晕针,立即拔针并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

  • 标签: 无偿献血 晕针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招募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中心进行首次无偿献血的500例健康成年人的护理感受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献血满意率情况及再次献血的预计情况。结果500例首次无偿献血者中,437例(87.4%)对护理情况表示满意;43例(8.6%)对护理情况表示较满意;20例(4.0%)对护理情况表示一般;无人表示不满意。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无偿献血者均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无偿献血。结论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无偿献血招募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招募 固定无偿献血 热情 专业 健康公民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广大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逐渐增强。由于献血者各自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不同,献血行为表现也不同,常会出现一些献血反应,而影响献血的顺利进行。因此,采血护士的心理护理对血者有很大的作用及影响。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18~50岁)无偿献血人员首次献血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测试记录方式,对106名首次献血者和106名多次献血者进行SCL-90有意义清单的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调查人员首次献血后的心理状态可分为3种:(1)健康状态;(2)不良状态;(3)心理障碍;不良心理表现为怕痛,担心献血后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人员的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无偿献血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切实做到自然、热情、周到、可信。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 服务 无偿献血人员 首次 心理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对2009—2011年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归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脂肪血、抗-HCV、HBsAg、TP、抗-HIV、不足量、溶血、破袋、凝块、过期以及其他。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征询指导工作,严把体检质量关,同时完善改进检测模式,严格按SOP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