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现场围隔实验,模拟赤潮发生过程,研究了种群不同生长阶段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盐能有效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东海原甲藻围隔(M1)和自然水体围隔(M2)中浮游植物分别于第7天和第4天出现生长高峰,叶绿素a最大值分别为112.79mg/m和235.60mg/m。微型浮游植物与微微型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微型对微微型生长的抑制作用:M2〉M1。在营养盐丰富时,硅藻的增殖速率比东海原甲藻快,达到高峰期时间短,消亡也快。硅的减少促进硅藻水华的消亡。

  • 标签: 大亚湾 围隔 浮游植物 粒级 群落变化
  • 简介:——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首个食材就是松茸,一种被称为“天赋宝藏”的美味菇。无独有偶,2007年11月23日,世界最大的白松露茵在意大利比萨附近的一棵橡树下被发现,发现者克里斯蒂亚诺·萨维尼称,他和父亲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其完整挖出。

  • 标签: 食用菌 饮食健康 营养学 肿瘤
  • 简介:对于西南边陲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来说,夏天是最美的季节,因为千里彝山漫山遍野的野生争先恐后地出来了,成为楚雄最美的一道风景。民间有一句话这样说"天下菌子在中国,中国菌子在云南,云南菌子在楚雄"。2007年第五届世界菌根大会授予楚雄"野生王国"、"中国野生之乡"称号。有数据为证,楚雄州可食用的野生菌种类有300多种,占全球近20%,楚雄松茸产量占全球的20%,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野生在楚雄都有,并且产量占比还很高。

  • 标签: 野生菌 松茸 菌根 捡菌子 菌种类 山间林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乳酸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因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而得名。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群,当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则保持健康状态,否则会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乳酸、双歧杆菌等为代表;

  • 标签: 乳酸菌 非健康状态 碳水化合物 益生菌 人体健康 双歧杆菌
  • 简介:童年时,我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既天真又淘气,喜欢做很多游戏,一会捉蜻蜓,一会捅马蜂窝,一会抓田鸡……总有做不完的事,但在这些游戏中,我却最喜欢上山采野

  • 标签: 童年 旅行 乡土生活 风景
  • 简介:黄豆富含营养成分,磨制豆浆过滤后的渣通常都被扔掉或拿来喂牲畜。但其实豆渣还是有食用价值的,传统的客家山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就把豆渣变废为宝,做成鲜美可口的"红心豆腐"(也有人叫"红豆腐头")。其中以平远县仁居镇所做的豆腐最为有名。

  • 标签: 豆腐 营养成分 食用价值 平远县 黄豆 豆浆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皮肤癣是侵犯表皮角质层或有角质结构的毛发和甲而引起人和动物浅部真菌病的真菌。目前已报道的皮肤癣约有45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约有20余种。皮肤癣所致的浅部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皮肤癣菌 浅部真菌病
  • 简介:珍稀食用羊肚的人工栽培遂川县碧洲食用科技推广站张飞翔(34392羊肚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食用之一,属高级营养滋补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能,还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目前国家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400元...

  • 标签: 羊肚菌 珍稀食用菌 人工栽培 腐殖土 塑料薄膜 子实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桦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抑活性。结果 桦芝多糖抑能力对四种受试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 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的抑最低浓度为 2.5 mg/mL;当浓度达到 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桦芝多糖具有一定的抑活性,且抑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 标签: 桦菌芝 多糖 抑菌活性
  • 简介: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垂直一维物理-生物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物理亚模型为一维POM模式(PrincetonOceanModel),基于文献结果对垂直混合系数Kh和Km进行了调整;生态亚模型为ERSEM模式(EuropeanRegionalSeaEcosystemModel),主要考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底栖碎屑和营养盐(氮、磷、硅)等状态变量。模拟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出现一年双峰的态势和夏季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现象,春、秋季水华期间,表层叶绿素峰值分别为3.25mg/m^3和0.71mg/m^3。浮游动物和细菌在春季水华后表层出现峰值,分别为143.6mgC/m^3和23.55mgC/m^3。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均在5—11月呈现表层浓度低、底层浓度高的分布。通过计算碳通量可以看出,在春、夏季,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分别为58.944gC·m^-2·quarter^-1和68.276gC·m^-2·quarter^-1,高于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在冬季,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超过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浮游动物在冬季主要摄食细菌,占71%;春、夏季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可达67.5%。浮游植物对碳的释放主要是以DOC的形式,约占90%。

  • 标签: 生态系统生态学 南黄海东部海域 海洋生态系统 垂直分布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 简介:考虑一个非自治的浮游植物两种群竞争模型,通过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原理和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获得了一组保证系统存在唯一的全局渐进稳定的概周期解的充分性条件。数值模拟表明了结果的可行性。

  • 标签: 浮游植物 竞争 毒素 持久性 概周期解
  • 简介:进入21世纪的中国艺术,正在与中国社会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状况一样,呈现出活跃的生机。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艺术界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并且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其中中国当代艺术与韩国当代艺术的交流在近年尤其显得密切,各种展览与学术研讨活动相继展开,增进了中韩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也引动了人们关注基于东方文化传统的当代艺术发展。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语言特征 艺术家 文化属性 中国艺术 作品
  • 简介:中国和韩国的艺术交流一直拥有开阔而良好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这些年来,两国艺术家和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士经常友好往来,频繁互动,成为文化上的亲密伙伴。中国艺术家应邀参加了韩国举办的许多艺术活动,同样,在中国,我们也经常有机会欣赏到韩国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可以说,这种艺术交流的紧密性很好地促进了中韩两国人民更多的相互理解和深厚友谊。今年时逢中韩建交15周年,中国美术馆和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作为两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国家美术馆,利用美术馆的优秀平台,再次进行两国之间更为深入的艺术交流。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现代美术 艺术交流 韩国
  • 简介:2013年4月24-25日观察了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共采集浮游动物4类16种属,其中淡水种类11种,半咸水种类5种,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sp.),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桡足幼体(Copepodid)及剑水蚤(Cyclopssp)等;密度的峰值出现在4月24日8:00(4504.28ind.·L^-1),原生动物、轮虫类是影响密度变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昼夜平均密度的78.0%;生物量高峰在4月25日20:00(23.757mg·L^-1),桡足类生物量占99.5%,占昼夜平均生物量的91.6%。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与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初春大辽河口浮游动物丰富,为鱼类性腺发育、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标签: 大辽河口 昼夜变化 种群结构 浮游动物
  • 简介:2004年9月到10月间在南海北部海区对微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同期运用现场稀释法,以叶绿素a为监测对象,估计了该海区内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和摄食压力的水平。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区纤毛虫群体中以多膜纲寡毛日为主,有16种,其中寡毛亚目纤毛虫4种,砂壳亚目纤毛虫11种。各站纤毛虫丰度比较低,在9~102ind/m^3之间。浮游植物瞬时增长率(k)在0.03/d-2.13/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在0.01/d~1.06/d之间。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只)在0.089%-65.23%之间,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Pp)在33.63%~86.04%之间。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水平主要受其丰度的影响,同时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显示,在南海北部海区微型浮游动物在初级生产力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 标签: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稀释法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