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省淮河流域城乡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增长迅速,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水资源利用 形势 对策 淮河流域
  • 简介:摘要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应技术进步和战争需求,无人机已逐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武器装备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人化也已日益成为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无人机也正在向民用化发展在,石油、电力巡查等行业都有涉及,在水利行业运用的案例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无人机在淮河管理上的应用来探索无人机在水利上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无人机 实时监控 测绘建模 河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淮河两岸“三花”艺术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也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三花”艺术的文化生态发展也受到了侵蚀。但从文化视阈看,怀远县由于地缘关系和文化历史原因,成为安徽沿淮地区“三花”歌舞艺术的核心流布区并传承至今。以“三花”为研究对象,是多年来对沿淮地区区域文化所做的学术系列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自信,有利于促进现阶段区域音乐文化从单一性技术传承模式到兼顾文化传承的多元传承模式的构建的转变。

  • 标签: 淮河两岸 “三花” 文化传承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幅员辽阔,水文、地质复杂多变,水下基础工程施工不可预见因素多,施工难度大,因而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水下基础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大型跨江、跨河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突破跨河、跨海桥梁的选址限制,实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中墩施工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淮南孔李淮河大桥主航道桥深水墩施工,阐述了在淮河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深水墩的施工技术要点。

  • 标签: 复杂地质 深水墩 钻孔桩 双壁钢围堰 施工技术
  • 简介:水利工程从两个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胁迫: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运用河流动态管理、适应性管理理念以及生态水工学原理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在淮河流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目前应主要解决枯水季节灌溉用水与河流自净需水、最小生态基流的关系.同时,进行部分河道自然地貌特征和自然岸坡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历史自然水文特征,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物栖息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修复功能.

  • 标签: 淮河流域 水利工程 胁迫 科学管理
  • 简介:摘要霍邱县辖30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98个行政村、163.4万人,总面积3239平方公里,城东湖、城西湖、姜唐湖三大行蓄洪区涉及全县22个乡镇、940平方公里、有不安全人口67259户、215667人。扎实做好行蓄洪区建设对于解决区域性贫困人口脱贫意义重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

  • 标签: 洪区建设 成果 发展构想
  • 简介:本文以淮河流域中游皖北地区近20个州县为对象,对明至民国时期计500余年的蝗灾发生次数、时空分布、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流域中游地区最近500年来的蝗灾无论是在时间序列上,还是在空间地域的分布上,都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没有所谓的周期性或韵律性现象.首先在时序上,存在几个蝗灾相对多发期和少发期相间的情况.其次在空间方面,大规模的蝗灾较为稀少,而以局部地区规模的灾害为多;中游下段地区的蝗灾次数多于其上段地区的灾次.该地区蝗灾的发生,与黄河长期夺淮造成的水文变迁、水旱灾害叠发等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规模、方式等社会经济的负向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蝗灾 明代 民国时期 安徽 淮河中游地区
  • 简介:详尽收集了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虽有所发展,但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拮据,教学规模难以扩大,师资质量不高,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混乱的社会环境等。

  • 标签: 淮河流域 初等教育 教育经费 小学教员
  • 简介:民国时期,为适应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以经营汽车运输为业的汽车公司应运而生,主要有商办、官办、官商合办三种经营方式。然而,随着公路的大规模修建和投入运营,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流域四省公路管理机构开办相关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驾驶人员与车务人员。同时,为维护交通安全与秩序,流域四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

  • 标签: 民国 淮河流域 汽车运输业
  • 简介:摘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的成名作,在1923年10月完成创作,本文介绍朱自清和俞平伯在1923年8月夜游秦淮河,在描写秦淮河的自然景观,分析文章的细腻的语言描写,把握作者的整体思想和情感世界。

  • 标签: 自然景观 语言特色 秦淮河形象 思想感情
  • 简介:淮河流域的传统儿歌内容丰富,调式以徵调式为主,呈现出鲜明的徵色彩.音调与中原官话、江淮次方言结合比较紧密.旋律的展开手法以反复为主,核心腔音列以“窄腔音列”为主.常见的曲式结构是上下句结构、起承转合式、“起-平-落”结构及转位.这主要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荆楚文化、徽文化、吴越文化等南方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复合性和过渡性.

  • 标签: 淮河流域 传统儿歌 音调形态 文化品格
  • 简介:那个飞着燕子的乌衣巷都一直在我的梦里文德桥上江南女子缓缓走过水边那一簇簇跟树一样粗壮的夹竹桃

  • 标签: 秦淮河 金陵 乌衣巷 夹竹桃
  • 简介:利用RI型静力触探设备,对淮河方邱湖段堤防进行了地质勘察,提出了堤防各土层大量物理与力学指标,并通过钻孔取土室内试验与常规静力触探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在地质勘察分层的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对锥尖阻力、摩阻比、干密度、孔隙比4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发现球形模型可较好模拟堤身、堤基土层参数空间变异性,土层顺堤轴线方向变程在30—50m之间,深度方向变程在0.2~0.8m之间。物理指标变程略小于强度指标,与多数文献提供的变程范围一致,该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的土工参数估值与模拟提供了基础依据。

  • 标签: 地质勘察 静力触探 变程 地质统计学
  • 简介:本文基于淮河流域39个站点1961—2013年逐日降雨量,根据国家干旱等级标准和淮河流域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的界限值进行修正,采用小波分析,结合ARCGIS软件运用反距离权重法,对淮河流域干旱进行时空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总体趋势是干旱频率减弱。Z值在趋势变化上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90年代后Z值变化较为平缓,淮河流域的干旱情况有了一定好转。空间上,Z值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的分布较为分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干旱程度由西北向东南递增。

  • 标签: 干旱 Z指数修正 时空特征 淮河流域
  • 简介:摘要在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塔梁固接处因受到主梁荷载及桥塔荷载共同作用,受力较为复杂,以往设计以杆系理论为基础,无法得到较为精确的设计解,而是通过纵横交错、三向大量配置钢筋的模式弥补计算的缺陷,造成配筋梁较大、资源浪费123。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通过对安徽省明光市泊岗淮河公路大桥塔梁固接段进行数值三维有限元分析来指导配筋,望能对以后同类桥梁施工及施工管理提供微薄的参考价值479。

  • 标签: 矮塔斜拉桥 塔梁固接 杆系理论 设计解
  • 简介: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淮河治理的建议》的议案。据纪冰介绍,"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已经完成14项治淮的重点工程,淮河干流防洪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 标签: 全国人大代表 淮河治理 安徽省 水利厅 厅长 力度